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灿读画四十年

李霖灿读画四十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李霖灿
出品人:
页数:276页
译者:
出版时间:2018-6
价格:6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86622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艺术
  • 书画
  • 艺术史
  • 李霖灿
  • 艺术理论
  • 好书,值得一读
  • 中国
  • 中信
  • 李霖灿
  • 读画
  • 四十年
  • 艺术
  • 绘画
  • 人生
  • 回忆
  • 中国画
  • 文人画
  • 水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讲述艺术、欣赏、美与日常生活的书。

在作者眼中,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意味着科技的发展、物质的丰富,“美的欣赏才是当务之急”,是我们真正需要提高的地方。

如何欣赏美呢?作者从自己最熟悉的传统艺术入手,讲古画、讲书法、讲陶瓷,讲石头……他不仅讲这些艺术品美在何处,如何体会、认知这些艺术品的美感,更把这种美的欣赏扩展开来。美不仅存在于艺术作品,更存在于鸟兽鱼虫、林木花草,乃至人间万事万物,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学会欣赏。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制作一副“欣赏”的眼镜。让我们戴上这副眼镜后,能在万事万物、日常生活之中,得到美的享受。

艺术是文化之宝,欣赏乃启门之钥,人生遂因之而有了充实之美。

——李霖灿

------

四十年台北“故宫”研究、二十年台湾大学授课,台北“故宫”博物院前副院长讲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欣赏艺术,得到美的享受

一个人,两件事

作者李霖灿常对人讲,他此生只做了两件事,一是玉龙看雪,二是故宫看画。前者指他玉龙大雪山下研究纳西族文化,成为知名的纳西学学者,被称为“么些先生”;后者指他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四十余年,终身从事传统艺术尤其是绘画研究。

一个专栏一堂课

在作者看来,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现代,生活质量的提高,不仅仅在于物质的丰富,“美的欣赏才是当务之急”。《雄狮美术》的创办人李贤文听后深有同感,提出为作者在杂志上开一个艺术欣赏的专栏。作者当时正在台湾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史”,从中激发了许多新观点,开始在《雄狮美术》发表图文并茂的文章,整理结集,就成了这本书。

一副欣赏的“眼镜”

作者说,人间万事万物,不论其为鸟兽虫鱼,也不论其为林木花草,都可欣赏。且一经欣赏,便能化腐朽为神奇,点黑铁成黄金。我们所缺的,只是欣赏的眼光。而本书的目的,就是要做一副“欣赏”的眼镜。读者通过这幅眼镜,不但欣赏中国艺术,也欣赏中国文化历史,更欣赏我们的日常生活。让我们在每天的日常之中,得到美的享受。

一本美丽的艺术书

作者终身从事传统艺术研究,对书中涉及的各项要素均领会深透,且善讲故事,语言风趣,非艺术专业的人也能自然领会,在台大授课便人满为患。书中更有许多珍贵的台北“故宫”照片,给人以直观感受,作成这本美丽的艺术欣赏书籍。

一些喜爱者的评价

陈葆真:李先生阅历宽广,历览海内外名迹并勤于为文介绍。他的文笔清新,偏好以小品文方式叙述作品特色和来龙去脉,而不作严肃的学术论辩。正因为如此,他能有效地引导初学者入门。他轻松愉快地将艺术欣赏融合在日常生活当中,形成了艺术生活化的典范。

杨福泉:先生的这本《艺术欣赏与人生》,将人生与艺术之间那种美丽而又神秘的万般况味,如话家常般娓娓道来,犹如两三好友冬夜围炉夜话,或于清风朗月之下绵绵对语,亲切而又隽永。读此书如饮一杯余味无穷的醇香清茶,使人身心舒泰而情感升华。

李贤文:好书值得一读再读,李老师的这本经典著作,更不在话下。细心的读者当会发现它们不只是美术文化的最佳引导书,篇篇也如散文般清淡幽奥,更是结合李老师生活哲理的现代人的案头良伴。美术与文学的相得益彰,也是文学与哲思的美妙结合,三者合而为一,李老师透过著作为世人留下了可贵的人文典范。

作者简介

李霖灿,1912年生于河南辉县,1941年进入中央博物院,从事传统艺术尤其是绘画的研究工作,直至1984年,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任上退休。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任职四十余年,同时在台湾大学等校任教,教授“中国美术史”等课程二十余年,有《中国美术史》《中国名画研究》《中国画史研究论集》等著作出版,也为台湾著名杂志《雄狮美术》等撰写艺术欣赏专栏。

目录信息


李霖灿先生与中国美术史教育 陈葆真 2
海天远隔的高山流水之情 杨福泉 5
天雨流芳 李在中 8
引言 10
第一讲 忙迫与从容 14
第二讲 中国艺术中的幽默感 22
第三讲 苏东坡的美丽谎言 32
第四讲 骏马的灵感 44
第五讲 顾恺之和维摩诘像 58
第六讲 中西艺术思想异同 66
由罗丹沉思者像和北魏思维像谈起
第七讲 诗情·画意·哲思 74
第八讲 艺术·史情·史识 96
第九讲 花鸟与人生 126
第十讲 胸有成竹·目无全牛 138
第十一讲 书法的欣赏和启示 148
第十二讲 观万物生意 162
第十三讲 西风里的话 170
秋色欣赏的层次
第十四讲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176
第十五讲 林木之美的欣赏与体会 186
孟夏草木长, 绕屋树扶疏
第十六讲 石不能言最可人 196
顽石的欣赏与启发
第十七讲 黄粱一梦,陶艺千秋 206
磁州窑枕的无限启发
第十八讲 混沌里放出光明 214
墨韵的欣赏
第十九讲 线条的爽朗和雄辩 226
第二十讲 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 236
超凡入圣的崇高摄取
第二十一讲 边疆民族的智慧 246
么些民族的生死观
第二十二讲 触景生情,点铁成金 26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刚开始听说并且拿到《李霖灿读画四十年》这本书的时候,除了知道它是一本与“画”有关的书之外,而且看到其中有“四十年”的字样,所以不禁那肃然起敬之外,其余则几无所知。后来才知道,即使是这两点,也有一点还是略有出入的。因为在《李霖灿读画四十年》这本书里,不仅谈到...

评分

文|李霖灿 欣赏无所不在。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固然可以欣赏,“群星在天空闪亮,百花在地上开放”亦同样地美不胜收,推而至于“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亦复令人欣赏无限。 只是现时下的文化发展趋势,显然有重“科技”轻“人文”的偏颇,于是许多有心人士戚然忧之,相率提出“...  

评分

老先生1913年生于河南辉县,曾经当过台北故宫的副院长。文章写得大胆而活泼,不太掉书袋,把一些这个美术史上的文化进行了解说。虽然缺少深度,但是能翻一翻。 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上,很少能看到李霖灿先生发表意见的地方,它似乎还是对文化是比较感兴趣,比如说他对纳西古文字...  

评分

插图配色加分,古代绘画和现在故事相结合,光看书内容就知道,作者曾是老师。有种气质????分享三首诗,蛮喜欢☀️☀️张大千《藏獒图》也喜欢???????? 宋马林《秉烛夜游图》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李太白《山中问答》 问余...  

用户评价

评分

经常折服于老先生优美的文笔和广博的知识,是一边读画一边读人生,这本谈人生可能更多一点,读出了一点儿公众号的味道。虽然有些地方的严谨性值得商榷,但不失为一本传统书画入门的好书。

评分

据说原来的版本叫“天雨流芳”,纳西语里意思是“读书去吧”,美得不行。彩图印刷得粗疏,很多文字里提到的细节亦难按图索骥,希望能一览真迹。老先生希望通过艺术来洞彻人生,世事经纬万端,他总择其精要,告诉你“人世之事,亦犹是矣”,点到为止,颇有禅意,大有能悟得几分看你自己造化的意思。

评分

李霖灿的讲座,既然是讲座,所以他有意识地选取了很多“主题”,如苏轼、马、秋色、石头等等,犹如策展,每一个主题下介绍和欣赏同类的绘画作品,有时还不限于中国画,会引入西方雕塑与绘画乃至摄影来对比,语言流畅,能够用简单朴素的话,交代出一副作品的微妙处,是很好的通俗艺术读物。这些作品多半是台北故宫的藏品,提到的作品也都配有图,适合阅读时观看。不足有两点,一是图版印刷太粗,猜测是几十年前的台版,其实可以拿网上最新的作品扫描版来代替的,个别配图甚至黑糊糊的;二是作者有个有趣的地方,就是无论评点哪副画,都会有一个“玄言的尾巴”:“人生不也如此吗?”“这不就是人生吗?”“这种人生的态度,我们不应留意吗?”诸如此类,若只有一二处,不失为赏析后的升华,若每幅画皆如此,则流为程式了。

评分

是我想要的介绍中国美术史的书,由不同主题构成,分为22个章节,是一本教我欣赏美术作品的书

评分

既有意象(花木,山水),又有技法(皴法,线条,墨色),也有意境(东坡,审美,幽默)…是一本很好的中国美术通识读物。最喜欢的还是东坡的忙与闲,以及卷尾的纳西民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