《六祖坛经》:常伴毛泽东身边的书
让人捧腹的《坛经》趣谈,深刻通透的佛学解析
-------------------
请八戒来说禅有些格外的好处,首先是通俗有趣,其次是可以站在高老庄的立场来观察佛学,比唐僧讲经要人性化得多,说的也都是能让普通人一听就懂的话,而最重要的是:敢于追问到底——对一些别人都不好意思继续追问的问题,只有八戒才会鼓足脸皮穷追猛打,非要把砂锅打破不可。
本书是一本说禅的通俗读本。作者从《坛经》入手,在梳理禅宗思想渊源的时候会由禅及佛,涉及印度佛教的学理纷争与中国佛教的传承演变,连带对一些许多人都只知其然的东西,也会澄清一些对佛教的常见误解,比如善恶有报、灵魂不灭、转世投胎、天堂地狱等。
这本书还未看完,但感触很多,不写下来怕忘记了。 能看出来作者熊逸是位博览群书的高级知识分子,不了解他的生平,但还是略微能感觉到他不是个佛教徒。 说实话,刚一上来看这本书的时候,对他的调侃式的写法又喜欢又不习惯,但更多的是让我感情复杂,复杂的是,首先不知道他...
评分不得不说,对于本人这种根本没有修佛欲望的人来说,它的确是通过解读《坛经》,给予了我一些认识。 不过,就像文中所说。修佛也有无数的派别,就像武林一样,各门派之间是相互诋毁,甚至是大打出手。所以,各个派别的经典也有互相矛盾、反驳之处。所以,修佛之人最好避免读的...
评分练就火眼金睛的人,肯定以为题目里的成语写错了,没错没错,接着往下读。 话说我有一段时间颇觉空虚,想要寻个精神寄托充实一下,于是就瞄上了基督教和佛教。先是托朋友找了本《圣经》,每天晚上睡前啃一啃,不过书还没读几页,困意就上来了,《圣经》成了安眠片,后来改作...
评分作者在序言中就说,本书不适合虔信的佛教徒,而仅仅适合那些对佛教世界怀有单纯好奇心以及对佛学义理怀有纯粹智识趣味的读者。诚然我适合。 《坛经》久慕大名,且排上日程很久了,终于在一个无聊的下午看到了一个题名“我为什么不信佛教”的帖子。其中提到了慧...
评分《思辨》和《道可道》思想和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思辨》的文笔比较散,结构并不严谨,道理讲得也很通俗,插科打诨,谈笑风生,是一本比较有趣的书。 虽然表面看起来实在缺乏宗教的神秘玄妙与学术论文的严肃高深,然而字里行间都显现了作者对佛教(或者说,对《坛经》,...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4日捐赠
评分题为《八戒说禅》,其实和八戒毫无关系,应该是《熊逸说<坛经>》。。。看得出熊逸读得多懂得多,但是在这本书里却用了一种畅销书的诉说方式,尽可能得通俗化,是比戏说高一层的“戏说”,重行文用喻的诙谐摩登~~可以说是优点(不过此类“今日读经典”的方面已屡见不鲜),也可以说是缺点,让解说变得轻了。。。总体而言,序和第一篇还好,后面越写越像白话文翻译。。。
评分如果什么都破灭了,还能生活吗?好蠢。
评分题为《八戒说禅》,其实和八戒毫无关系,应该是《熊逸说<坛经>》。。。看得出熊逸读得多懂得多,但是在这本书里却用了一种畅销书的诉说方式,尽可能得通俗化,是比戏说高一层的“戏说”,重行文用喻的诙谐摩登~~可以说是优点(不过此类“今日读经典”的方面已屡见不鲜),也可以说是缺点,让解说变得轻了。。。总体而言,序和第一篇还好,后面越写越像白话文翻译。。。
评分佛教和佛学本质上是有一点冲突的, 作为教义研究的佛学, 和适应宗教需求的佛教在不断适应社会需求的过程中, 一直在变化自身的形态, 以至于彼此不能弥缝. 其中一个显见的特征是教义不断裂变, 另一个特征就是宗教形式的世俗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