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相佑

佛陀相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侯旭东
出品人:启微
页数:408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0
价格:9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134217
丛书系列:启微书系
图书标签:
  • 佛教
  • 魏晋南北朝史
  • 宗教
  • 社会史
  • 侯旭东
  • 历史
  • 民众信仰
  • 中古史
  • 佛陀相佑
  • 佛教
  • 心灵成长
  • 智慧人生
  • 禅意生活
  • 内心平静
  • 因果轮回
  • 修行指南
  • 心灵疗愈
  • 正能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依据铭刻资料,并结合文献,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分析五六世纪高僧大德与知识阶层信徒之外的一般佛徒的信仰,试图弄清他们如何接受佛教、接受了什么,进而探讨佛教对普通民众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在重新考察佛教流行北方的历史背景后,根据1600种有纪年及纪年可考的造像记,借助统计分析,辅以例证,具体展示了民众信仰对象的兴衰变化;剖析了民众对佛教的认识与追求,涉及生死观念变迁、大乘起义的心理基础、民众的社会观念等;还考察了部分民众对法、佛、像与觉悟之途的理解。同时还揭示了造像供养与中土传统祭祀的关系,分析了兴福造像流行的历史意义,探讨了佛教信仰广及朝野的时代意义与影响。

作者简介

侯旭东,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先后从事东晋南朝经济史、北朝民众佛教信仰与乡村社会研究。近年关注文书类简牍,并致力于探索汉魏六朝的国家形态与统治机制。出版论著数部,论文六十余篇。

目录信息

绪论
上篇 佛教流行北方的历史背景
一 游方弘法
二 传教利器:“释氏辅教之书”
1“小说”还是“传闻”?
2“释氏辅教之书”的性质
3传播渠道
三 神奇灵验与皈依佛教
四 冥间的恫吓:古人如何接受天堂地狱说
1天堂地狱说与弘法
2游冥间
3信徒心中的天堂地狱
五 战乱相寻催生朝野佞佛?
中篇 造像记所见民众信仰
一 引子
1解析造像记
2造像者身份与造像方式
3造像题材与祈愿一致吗
二 崇奉对象的历史演进
1释迦造像
2弥勒造像
3观世音造像
4无量寿(阿弥陀)造像
5卢舍那造像
6多宝造像
7思惟造像
8浮图、塔
9佛像
10像
11玉像
12石像
13天宫像
14崇奉对象演进原因探析
三 发愿文的世界
1如何赴来生
2离苦得乐
3来生居何处
4值佛闻法与龙华会首
5成佛与成正觉
6世俗祈愿面面观
7众生与家
四 民众心中的佛法、佛、像与觉悟
1佛法意义何在
2“成佛像身观”的背景与意义
下篇 民众修持方式及其社会影响
一 造像供养的内涵与特点
1造像流程与供养内涵
2造像兴福能破戒吗
3信徒如何应对
4民众造像的特点
二 佛教信仰的社会影响
1佛教信仰与社会团结
2追福
3造像“猥滥”与僧团整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400~580年纪年造像记目录
索引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佛陀相佑—五六世纪北朝民众的信仰世界 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自两汉释风东渐以来,经过与本土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到南北朝时期影响已深入社会的各个方面。“僧尼人数,北魏末年有200万,北齐时有300万。......当时全国在籍人口也只有两三千万。僧尼人数占户口人数的十分之一左右”...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社科文献出版社还是挺会包装学术著作的

评分

通过造像记来分子佛教在北朝的发展与传播,蛮有意思的。不过样本数量实在不多,有些分析会偏颇吧

评分

这书不错,全部是一手考古基础上的画表格做总结,要花很多功夫的,对佛教有兴趣者值得一读

评分

统计多,分析少

评分

虽然本书写作的时间很早,但是至今仍有很大的学术价值,其一般结论仍然是基本站得住脚的。作者大量收集了造像记,探究民众心目中信仰的变化,认为这一时期普通信徒的佛教信仰不成体系,对佛教观念的认识都是比较简单的,不完全合乎教义要求,所接受的佛教诸观念间也多未形成具有内在逻辑性的整体。信徒对佛教的接受是经过了个人主观的筛选与组合。换言之,佛教在五六世纪经过了一个“中国化”的过程中,最终融入中国文化之中。其根本原因在与中土文化没有收到根本性的震荡与冲击,“灵则信”,民众在本土文化框架与背景下接纳新文化因素而已。这一时期民众中的佛教信仰是相当世俗化的,不拘于教义,可以说佛教在实践层面上的中国化在五六世纪就已经完成了。此外,佛教还促成了中国共同思想观念的形成,这段时期可谓是中国民众思想史的“成型时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