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史學史

中國史學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古籍齣版社
作者:[日]內藤湖南 著 馬 彪 譯
出品人:
頁數:480
译者:馬彪
出版時間:2008-4
價格:6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32548699
叢書系列:日本中國史研究譯叢
圖書標籤:
  • 內藤湖南
  • 史學史
  • 曆史
  • 日本漢學
  • 海外中國研究
  • 中國史學史
  • 內藤湖南
  • 日本
  • 中國史學史
  • 曆史
  • 史學
  • 中國曆史
  • 史學發展
  • 古代史學
  • 史學著作
  • 曆史研究
  • 史學思想
  • 史學方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作者內藤湖南(1866~1934)是京都大學東洋史學科的第一代教授,亦是日本京都學派的開創者,堪稱日本的史學大師。內藤湖南史學特色之一,就是對中國曆史發展的全過程進行係統地把握。他關於中國曆史最著名的理論是“唐宋變革論”。他認為中國曆史分期以秦漢以前為“上古”,東漢到西晉為“第一過渡期”,五鬍十六國到唐朝中葉為“中世”,唐朝後期到五代十國為“第二過渡期”,宋朝以後則為“近世”。他的理論被之後的日本學者所繼承,成為日本人研究中國曆史的基本觀念。他撰有多部有關中國曆史的論著。本書則是根據內藤湖南在京都大學所講授的“中國史學史”的內容整理而成的。正因為作者對中國的曆史和中國的史學著作爛熟於胸,方能這樣如數傢珍般地滔滔不絕,娓娓道來。對每一本中國的史學著作的優劣、特色都能一一加以評點。讀之,真可謂獲益匪淺。故特約請馬彪先生翻成中文,以饗中國讀者。

著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中國史學史》中文版序
例言
第一章 史的起源
第二章 周代史官的發達
第三章 記錄的起源
第四章 史書的淵源
一、史書的材料
二、《六藝》的形成
《易》
《書》
《詩》
《禮》
《春鞦》
《論語》
三、“諸子”的形成
四、《六藝》外傳
五、《楚辭》及諸國之代錶著述
六、術數、方技之書
七、《漢書·藝文誌》未載之書
八、先秦著作的發達程度
九、史官的地位
第五章 《史記》——史書的齣現
一、思想及記錄統一的趨勢與《史記》的齣現
二、《史記》的著述目的
三、後代對《史記》的評論及邵晉涵的評論
四、《史記》編纂的體例
五、後人對《史記》編纂法的評論
六、方苞及章學誠的評論
七、以往評論的不充分之處
八、史部書籍的發端
第六章 《漢書》
第七章 《史記》、《漢書》以後史書的發展
一、紀傳、編年二體的並行
二、由書籍分類法變遷所見之史部書籍的發展
三、正史編纂法的變遷
1.史料處理方式的變化
2.從一傢著述到分纂的變化
3.正史體例及內容的變化
四、編年史、通史、類書體的曆史
五、正史以外史部書的發展
六、史注的發展
七、史評的發達
第八章 六朝末唐代齣現的史學變化
一、類書史學所受到的影響
二、史體的漸變
1.史學的古文復興
2.《南史》、《北史》
3.古文復興與經學新研究對史學的影響
三、史書的注及其變遷
四、史官的變遷
第九章 宋代史學的進展
一、《新唐書》、《舊唐書》——史體的變化
二、《新五代史》、《舊五代史》
三、《冊府元龜》與《資治通鑒》——帝王學的變化
四、《資治通鑒》
《通鑒》的注釋書
硃子的《通鑒》評論
五、《通鑒》的影響
六、正統論
七、鄭憔的《通誌》
八、經學的變化
九、金石學的發達
十、目錄學
十一、《實錄》與《起居注》
十二、《玉海》與《文獻通考》
第十章 元代的史學
一、《宋史》、《遼史》、《金史》的編纂及正統論
二、元代的史書及史料
第十一章 明代的史學
一、《元史》的編纂
二、大規模的編纂物
三、掌故學之一變
四、李贄的史論
五、楊慎的學問
六、歸有光的《史記》評點
七、鬍應鱗的《筆叢》
八、正統論
九、王光魯的沿革地圖
十、焦竑的目錄學
十一、金石書
十二、經世文的編輯
十三、類書
第十二章 清朝的史學
一、《明史》的編纂
二、黃宗羲與浙東學派
三、顧炎武
四、工夫之與鬍承諾
五、徐乾學及其門下(一)
六、徐乾學及其門下(二)
七、修補舊史的史學
八、天文曆算學的發達
九、考訂舊史的史學(一)
十、考訂舊史的史學(二)
十一、浙東學派的史學
十二、《漢誌》、《水經》之學
十三、古跡的研究
十四、古史的研究
十五、西北地理之學(一)
十六、西北地理之學(二)
十七、金石之學
十八、校勘之學
十九、野史、彆史與掌故之書
二十、官書
二十一、史評
附錄
中國曆史思想的起源
章學誠的史學
中國史學史概要——從《史記》至清初

後記
歐洲“曆史主義”與中國史學——內藤湖南《中國史學史》譯後
索引
凡例
人名索引
書名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近数十年来,近代日本东洋史巨擘内藤湖南(原名虎次郎,1866—1934)的论说日益引起世界学者的注意。他最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成为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一大范式,至今仍有深刻的影响。内藤不仅对中国史有深湛的研究,对中国史学也有独到的见识。最近,马彪教授译的内藤湖南《中...  

評分

买这本书是因为当时相对中国史学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无意中遇见了这本书就买了下来。对作者知道是个日本人,其他买书时没想那么多。 现在想起来,知道内藤先生这个人是读《宋代政治史》,该书引用的日本著作较多。不过当时印象深的是宫崎市定,因为以前读黄仁宇...

評分

近数十年来,近代日本东洋史巨擘内藤湖南(原名虎次郎,1866—1934)的论说日益引起世界学者的注意。他最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成为中国中古史研究的一大范式,至今仍有深刻的影响。内藤不仅对中国史有深湛的研究,对中国史学也有独到的见识。最近,马彪教授译的内藤湖南《中...  

評分

頁97,“其實,《遊俠傳》是司馬遷筆法中最為巧妙的作品,其意義在於承認了在那種社會制度不完善的時期,在民間所運行的某種代替政府而施行事實上社會制裁的職能……這是因為畢竟從春秋末直至漢初,是一個憑藉個人能力而自由競爭的時代。” 右第五章《史記》一條。 頁104,“...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淵博,好看。

评分

這本寫的不錯,對清代史學推崇備至,中國史學的最高峰

评分

京都學派代錶人物。研究史學史必讀。 此書內容集中,敘述有總的框架,和一些中國史學史作品相比,內藤湖南顯的更具創新意識,但其敘述偏口語,雖容易理解,但也導緻其內容顯得有點粗疏;同時目錄雖有條理,但實際寫作中,很多穿越之語,給人以雜亂的感覺。對於唐宋史學變革說,其內容從漢到元一直貫穿,這也說明其敘述輕形式而重問題重內容,敘述具有寬泛性。其感覺齣發所引齣課題的方法,對我國要籍解題式的史學研究具有一定的價值參考。

评分

寫書要趁早,否則死瞭什麼都沒留下

评分

內藤氏說:“所有的古代職官傢族,其編纂著作之時,必定值其傢業衰敗之際,即當其迴顧從前興盛年代之時。這大概可以說是古代著作編纂中的一個帶有普遍性的原則”。這一論斷似乎顯得不夠嚴謹,但無疑是一個有趣的觀點。盡管是引用章學誠和《漢誌》或其他文獻的觀點,但是實際上卻很明顯地帶有主觀的意見,這是本書的一大特點。由於這本著作是根據口述稿整理而來,因此這類並不算太嚴謹但非常有意思的獨斷在書中也不少見。引用一句他評論劉知幾的話:“劉知幾很喜歡罵人,他的評論中常有痛罵之詞。而且書中既有自信之處,也有不那麼嚴密的地方(p128)”,盡管相比而言內藤氏的著作中並未齣現太多“痛罵之詞”,但“墮落”之類的詞倒也不少見,內藤氏評論劉知幾的這句話(尤其後半句)如果要還給他自己,倒也沒什麼不對的地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