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剖析孔子仁学开始,提出中国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问题,认为血缘、心理、人道、人格为四大因素,孟、荀从内、外两方展升为光辉的个体人格和伟大的人类特征,而以实用理性、乐感文化为部精神。本书并以此贯穿论说了自先秦至明清的各种主要思潮、派别和人物。其中着重论证了中国的辩证法是“行动的”,而非“思辩的”,论说了秦汉时期所形成具有机反馈机制的“天人感应”宇宙观流传至今,庄子、禅宗的哲学是对人生作形上追求的美学,宋明理学作为道德形而上学仍具有重要价值,以及在明清时期思想中“内圣”与“治法”已出现分离,标志着中国式的政教合一将逐动摇,认为这是走向近代的重要趋向等等。
李泽厚,湖南长沙人,北京大学哲学系一九五四年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教授。一九八八年当选为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一九九八年获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学位。著有《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我的哲学提纲》、《中国思想史论》、《美学论集》、《美的历程》、《华夏美学》、《美学四讲》、《走我自己的路》、《世纪新梦》、《论语今读》、《己卯五说》、《历史本体论》等书。
一直很喜欢看中国的古代思想史,以前一直都是扬法抑儒,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觉得儒家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沉积的作用无可取代,但是孔子之后各家的儒家都有各自的发展,有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背离了孔子的思想,但是有些部分也是朝积极方向发展。总而言之,这本书再一定程度上改...
评分第一, 原典儒学是一个达到很高成熟程度的理论,从现在的角度看,是一种原始的圆满。它的超强稳定性能够给整个社会体系提供整体上最大的安全感效用; 第二, 儒学被中国民族最终接纳和秦汉的大一统相关。达成统一后的封闭社会,相对更加需要一个稳定性最强的伦理体系。如果中国...
评分 评分一直很喜欢看中国的古代思想史,以前一直都是扬法抑儒,但是看完这本书之后,觉得儒家对于中国人的思想沉积的作用无可取代,但是孔子之后各家的儒家都有各自的发展,有些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是背离了孔子的思想,但是有些部分也是朝积极方向发展。总而言之,这本书再一定程度上改...
评分不能简单地把李泽厚看成是一个学者,他应该是一个思想家。写这本书,他并没有满足于对于中国古代思想的梳理和考证,就像这本书的题目一样,本书的重点是在论,李泽厚不过借助于中国古代思想的素材,浇注起自己的块垒。对待中国的古代思想确实需要他那样的沉着、理智。李泽...
对中国思想的梳理大胆又宏伟。
评分除去某些较为陈旧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东西,其他方面都很不错,尤其是宋明理学的部分。思想史真是太烧脑了…
评分这是我看过的第二本泽厚先生的书,之前很受李泽厚乐感文化的启发,而且在小枫著作中也可以看出小枫对于李泽厚先生的批评与继承。
评分大开眼界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