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敦煌文献为基础,以中晚唐之际出现的佛教伪经《佛说十王经》为贯通全书的主题,对《佛说十王经》及中国中世纪佛教冥间观念的形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辨。可以说是作者对其成名之作《中国中世纪的鬼节》一书中某些问题的扩展和延伸,可视作《鬼节》一书的姐妹篇著作。
太史文(Stephen F.Teiser),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博士,现任普林斯顿大学宗教学系教授、铃木大拙讲座教授,主攻东亚宗教和中国中古时期的民间信仰。著有《中国中世纪的鬼节》(The Ghost Festival in Medieval China,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8),在海外汉学界和佛学界享有盛誉。
摘要: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以下简称《十王经》)又称《阎罗王授记经》,其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杜斗城先生首先进行了录文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研究。他把《十王经》按经文、图、赞齐全的和只有经文,无图无赞的分为甲、乙两类,并对经中表现的地狱观念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
评分Teiser wrote in page xiv, “to invert the usual priority of textus receptus” over everything else. The field of Buddhist studies thus had been reoriented toward a new direction, which the “real Buddhism” is defined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评分摘要: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以下简称《十王经》)又称《阎罗王授记经》,其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杜斗城先生首先进行了录文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研究。他把《十王经》按经文、图、赞齐全的和只有经文,无图无赞的分为甲、乙两类,并对经中表现的地狱观念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
评分摘要: 敦煌本《佛说十王经》(以下简称《十王经》)又称《阎罗王授记经》,其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杜斗城先生首先进行了录文并进行了初步的分类和研究。他把《十王经》按经文、图、赞齐全的和只有经文,无图无赞的分为甲、乙两类,并对经中表现的地狱观念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
评分Teiser wrote in page xiv, “to invert the usual priority of textus receptus” over everything else. The field of Buddhist studies thus had been reoriented toward a new direction, which the “real Buddhism” is defined based on the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e...
《佛母经》後来还发现了几件,参见《藏外》某期和西胁常纪的书。
评分《十王经》是一部产生于中国中世纪的佛教著作,内容主要讲地狱信仰的问题。太史文的这本书就是基于对《十王经》的研究,把《中国中世纪的鬼节》中的一些问题再扩展和延伸。研究视角还是以人类学和社会学为主,两本书阅读下来最大的收获就是太史文的书中都附有大量的索引,可以极大方便后人去做这块儿的研究。随着出土文献的不断丰富和敦煌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作者应该能有更大的发挥,期待下一部作品~
评分三颗星给太史文。一、翻译问题,很多都是直译,也没有调整意群语序,有些内容前后看不出关联,有点懵逼。二、排版问题,没有看原著,不知道是否图片顺序遵循了原著,如果是的话,那太遗憾了。作为译作,除了高度还原原作内容外,还要考虑读者的观感,图片与文字很少有对等的情况,时常相隔好几页,看得人心累。三、就内容而言,大部分在陈述问题与事实,真正研究性内容仅局限于一二部分,看的不是很过瘾,想了解的内容也是浅尝辄止,不够尽兴。
评分官僚制度,家庭制度
评分依然是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切入;不仅仅是关注文本,而更关注宗教实践。感觉两个序言比正文的价值大,详细交代了写作这个题目的前因后果及方法论的考虑。倒数第二章的文本分析也颇为细致,值得借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