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内藤湖南(1866~1934)是京都大学东洋史学科的第一代教授,亦是日本京都学派的开创者,堪称日本的史学大师。内藤湖南史学特色之一,就是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地把握。他关于中国历史最著名的理论是“唐宋变革论”。他认为中国历史分期以秦汉以前为“上古”,东汉到西晋为“第一过渡期”,五胡十六国到唐朝中叶为“中世”,唐朝后期到五代十国为“第二过渡期”,宋朝以后则为“近世”。他的理论被之后的日本学者所继承,成为日本人研究中国历史的基本观念。他撰有多部有关中国历史的论著。本书则是根据内藤湖南在京都大学所讲授的“中国史学史”的内容整理而成的。正因为作者对中国的历史和中国的史学著作烂熟于胸,方能这样如数家珍般地滔滔不绝,娓娓道来。对每一本中国的史学著作的优劣、特色都能一一加以评点。读之,真可谓获益匪浅。故特约请马彪先生翻成中文,以飨中国读者。
相对于海外汉学译丛的热潮来说,海外中国史学研究的译介仍停留在“零星”阶段,至今没有一个译丛的出炉,比如说日本与韩国的《史通》学、章学已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可惜没有译丛,就连一本很重要的论文集(Beasley, W. G., and Edwin G.Pulley blank,Historians of China and ...
评分相对于海外汉学译丛的热潮来说,海外中国史学研究的译介仍停留在“零星”阶段,至今没有一个译丛的出炉,比如说日本与韩国的《史通》学、章学已取得了丰硕的成就,可惜没有译丛,就连一本很重要的论文集(Beasley, W. G., and Edwin G.Pulley blank,Historians of China and ...
评分它山之石
评分虽然有点旧了,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让我比较完整的了解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脉络
评分1945年内藤乾吉依据内藤湖南先生在京都大学讲授《中国史学史》课程的学生听课笔记整理订正而成,原版收入《内藤湖南全集》第11卷。读本书需要把握住几个要点:1、内藤湖南先生对中国史学史中史料的起源、记录的起源及历史思想起源的把握。2、作者对《史记》的评价。3、8-9章史学史上的“唐宋变革”。4、清朝史学。5、对章学诚史学的个案分析。第4点是作者着墨最多的部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史学史上的“唐宋变革”的讨论,特别是第六章《六朝末唐代出现的史学变化》部分的论述有待进一步深化。以重要著作、重大史家治史思想为主线组织叙述,阅读体验比较轻松。但这并不是一部好读的作品,内容较为驳杂,要精读跟上作者的思路。或先精读附录中的《中国史学史概要》再精读全书,更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思想。
评分內藤湖南為京都學派開山學者,此書為其講稿,在當時乃至今天都是一本紮實嚴謹的著作。作者對史學的範圍既根植與乙部之學,有超脫其外,將四部都視作史學,對類書文獻的頗為重視。
评分这本书,打三星以上的,都是什么心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