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先秦儒家哲学九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张祥龙
出品人:
页数:302頁
译者: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63391653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儒学
  • 哲学
  • 张祥龙
  • 中国哲学
  • 儒家
  • 先秦哲学与先秦史
  • 思想史
  • 国学
  • 先秦儒家
  • 哲学
  • 思想
  • 经典
  • 九讲
  • 中国哲学
  • 伦理
  • 政治
  • 教育
  • 智慧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探讨了孔子晚年及其身后的儒家思想和命运,从孔子“作《春秋》”及其历史传承展开论述,梳理了从曾子、子思、孟子到荀子的先秦儒家在中国历史中的思想谱系,以生动平实的语言讲解了先哲思想之间的传承和争论;引导学生深入儒家有关诗、礼、乐、心、性、情等思想的文本,发掘出其丰富、原发和独特的哲理光彩。

作者简介

张祥龙,男,1949年出生于香港九龙,七七级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生。1986年10月赴美国留学,1988年8月获美国俄亥俄州托莱多(Toledo)大学硕士,1992年2月获纽约州立布法罗(Buffalo)大学哲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现象学中心主任;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理事,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国际中西哲学比较学会(ISCWP)会长,美国哲学学会(APA)国际合作委员会委员,广西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担任《世界哲学》(原《哲学译丛》)、《哲学门》、《江苏社会科学》、《中国现象学与哲学评论》、《论证》等刊物编委或学术委员会委员。

专业研究方向:东西方哲学比较、现代西方欧洲大陆哲学(以现象学为主)、中国古代先秦哲学。

目录信息

开 篇 辞
第一讲 孔子思想的哲理特点和传承焦虑
第一节 孔子哲理思想综述以及与其他宗教的对比
第二节 孔子之后儒家焦虑的问题:如何"自见于后世"?
第三节 什么是普遍主义和非普遍主义?
第四节 孔子及儒家哲理的独特性--非普遍主义的情境中生意成真
第二讲 《春秋》的深远寓意
第一节 《春秋》最晚出却最奇特
第二节 《春秋》岂止于一史书
第三节 《春秋》的特异之处(一)
第四节 《春秋》的特异之处(二)
--《春秋》文本的强烈引发性与"书文/口说"二向性
第五节 口说造就"素王"
第三讲 《春秋》的乐感与诗意
第一节 《春秋》通礼乐
第二节 《春秋》之"元"中的乐意
第三节 "元"之乐的时间展现
第四节 "时"与"不时"--灾异与讥贬
第五节 哀与乐--《春秋》之始终
第四讲 曾子之孝与《大学》古本蕴义
第一节 曾子感受的孔子
第二节 曾子展示与传授的身体
第三节 曾子之孝--孝亲哲理中的"毋必"本性
第四节 曾子孝道与《春秋》大义
第五节 《大学》中"格物致知"的含义 -- 朱熹擅改《大学》文本之谬
第五讲 子思和《中庸》(一)
第一节 子思其人及其学说的基本倾向
第二节 子思学派论"身"
第三节 《中庸》之身
第四节 《中庸》与《性自命出》论"性"与"情"
第六讲 子思和《中庸》(二) -- 诚与乐
第一节 情无伪
第二节 诚于性情
第三节 诚之乐
第四节 乐之诚
第七讲 孟子:先秦儒家哲理主流的心-性化(一) -- 限情、尽心与养气
第一节 孟子其人其书;《孟子》与《中庸》的关系
第二节 孟子为何、如何限制"情"?
第三节 孟子对"心"的基本看法
第四节 如何"尽心"?
第五节 浩然之气--心之气,气之心
第八讲 孟子:先秦儒家哲理主流的心-性化(二) -- 性善论
第一节 性的含义
第二节 孟子要反驳的人性论
第三节 性善的理由(一) -- 人的共通特性与天然趋向
第四节 性善的理由(二) -- 本心的乘机发作
第五节 性善的理由(三) -- 原情择善、元气向善
第九讲 荀子的心伪性恶论 -- 它的现象学维度和名相分类维度
第一节 荀孟之争的关键--性与心的关系;心的结构
第二节 心的"壹"和"两"--"伪"的可能与含义
第三节 伪与性恶
第四节 荀子哲理的方法论关键--分、类
结 语
本书引用的主要文献
后 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将传统意义上道德说教的儒家精神放在一个更具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的维度上进行阐释,剥离人们对传统文化腐朽没落中庸无用的偏见,使得在中国流淌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核心重现鲜活生机的面孔。  

评分

将传统意义上道德说教的儒家精神放在一个更具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的维度上进行阐释,剥离人们对传统文化腐朽没落中庸无用的偏见,使得在中国流淌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核心重现鲜活生机的面孔。  

评分

在目前的大陆儒者中,张祥龙先生是有独特之处的,此书值得一读。若在广州的话,此书可以去希圣书馆借阅,希圣书馆是文史哲共享型书馆。书馆及借阅详情见:http://www.douban.com/note/301941935/

评分

将传统意义上道德说教的儒家精神放在一个更具现实意义和人文关怀的维度上进行阐释,剥离人们对传统文化腐朽没落中庸无用的偏见,使得在中国流淌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核心重现鲜活生机的面孔。  

评分

在目前的大陆儒者中,张祥龙先生是有独特之处的,此书值得一读。若在广州的话,此书可以去希圣书馆借阅,希圣书馆是文史哲共享型书馆。书馆及借阅详情见:http://www.douban.com/note/301941935/

用户评价

评分

祥龙老师给了我这个中哲入门者一个通道,从现象学的视角来进入它,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是大有裨益的。性命身情理不再是空泛的概念了,儒家的关切,业已通过这种方式表征出来。对我的启发,非常大,虽然所引部分有所侧重强为一家之言,但此家之意当真郁郁乎文哉了,现象学是我现今学习的一个路标,虽然我知道对于正统中哲学习者来说,这可能不算正道。 是为记。

评分

有别致心得。

评分

提供了一些思路,很浅。

评分

有别致心得。

评分

科普类文章,没什么创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