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逝世于美国。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
主要著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康梁百日维新、民国肇建、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抗日……在这一连串长久远大的过程中,旧体制已经瓦解。过去的农业体制往往成为改革的障碍,所以要加以改造。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立”字:以“立”字下端的一长横,代表社会低层结构,“立”字上端的一点和一横,代表创建的国家与社会的高层结构,眼前的工作即加入当中的两点,此即执行商业往来时,在法律面前厘定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本书是作者历次精彩演讲、访问及评论的结集。对作者所有著作中的观点提出补充,并且对读者有疑虑的地方,也加以解说,为其所有著作的精华解释。
我读的历史不多,因为古文不好。也不知道该看哪些书,可以讲为怕被人错误的影响了史观。 老黄说,大的改革以宗教始,以经济终。在国民党当排长的时候,半像乞丐,半似土匪。 不过他比较倾心老蒋,强调经济史社会史。我的观点是,就像专家说太医不可能在后...
评分这部书本来应该列入力荐的行列,不过,由于编者集合了黄先生的言论和其他书中内容有些重复,降低了本书的含量。 这本书主要关注于黄仁宇先生在90年代初对中国现代史的史观,分析。也包含一些对90年代初世界一些现象的解读。但总体在于围绕黄先生大历史的角度客观的分析。 对...
评分 评分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说,他所谓的大历史与“宏观经济学”相近,本身即是一种粗枝大叶的综合,又仍待微视的研究分析订正。《大历史不会萎缩》正是他在大时代下细微地看历史、分析修正历史,适合适宜的看历史,历史才不会萎缩。 作为本书的作者黄仁宇自身就投身革命,抗战时从军...
评分黄仁宇先生在这本书中不断重复他的大历史观(确实是不断重复),即长期历史的合理性。历史的每一步都是客观的、合理的,历史在制造人物和事件。人就像在历史的迷宫中一样,不管你怎么走,只有一个预设的方向是可以走出去的,误入歧途也罢,停顿不停也罢,墙在那里。神在忙着掷...
以500年为界,我们的进步还是明显的,放大来看,才不至于那么悲观
评分在豆瓣最早添加的一本「想读」,2009-11-02,也是黄仁宇主要作品中唯一遗漏的一本。最早开始对历史产生规律而非纯事实层面的认识,是从读黄先生的作品开始的。先生自己生活的81年,基本就是先生作品中多处中国社会转型的80余年,而直到生命最后几年,还在为这个进程的接近完成而著说和欣慰
评分好多地方都是重复的.....
评分关键是一种情怀
评分很好的书,值得学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