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康梁百日维新、民国肇建、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抗日……在这一连串长久远大的过程中,旧体制已经瓦解。过去的农业体制往往成为改革的障碍,所以要加以改造。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立”字:以“立”字下端的一长横,代表社会低层结构,“立”字上端的一点和一横,代表创建的国家与社会的高层结构,眼前的工作即加入当中的两点,此即执行商业往来时,在法律面前厘定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本书是作者历次精彩演讲、访问及评论的结集。对作者所有著作中的观点提出补充,并且对读者有疑虑的地方,也加以解说,为其所有著作的精华解释。
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逝世于美国。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
主要著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
先前已经差不多把他的其他书全看了,至此再读已经少了很多惊喜,但书依然是值得一读。大历史的视野确实让人在近代史面前不那么愁眉苦脸,不那么嫉恶如仇,总之少了不少主观感情介入。但同时对历史的同情似的抒写更让人处在一种温情愉悦的状态。算是给历史观注入了一种正...
评分0p 我们只能相信历史有它的用途、它的连续性、前后连贯,这样才能建立历史观。 4p 中国人写历史,容易陷入“褒贬“的陈套,只能表现作者个人在世间的经验,而不能表彰超过生命长度的历史经验。 19p 没有私人财产权的保障,会导致缺乏社会经济的中层阶层,让统计无法着实,通...
评分读黄仁宇的书,不能不提到他所提出的“大历史观”,即用类似于宏观经济学的一种宏观眼光去看一段复杂的历史,不拘泥于朝代的分割,而着重看待一系列关键事件所影响下的历史变迁,分析其变迁的各种内在原因和外在因素。尤对书中提出的两个看法感触最深。 一是中国在1920至1...
评分由于网上所得电子书质量良莠不齐,而我所获得的恰恰是属于“莠”的一本,只有全书的第四章内容,可以说是“读完只觉得贸贸然似乎毫无所得也”。 在此前我拜读过黄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以及关于先生的《黄河青山》。黄先生的文字似乎总是天马行空的,思路非常广,视...
评分之前读他的《万历十五年》也没有读完。似乎是那时候正好赶上什么考试,匆匆忙忙就把书还了,之后也再没有借来看的心思了。总觉得这两本书对我来说都过于学术了,很多东西是我的脑细胞没法消化的,这本书也是只捡了和近代史有关的部分来读。 说到近代史,似乎从上学开...
历史学家不擅长抽象,黄仁宇的大历史也不是抽象的产物,只是一种历史框架的概括,因此被人视作一种粗略的尝试未尝不可。他为此遭受的批评,也需要认真面对,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正是回应批评,梳理观点的文章。另外,黄仁宇的三只脚——明代财政、民国军事和西方资本主义是他立论的三个支点,几乎每一本书都会出现,或者至少出现两个。这部书自然也不例外。
评分以500年为界,我们的进步还是明显的,放大来看,才不至于那么悲观
评分以500年为界,我们的进步还是明显的,放大来看,才不至于那么悲观
评分在豆瓣最早添加的一本「想读」,2009-11-02,也是黄仁宇主要作品中唯一遗漏的一本。最早开始对历史产生规律而非纯事实层面的认识,是从读黄先生的作品开始的。先生自己生活的81年,基本就是先生作品中多处中国社会转型的80余年,而直到生命最后几年,还在为这个进程的接近完成而著说和欣慰
评分:K207/4823-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