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知识重建

中国的知识重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郑永年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3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700207
丛书系列:郑永年论中国
图书标签:
  • 郑永年
  • 解读中国
  • 社会科学
  • 中国问题
  • 读之如饮美酒
  • 中国
  • 时评
  • 试读
  • 知识重建
  • 中国
  • 文化研究
  • 思想史
  • 学术发展
  • 社会变革
  • 现代性
  • 认知结构
  • 哲学
  • 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郑永年教授十年来关于中国知识重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作者在专栏已发布的文章以及访谈录。

现实地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国门大开,中外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交往,但是中国和世界之间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的分歧则越来越大。很多人在谴责西方世界的偏见。但向世界说明中国当是中国人自己的任务。中国缺少一个能够向外在世界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长期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一直在借用他人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自己,结果不仅不能解释自己,反而曲解了自己。这需要知识分子也即知识的生产者思考西方的知识体系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自己如何能够生产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更高层次来说,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就是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复兴的关键就是中国知识体系的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集子关切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力量问题。

作者简介

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其主要兴趣和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国际和东亚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制度和社会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中国政治与中央地方关系。

目录信息

序言
第一章 中国知识的悲歌时代
一、中国向世界解释自己,为什么都是错的
01.中国还不能回答“中国是谁”
02.西方“看着苹果(西方)来论述橘子(中国)”
03.中国“依葫芦画瓢”,是中西方相互“误解”的重要原因
二、中国国际知识链上的低附加值问题
01.研究体制和政策上的阻碍因素
02.学术组织的泛行政化
03.院士制度也在“寻租”
三、思想贫困及其方法论根源
01.道德拜物教
02.权力和知识的心理边界
03.画地为牢自我禁锢
04.事物的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
05.知识的娱乐化和虚假化
第二章 知识就是权力
一、知识分子与权力
01.知识就是权力:知识分子可通过创造知识获得权力
02.西方知识分子的权力来自解释现实的能力
03.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知识分子与权力
04.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与权力
05.简单的结论
二、知识体系是最强软实力
01.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还没有话语权
02.没有知识体系,就没有国际话语权
03.思想和思维被殖民:中国为何还没有自己知识体系
第三章 除了专业主义,什么都不缺
一、知识体系与教育哲学
01.为什么要谈教育哲学
02.中国教育界和知识界缺什么
03.中国传统教育哲学及其弊端
04.中国近现代教育哲学
二、知识创新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01.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问题
02.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问题
03.高等教育知识创新问题
04.中国高教改革与“文凭病”
第四章 中国知识体系的未来:解释比改造更重要
一、建设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
01.首要任务是中国人要了解自己
02.如何建设中国自己的知识体系
03.中国“走出去”的现实路径
04.中国话语权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05.中国话语体系建设
06.教育哲学的未来—专业主义
二、知识、力量与责任:中国知识群体向何处去
01.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已经进入危机的“百花齐放”时代?
02.中国社会阶层及其思想状况
03.知识、权力和责任:经验和教训
04、如何建立一个负责任的知识体系
三、在“知”和“行”之间:智库的角色
01.政策研究者的“知”与“行”
02.政策研究者的职责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共三册,分别为《中国的文明复兴》《中国的知识重建》《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最近连着看完前两册。 郑永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内接受硕士教育,赴美国攻读博士,目...

评分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共三册,分别为《中国的文明复兴》《中国的知识重建》《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最近连着看完前两册。 郑永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内接受硕士教育,赴美国攻读博士,目...

评分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共三册,分别为《中国的文明复兴》《中国的知识重建》《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最近连着看完前两册。 郑永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内接受硕士教育,赴美国攻读博士,目...

评分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共三册,分别为《中国的文明复兴》《中国的知识重建》《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最近连着看完前两册。 郑永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内接受硕士教育,赴美国攻读博士,目...

评分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共三册,分别为《中国的文明复兴》《中国的知识重建》《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最近连着看完前两册。 郑永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内接受硕士教育,赴美国攻读博士,目...

用户评价

评分

“为知识而知识”、“解释世界”、“知识体系”。有点爽文的感觉?

评分

“为知识而知识”、“解释世界”、“知识体系”。有点爽文的感觉?

评分

飞机延误意外读到的有意思的书。知识体系是最强软实力: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就是拥有能够解释自己和说明自己的知识体系,in other words,即自己的知识认同。没有一个强大而富有生命力的知识体系,何谈强大的文明。

评分

2019年11月30日于B开始阅读。 依然四点五星。道理还是那些道理,可是看看天则的下场,很难认为道理是有用的。 所以千里马常有么?把道理的希望寄托在伯乐上面?现实的书读了让人愤怒,难道怪书和作者吗? 反正这天下也不是我们的,愤怒个啥?可是那些应该把天下当自己的人为什么表现得好像不想这个天下有好下场一样?奇哉怪哉。 少看现实多看历史,就这么愉快的决定了。

评分

可能应该是我的水平有限,读了一下午感觉作者有点啰嗦????,亲人推荐的书,我想要慢慢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