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历经自强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康梁百日维新、民国肇建、五四运动、军阀混战、北伐、抗日……在这一连串长久远大的过程中,旧体制已经瓦解。过去的农业体制往往成为改革的障碍,所以要加以改造。在这里,作者提出一个“立”字:以“立”字下端的一长横,代表社会低层结构,“立”字上端的一点和一横,代表创建的国家与社会的高层结构,眼前的工作即加入当中的两点,此即执行商业往来时,在法律面前厘定个人的权利与义务。本书是作者历次精彩演讲、访问及评论的结集。对作者所有著作中的观点提出补充,并且对读者有疑虑的地方,也加以解说,为其所有著作的精华解释。
黄仁宇,1918年生于湖南长沙,2000年1月逝世于美国。美国密歇根大学历史系博士。
主要著作有《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万历十五年》、《放宽历史的视界》、《中国大历史》、《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等。
中国人比谁都依赖和喜爱印戳。 你卖过半年早点,众人就觉着你有消不掉的炸油条味;你当过兵,大家就认定你不可能是真真正正的原味文化人。 盖棺论定?自诩聪明的中国人等不及,他们愿意见你第一面扫你两三眼,就先论后定了。 黄仁宇因为总鼓呼“大历史”的缘故,就有人不...
对于我这种没有系统历史观的人来说,这本书有点深~
评分黄仁宇的厉害之处不仅仅在于提出“大历史”的观念,而是在此观念下对历史的观察细微且深刻。
评分两端压低工资,三十年省吃俭用,才
评分历史学家不擅长抽象,黄仁宇的大历史也不是抽象的产物,只是一种历史框架的概括,因此被人视作一种粗略的尝试未尝不可。他为此遭受的批评,也需要认真面对,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正是回应批评,梳理观点的文章。另外,黄仁宇的三只脚——明代财政、民国军事和西方资本主义是他立论的三个支点,几乎每一本书都会出现,或者至少出现两个。这部书自然也不例外。
评分在豆瓣最早添加的一本「想读」,2009-11-02,也是黄仁宇主要作品中唯一遗漏的一本。最早开始对历史产生规律而非纯事实层面的认识,是从读黄先生的作品开始的。先生自己生活的81年,基本就是先生作品中多处中国社会转型的80余年,而直到生命最后几年,还在为这个进程的接近完成而著说和欣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