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丽莲·威伦斯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刘握宇 译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48.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10806092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回忆录
  • 上海
  • 犹太人
  • 近现代史
  • 历史
  • 社会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思想史
  • 犹太人
  • 上海
  • 记忆
  • 历史
  • 移民
  • 文化
  • 犹太社区
  • 20世纪
  • 个人叙事
  • 家族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1927-1952

丽莲·威伦斯 著 刘握宇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8-1

ISBN:9787108060921 定价:48.00元

作者见证了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经济繁荣、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对上海的占领、国共内战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她在书中回顾了这段岁月,以大量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当时上海不同阶层和不同种族的生活状况,尤其对居住于上海的外国人群体(如俄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等等)的工作、家庭、教育、娱乐、心理和文化观念等进行了深描,并表现出中国人和享受治外法权的租界侨民之间的复杂关系,是关于上海近代历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记录。

作者简介

丽莲·威伦斯

丽莲·威伦斯的父母来自俄罗斯,她自幼生长于上海的法租界,并在那里的一所法语学校接受教育。移民美国后,她获得了波士顿大学的博士学位,并曾在波士顿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任教。目前已退休,但仍时常讲述她在中国老上海的故事。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名非常普通的书完全超过了我的预期!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尽管译者不是很有名,但是翻译的异常地道,很多楼名,路名都加了详细的备注。读起来也没有生涩感。 一本典型的大历史小人物的传记,除了作者在白种人天下的租界生活,这本书还好在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也简明扼要...  

评分

20200205周三 论文翻译的是关于一位犹太姑娘在上海的日记。背景资料看了这本《一个犹太人的上海记忆》。 沉浸在上海犹太人的故事中,久久不能平复。 很少有人知道上海犹太人的经历,及他们当时所面临的种种挑战。70多年前,为了躲避希特勒“最终解决方案”,大约2万犹太难民逃...

评分

这本书名非常普通的书完全超过了我的预期!给我带来了意外的惊喜。 尽管译者不是很有名,但是翻译的异常地道,很多楼名,路名都加了详细的备注。读起来也没有生涩感。 一本典型的大历史小人物的传记,除了作者在白种人天下的租界生活,这本书还好在把当时的历史背景也简明扼要...  

评分

对上海的记忆与怀念,更多的是对曾经享受治外法权的特权地位与享受中国人服侍的舒适念念不忘,甚至作者姐姐在美国生下两个孩子后,还想拥有个中国老阿妈来照顾孩子。作者在书中后面一段虽然反思了殖民主义对中国人造成的伤害与愧疚,但是全文中还是不时的流露出作为一名白人的...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出人意料的精彩。看了开篇就发现作者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回忆,而是掌握了大量背景资料,很多事情还实地核查过。叙事节奏和文笔也非常棒。最出乎意料的是,作者具有反思性观照,对殖民主义、种族歧视的过往并不掩饰,也不做太夸张的抨击,而是诚恳地内省,使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殖民地经验”书写,彻底摆脱了“白种人视角”。读到最后才知道,作者去美国后获得了法国文学博士学位,果然有文化就是不一样!

评分

作者的经历确实有趣丰富,值得书写。她先天不自觉所带有的殖民视角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她生活的那个上海是多方外国势力的角逐场,中国自己倒没有太大的能力来掌控。作为俄裔无国籍犹太人的作者,因为从小上法国学校,受法语教育,自然而然对法国更亲近认同的这一部分也很好玩。

评分

【在教学楼大厅里读这本书,被巡考老师看见,立马冲过来问我看什么书,知道之后便问我一个问题。为什么以色列建国以后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返乡,而只有在中国的犹太人大多留在中国没有返乡?】我当时第一反应是从思想信仰层面,比如中国文化的世俗力量...但其实看完丽莲的回忆录,答案很简单。能回以色列的都回去了,不想回去的大多想去美国,但因为办不到签证,只好滞留在中国,而中国当时政治局面混乱,政府并不管外国人,所以外国人的处境相当宽松,也算是聊以慰藉。之后管制变严,能跑的都跑了,实在跑不掉的就被管制,很少有心甘情愿留着的。所以说往往国家建构的宏大命题最容易被小人物的回忆录给击碎

评分

从作者笔下,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上海,看到了能够生活在法租界的犹太人白人家庭,看到了他们的教育,他们维持财富生活的思维方式。以及他们历经千辛万苦离开上海的各种努力和奔波。 看到了很多熟悉的路名,地方,为我的老上海历史文化之旅又增加一个清单。

评分

作者的经历确实有趣丰富,值得书写。她先天不自觉所带有的殖民视角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她生活的那个上海是多方外国势力的角逐场,中国自己倒没有太大的能力来掌控。作为俄裔无国籍犹太人的作者,因为从小上法国学校,受法语教育,自然而然对法国更亲近认同的这一部分也很好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