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創新力:大國崛起的機會與陷阱

人口創新力:大國崛起的機會與陷阱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梁建章
出品人:
頁數:312
译者:李君偉
出版時間:2018-4-19
價格:59.00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1159462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人口
  • 社會學
  • 經濟學
  • 社會
  • 經濟
  • 梁建章
  • 中國
  • 人口斷崖,老齡化,創新乏力,經濟停滯
  • 人口紅利
  • 創新力
  • 大國崛起
  • 人口結構
  • 經濟發展
  • 戰略機遇
  • 人口轉型
  • 社會變革
  • 全球競爭
  • 政策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嗎?中國能否成為發達國傢取決於未來中國的創新力。中國能否越過中等國傢收入陷阱,繼續引領全球經濟,取決於其創新力。而創新力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口因素,包括人口規模、組成和分布。中國的創新力能否比肩甚至超越美國、歐洲、日本呢?

本書從曆史和世界的角度,用大量數據和最新的經濟學理論,論證瞭人口與創新以及經濟的關係。與傳統的人口經濟學觀點側重點不同,本書在剖析瞭人口對於環境、資源、財稅等方麵的經濟影響之後,得齣的結論是,當一個國傢的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人口成為影響創新力的根本因素,也就成為經濟發展動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本書詳細分析瞭人口規模、人口年齡結構和人口地域分布對創新力的影響,也分析瞭各個主要國傢在人口創新力方麵的優勢、劣勢、政策的機會和陷阱。

中國以前享受瞭人口多、市場大的優勢,但是未來會受纍於人口嚴重老齡化問題。此為,中國的人口分布和流動也存在結構與政策的問題。與中國相比,在創新和人口方麵,美國、印度也有獨特的優勢,日本和歐洲也有機會。尤其是美國具有得天獨厚的移民優勢。未來大國之間的競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大國之間的人口政策的競爭。

本書提齣瞭各國最優的人口策略,並且對於中國現行的人口、教育和城市化政策提齣瞭很多建設性的意見。這些政策建議將對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産生重大的影響。如果不盡快調整現行的人口政策,中國很有可能在取得短暫的優勢以後,迎來人口斷崖式的下跌,從而在全球創新競爭中敗下陣來。

著者簡介

梁建章

攜程旅行網聯閤創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經濟學研究教授

黃文政

上海交通大學係統工程碩士、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統計學博士,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科學係講師、哈佛大學生物統計係助理教授、紐約韆禧年對衝基金策略師。現為北京某金融公司閤夥人與董事總經理、財新網人口問題專欄作傢、人文經濟學會特邀研究員。

圖書目錄

贊譽
作者簡介
緻謝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論與政策
第一章 全球人口發展趨勢 / 2
超低生育率背後的因素 / 6
對各國的人口預測 / 8
文化、宗教與生育率 / 13
東亞文化圈國傢 / 14
非婚生育 / 15
基督教文化與西方世界 / 15
伊斯蘭文化 / 16
老齡化趨勢 / 18
城市化 / 19
第二章 人口與創新 / 23
創新的經濟理論 / 27
創新的類型 / 28
創新的曆史趨勢 / 29
創新驅動的社會變革 / 32
不同國傢的創新能力 / 34
如何促進創新 / 38
創新的三個人口因素 / 41
規模效應 / 41
聚集效應 / 48
老齡化效應 / 53
其他可以促進創新的因素 / 66
創新和教育 / 69
第三章 人口與經濟 / 73
低生育率與養老 / 73
低生育率和人口紅利/赤字 / 76
高生育率能降低人均資産水平嗎 / 76
低生育率能減少失業嗎 / 78
機器人、失業與創新 / 80
老齡化對不同行業的影響 / 84
娛樂旅遊業 / 84
健康産業 / 85
金融業 / 85
中國嬰兒潮和美國嬰兒潮的比較 / 87
房地産行業 / 88
製造業 / 90
能源和大宗商品 / 91
人口與通貨膨脹 / 92
人口和不平等 / 93
第四章 資源與環境 / 98
自然資源與經濟增長 / 99
清潔能源 / 104
世界糧食生産 / 107
水會變得稀缺嗎 / 109
人口與環境 / 111
空氣汙染 / 111
城市擁堵 / 114
農村人口與城市人口 / 117
北京的人口太多瞭? / 118
規劃3000萬人口規模的特大城市 / 119
第五章 公共政策 / 123
發達國傢最近鼓勵生育的政策 / 124
亞洲生育政策的逆轉 / 125
鼓勵生育政策的分析 / 129
財政支持 / 129
日托和教育支持 / 131
産假 / 132
構建鼓勵生育的文化 / 133
女性的結婚率與未婚女性的生育率 / 134
鼓勵生育政策的未來 / 136
移民 / 136
關於人纔的戰爭 / 141
城市規劃政策:城市規模有沒有限製 / 142
國傢間的競爭:大國與小國 / 143
大國的陷阱 / 143
攜程旅行網的故事:公司規模和國傢規模之間的類比 / 144
語言障礙與英語優勢 / 147
貿易與移民 / 148
英國脫歐和特朗普執政 / 148
教育改革 / 149
第二部分 創新競爭
第六章 日本 / 154
日本經濟的老齡化 / 154
失去的幾十年 / 155
日本企業的老齡化 / 163
日本社會的老齡化 / 166
第七章 美國 / 171
美國的創新史 / 171
美國擁有創新的固有優勢嗎 / 175
生育率優勢 / 176
移民優勢 / 178
收入不平等會是問題嗎 / 182
中國和美國 / 183
政策建議 / 185
特朗普總統任期前瞻 / 187
超級大國之間的修昔底德陷阱 / 188
第八章 歐洲 / 190
昔日的創新之王 / 190
現在斷言德國齣局是否為時過早 / 192
英國會有所不同嗎 / 196
俄羅斯屬於歐洲嗎 / 196
歐洲創新前景 / 197
生育率和老齡化 / 197
生育率差異的原因是什麼 / 199
移民 / 199
英國脫歐和歐盟的未來 / 204
政策建議 / 206
其他發達國傢 / 207
結論 / 208
第九章 印度 / 209
印度的曆史 / 211
印度能否實現持續增長 / 214
規模優勢 / 215
印度的基礎設施問題 / 216
齣口和貿易平衡 / 218
政治體係 / 218
貧睏和不平等 / 219
人纔流失還是人纔增益 / 220
自然資源 / 220
環境 / 221
經濟前景展望 / 221
其他發展中國傢 / 225
第十章 中國 / 227
中華民族是富有創新精神的民族 / 227
人口眾多是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優勢 / 230
人纔規模的優勢 / 232
科技創新大國正在崛起 / 234
中國未來經濟展望:中國會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嗎 / 235
中國經濟的風險 / 239
從製造業嚮服務業轉型中的風險 / 239
收入差距擴大的風險 / 240
環境與自然資源風險 / 242
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是惡化的人口形勢 / 243
中國、印度和美國的比較 / 251
未來人口政策的建議 / 252
推動城市化和大城市化 / 252
中國的教育製度改革 / 256
移民政策 / 262
生育政策 / 265
低生育率陷阱 / 269
中國未來人口趨勢 / 274
鼓勵生育刻不容緩 / 278
中國的人口創新優勢能夠保持多久 / 281
結論 / 283
後記 人口、創新和文明的競爭 / 286
參考文獻 / 289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日本的很多社会文化现象在中国不断显现,佛系青年、加班文化、宅男宅女、丧文化……老龄化可能是以上问题的核心之一。 日本的老年人生活状态如何?人口结构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可以吸取怎样的经验?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专题阅读,并尝试给出回答。本文依据主...  

評分

評分

只能当作参考性通俗读物,作为学术著作来说主观臆断成分太多,举个很典型的例子来说,作者不认为拜登所说的美国创新优势在于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三个方面,但给出的论据又非常浅薄甚至毫无逻辑性可言,作者认为:首先,政治制度与创新无关,许多民主国家就不是创新的...  

評分

单纯的人口数量恐怕并不是创新的来源。阅读过程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很难说做到了。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孤立的。人口问题很复杂,应统筹考虑,系统思维。比如,更有效的创新是跨界创新,而这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再比如日本老年人掌握社会...  

用戶評價

评分

全書都非常好。 對印度的論述,有點缺陷,裏麵忽略瞭語言部分。雖然印度給人的感覺是都會說英語,其實大部分人說的是印地語,印度的語言非常分散,很多app都要做非常多的語言版本,導緻無法規模效應沒有那麼明顯。

评分

大方嚮是沒有錯的,作為科普書也是無傷大雅的,但是被捧上天9.1分就有點誇張瞭…難道不是人口學最基本的知識麼都?以及bias太明顯,感覺論證比較局限-畢竟人口也隻是最基礎的那一部分,還有好多彆的決定因素吧

评分

從人口的角度去解釋現代國傢的競爭優勢。人口的優勢本質是規模優勢,隻要政策法規不阻礙人們探索和滿足需求的腳步,自然資源、能源和糧食能夠滿足需求,城市規劃閤理,那麼人口規模越大,優勢就越大。《規模》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物理學上的證據:城市基礎設施的需要和人口的0.85次方成正比,而城市産齣和人口的1.15次方成正比,也就是說,城市人口規模擴大100倍,基礎設施隻需要擴大50倍,而城市的産齣,卻擴大瞭200倍。可惜中國已經進入瞭人口下降通道,未來有可能更像現在的日本,甚至更糟糕。另一個有趣的角度是從人口的角度去解釋部分金融危機的必然性,90年代的日本,08年的金融海嘯,都是因為人口結構變化導緻泡沫無人接盤,而中國恰好正處於這樣一個生育周期波榖的開始階段。

评分

光是裏麵詳實標明齣處的數據已經值迴票價,更彆說流暢自洽的推理邏輯;一本闡述人類大局觀的書。推薦繼續閱讀《大國大城》。會買一本珍藏。#可能是年度最佳

评分

#創新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很多國傢因為人口規模,老齡化,逐漸失去瞭創新能力。人口規模是個好東西,尤其對於現在的中國更是如此。隻可惜,中國政府非常喜歡調控,比如調控生育率,但是調控達到目的後又不及時調迴來,導緻中國未來人口堪憂。搞不好的話每五十年縮一半,還是挺恐怖的。另外喜歡調控大城市人口數量,我在好多地方看到限製大城市人口數量是不對的,這本書也涉及到,中國政府的眼光還是比較狹義的。書中也反思瞭中國的教育,提齣瞭放開自主招生以及縮短學製的建議,我覺得挺好的。一方麵提高創新,另一方麵也是為瞭提高生育。中國也應該放開移民政策,尤其是雙重國籍。中國的未來堪憂,看好印度。美國持續吸引人纔。日本陷入惡性循環,老年人持續獲得補貼,生育補貼卻沒有太多。英國脫歐,英國可能繼續發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