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术概论

清代学术概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梁启超
出品人:
页数:171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
价格:16.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1071108
丛书系列:跟大师学国学
图书标签:
  • 梁启超 
  • 学术史 
  • 国学 
  • 思想史 
  • 梁啟超 
  • 清代思想史 
  • 历史 
  • 学术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清代学术概论》,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总结清代学术思想史的著作。全书涉及哲学、经学、史学、考古学、地理学、金石学、文献学、佛学、美术、诗歌、历法、数学、水利等学术领域,而贯之以时代思潮兴盛转承的主线,可谓气势磅礴,思路明晰,有如一气呵成,被后世研究者称为“近代学术史上的一件珍品”。本次出版,选用的是朱维铮校订本,并改正了一些错误。

丛书介绍:

这是一套写给年轻人的国学读本。晚清民国时期,东西方文化会通碰撞,人文学术勃兴,名家辈出,产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学者,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他们的著述,历经岁月洗磨,至今仍熠熠生辉。由于诸种原因,这些著作,有的久不再版,一书难觅,有的版本繁杂,错漏时见。有鉴于此,我们特组织出版“跟大师学国学”书系,从这些学者名家、国学大师的著作中,遴选出一些好读易懂、简明扼要的作品,仔细编校,统一装帧,分批推出,以飨读者。

我们所选书目,大多数是一版再版的经典著作,不仅在文化学术界历来享有盛誉,也在广大读者中间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另有一部分,出自当日名家,影响很大,有的多次重印,但1949年以后未再重印,借此次整理出版的机会,我们将之重新推荐给读者朋友。这些书,都是大家名家面向年轻读者讲述,不作高头讲章,也不掺杂教条习气。我们希望,本书系在新的时代,能够帮助今天的年轻人熟悉自己的经典,认识自己的历史与文化。

“跟大师学国学”第二辑于2010年1月推出,包括: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孟森《清史讲义》、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和《清代学术概论》、曹伯韩《国学常识》、胡朴安《文字学常识》、诸宗元《中国书画浅说》、俞陛云《诗境浅说》等八种。

上架建议:

普及读物,国学,传统文化

本书系卖点:

1,大师精品: 文化名家历经半个世纪而熠熠生辉的好书,是年轻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首选读物。

2,增补内容: 增补作者相关文章或名家评论文章,比其他社版本大大增值。

3,定价低廉: 回馈年轻读者朋友,单本定价最低至10元。

4,编校可靠: 中华书局资深编辑、编审把关,文字准确。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久仰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大名,之前也浏览过朱维铮的导读,不过直到近期才读完,很好读,几乎是一气读完,读毕感叹几点: 一、名为概论,名副其实,勾勒清代学术的轮廓极精洽,虽为粗线条,却很丰满传神; 二、对研究方法的归纳很实用,如顾炎武的贵创、博证、致用,戴震的...  

评分

清代学术概论 梁启超撰 朱维铮导读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1 P35 “学者当不以人蔽己,不以己自蔽;不为一时之名,亦不期后世之名;有名之见,其弊二:非掊击前人以自表暴,即依傍昔贤以附骥尾。……私智穿凿者,或非尽掊击以自表暴,积非成是而无从知,先入为主而惑以终身;或...  

评分

葛兆光有《清代学术史与思想史的再认识》一文,讨论清代学术和思想的整体脉络,其中引用邱为君的总结,认为清代学术研究最后形成了两种“典范”,一为梁启超的“理学反动论”,重视外部;二为钱穆的“每转益进论”,重视内部,分为鲜明的两个路向。梁氏认为从社会背景来说,清...  

评分

对有清一代学术大部分涉及到了,读了肯定是有些益处的。但也有一些该讲而疏漏的,如对经学有研究之皮锡瑞,王先谦,似都未涉及。 书前朱维铮对此书成书的考证,读之颇受启发。大概一是因为之前看过的序言,多是褒扬的多,批评的少,而朱氏考证之结果,有梁任公借鉴章太炎《訄...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第十三节朴学、第十七节清代的学者社会、第十八节时代环境这三节为全书精髓。清代朴学已经发展出了源自古希腊的科学精神,但毕竟晚了欧洲文艺复兴五百年,如果没有西学东渐,朴学想要独立发展出各科学门类和方法论还需时日。而西学的催熟则造成了当下中国科学的学术传统和传承的缺失,科学、学术共同体和社会三者的罅隙。另第二六节梁康分歧、第三二节清代自然科学为何不发达亦是补充和注脚。

评分

简明扼要,为梁钱二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做铺垫。

评分

恰好读了太炎的《清儒》,再读这本依然十分可观,以前不明白,现在才知道一段话里几个人名书名,分别罗列十三经有哪些新疏的学问,坚实而艰难。另一方面,虽然这几年断续读了船山颜元,但任公的剪裁依然影响着我对他们的理解,深刻感受到概论的影响。此外就是朴学和“科学”间联系的老问题了。

评分

有意思的地方当然比比皆是了,个人觉得最有趣的一个评论是梁任公说惠派尊汉儒犹如视译者为最神圣,戴震一派则视原文为正统。

评分

朱维铮的导言(不愧是史学家)和校注极见学问功底,节目提要也很赞~此书较《近三百年学术史》更注重介绍研究方法,博赡精审而简明扼要,固然也是看得见功底的。页160“而吾对于我国学术界之前途,实抱非常乐观。盖吾稽诸历史,征诸时势,按诸我国民性,而信其于最近之将来,必能演出数种潮流,各为充量之发展。吾今试为预言于此,吾祝吾观察之不谬,而希望之不虚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