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1927-1952
丽莲·威伦斯 著 刘握宇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
ISBN:9787108060921 定价:48.00元
作者见证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经济繁荣、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对上海的占领、国共内战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她在书中回顾了这段岁月,以大量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当时上海不同阶层和不同种族的生活状况,尤其对居住于上海的外国人群体(如俄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等等)的工作、家庭、教育、娱乐、心理和文化观念等进行了深描,并表现出中国人和享受治外法权的租界侨民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关于上海近代历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记录。
丽莲·威伦斯
丽莲·威伦斯的父母来自俄罗斯,她自幼生长于上海的法租界,并在那里的一所法语学校接受教育。移民美国后,她获得了波士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曾在波士顿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目前已退休,但仍时常讲述她在中国老上海的故事。
初次萌生将这本书加入备读书单的念头是在译者刘握宇在我们学校的一次讲座,主题大概是“战时上海的三场人生交错”,穿插着包括丽丽的故事在内的三场发生在战时上海的人生故事,那个时候在为宁波文化的展览做准备,对地区历史极感兴趣,同时作为上海人又深感遗憾从未像研究宁波...
评分20200205周三 论文翻译的是关于一位犹太姑娘在上海的日记。背景资料看了这本《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 沉浸在上海犹太人的故事中,久久不能平复。 很少有人知道上海犹太人的经历,及他们当时所面临的种种挑战。70多年前,为了躲避希特勒“最终解决方案”,大约2万犹太难民逃...
评分初次萌生将这本书加入备读书单的念头是在译者刘握宇在我们学校的一次讲座,主题大概是“战时上海的三场人生交错”,穿插着包括丽丽的故事在内的三场发生在战时上海的人生故事,那个时候在为宁波文化的展览做准备,对地区历史极感兴趣,同时作为上海人又深感遗憾从未像研究宁波...
评分初次萌生将这本书加入备读书单的念头是在译者刘握宇在我们学校的一次讲座,主题大概是“战时上海的三场人生交错”,穿插着包括丽丽的故事在内的三场发生在战时上海的人生故事,那个时候在为宁波文化的展览做准备,对地区历史极感兴趣,同时作为上海人又深感遗憾从未像研究宁波...
很多记忆都是很鲜活的
评分一段个体心灵史,详述了一个上海犹太家族的上海记忆。正如作者所言,在上海生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并未质疑种族歧视的不合理性,直到离开上海后。书中最后一句话是“每次来这里,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评分噢,复兴公园啊,法租界啊,免费的音乐会啊,一意孤行啊,爱情啊,喔。
评分内容详实,细节生动。
评分一段个体心灵史,详述了一个上海犹太家族的上海记忆。正如作者所言,在上海生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并未质疑种族歧视的不合理性,直到离开上海后。书中最后一句话是“每次来这里,我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