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

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文治图书·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作者:史军
出品人:
页数:284
译者:
出版时间:2018-5
价格:52.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574266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普
  • 植物
  • 美食
  • 自然
  • 很喜欢!希望有机会拜读!
  • 想读,一定很精彩!
  • 生活
  • 科普,植物
  • 植物学家
  • 筷子
  • 银针
  • 自然观察
  • 科学探索
  • 植物学
  • 生活哲学
  • 手工技艺
  • 跨界思维
  • 生态意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吃货必备的防身鉴别指南!

★中科院植物所博士、江苏卫视《小镇故事》人气嘉宾史军

★图文详解50余种植物的毒理特性及正确食用方式

==================

吃银杏能治病吗?芹菜会杀精?生命力强的蔬菜更利于健康吗?……本书将为以上问题提供植物学家的标准答案。

本书作者史军,中科院植物所博士,新浪微博人气最高的植物学家,立志以美食家的舌头品尝植物学的味道。在本书中,史军以生动有趣的文笔,结合大量植物学知识和亲身体验,详解50余种美食植物的毒理特性并指导其正确食用方式,堪称“吃货必备的防身鉴别指南”。

作者简介

史军:

植物学博士,“玉米实验室”创始人,前果壳阅读图书策划人,中国植物学会兰花分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前《科学世界》杂志副主编。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兰科植物繁殖和保护。著有《植物学家的锅略大于银河系》,还是《Lonely Planet》旅行丛书的译者之一。新浪微博超级话题#一点植物学#制作人,总阅读量过亿次。

刘春田:

插图画家,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动画系。策划创作了介绍黄渤海海洋生物的系列科普报道《海国图志》,刊于《烟台晚报》。主持创作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媒体中心大型壁画《金陵之路》。参与策划绘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出版的国家公祭系列读物《烙印南京1937》。

目录信息

第一章植物学家的警告
银杏:笑里藏刀的远古小零食
龙葵:双面野葡萄
木薯:凶险的“大红薯”
甘草:甜蜜蜜的危险
野菜:野的新奇,家的实在
水茄:善恶难辨的茄家族
杜鹃花:危险的美丽诱惑
山黧豆:有毒的大豆子
牛肝菌:搅和肠子和脑子的大蘑菇
罗汉松:毒种子的美味托盘
红豆杉:不要随便扯树皮
紫背天葵:经典小菜中的毒药
漆树油:炖鸡用的大“蜡块”
第二章植物学家的推荐
芹菜:杀精利器还是保健福星
香椿:春天味儿里的小插曲
蕨菜:我们在吃恐龙的剩菜吗?
菠菜:家常菜中的小石头
芦笋:高档蔬菜的隐藏面
猕猴桃:学成归来的中土野果
柿子:意外的涩味儿“混凝土”
蔬菜兄弟团:各方面军汇合入口
茶:巧茶本非茶
核桃:虽非“聪明果”,营养还不错
秋葵:黑非洲来的羊角豆
第三章植物学家的私藏
肉豆蔻:不想当药物的催情剂不是好香料
薄荷:清凉家族的混乱事儿
冰草:冰叶日中花的前世今生
肉桂和桂花:月球香草研究报告
芥末:种子与根的大混战
调料:火锅为什么那么鲜
大麻:油料,衣物和黑暗娱乐
罂粟:让人欲罢不能的成瘾植物
槟榔:徘徊于药品和嗜好品之间
腰果:带着危险果壳走向世界
樱桃:好吃不补血
鸡蛋花:出身毒门的“友善”花朵
芋头花:麻舌头的尝鲜菜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近些年来,社交媒体的兴起让那些在工作中终日嚷嚷“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人,不知不觉地发现了新的乐趣:那就是吐槽自己在别人眼中“光看名字就觉得或风光无限、或不知所云的专业及职业”,让许多年轻人得以成功“避雷”。这好比一个人之前知道“开水足有100℃”,也知道“要...

评分

评分

古人有云,食色,性也。 中国最不缺的,也就是各种吃货了。无论是经久不衰的八大菜系,还是现在层出不穷的网红食品,哪里有美味,哪里就有吃货,甚至还有的喜欢采野菜摘野蘑菇,觉得鲜味更绝。 也许他们都忘了,古亦有云,病从口入。吃货一个不留神,就成了吃祸! 最近读了植物...  

评分

古人有云,食色,性也。 中国最不缺的,也就是各种吃货了。无论是经久不衰的八大菜系,还是现在层出不穷的网红食品,哪里有美味,哪里就有吃货,甚至还有的喜欢采野菜摘野蘑菇,觉得鲜味更绝。 也许他们都忘了,古亦有云,病从口入。吃货一个不留神,就成了吃祸! 最近读了植物...  

评分

近些年来,社交媒体的兴起让那些在工作中终日嚷嚷“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人,不知不觉地发现了新的乐趣:那就是吐槽自己在别人眼中“光看名字就觉得或风光无限、或不知所云的专业及职业”,让许多年轻人得以成功“避雷”。这好比一个人之前知道“开水足有100℃”,也知道“要...

用户评价

评分

国内不错的科普植物学和美食结合

评分

18.09.15 12L果壳差不多这样类型的科普作品有许多,史军的这本,感觉和云无心《吃的真相》系列略有雷同,被普及了一些冷知识,虽然简单,感觉还是挺有用的,和生活息息相关。

评分

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本书,不得不说是吃货必备的一本书。无论是仅仅爱吃的你,还是一枚进击的吃货,都可以通过《植物学家的筷子和银针》提高吃的境界,在逼格比拼中夺取制高点。对于爱下厨的人来说,掌握一些食材的知识,菜市场采购更加游刃有余的同事,还能顺便提高下厨艺。另外,我对美食锦囊和趣味知识的兴趣超过了正文,读跑偏了。

评分

抓住2018的尾巴,,,

评分

作为科普来说非常美妙了,通俗易懂,也不是外行“爱好者”出的书(作者是植物学博士,来自中科院)。想过照片应该比插画更适合科普,但作者写到的每一种植物都去找来拍照,那这本书的价格就不会这么便宜了(照片也有版权呀,尤其是专业照片,一张都好贵,里面近百种植物,成本太高了),所以才用插画的形式去表现吧。美术感不够的人在看插画识别植物时可能,一脸懵逼啊……这就是这本科普类书籍唯一的缺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