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权的兴起

知情权的兴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迈克尔·舒德森
出品人:
页数:266
译者:郑一卉
出版时间:2018-3-1
价格:5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9343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播学
  • 社会学
  • 美国
  • 政治
  • 法律
  • 新闻伦理
  • 新闻传播及相关
  • 美国政治
  • 知情权
  • 信息透明
  • 公民权利
  • 法律制度
  • 公共治理
  • 媒体监督
  • 数据隐私
  • 权利意识
  • 社会正义
  • 法治建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美国的国父们并未支持人民的知情权,并未支持政府信息公开、医生向患者坦陈病情、商品标签讲述商品实情、公布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这些事是在我们的时代才出现的。“透明”这一观念兴起于20世纪50-70年代(远在互联网诞生以前)。它是一些锐意改革的政治家、记者、“看门狗”团体和一些社会运动培育出的果实,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机构对批判的倡导为它提供了养分。

在本书中,作者探讨了《信息自由法》的颁布、超市商品商标改革、国会立法“阳光”改革、“环境影响评测报告”制度的建立、无党派性和分析性新闻报道的增多等有助于开启信息公开实践的个案,并指出,它们让“知情权”进入了政治生活并改变了传统的代议制民主制度——对政党和选举的关注减少、公民参与政治的方式增多、政府受到全年不断的监督、政治与社会以及公与私之间的界限变模糊。“知情权”的兴起标志着民主自治进入了新时代。

作者简介

迈克尔·舒德森,美国知名新闻传播学者、社会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社会学系博士,曾执教于芝加哥大学和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现为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好公民:美国公共生活史》《发掘新闻:美国报业的社会史》《新闻的力量》《新闻社会学》《为什么民主需要不可爱的新闻界》等。2004年,他获得了美国政治科学学会和国际传播学会颁发的“默里·艾德尔曼政治传播学术成就奖”。

目录信息

第一章 作为文化权利的知情权
第二章 《信息自由法》的由来
《信息自由法》究竟是什么?
莫斯委员会(1955—1966)
用冷战说辞迫使政府提供信息
从法案到法律
“知情权”
第三章 消费者的被告知权
消费者权益立法活动的复兴
埃斯特·彼得森——“巨人食品女郎”
彼得森带来的巨大改变
消费者保护改革的说辞
改革成绩单
回望“六十年代前期”
第四章 开放国会
改革前夜的国会
变革的驱动力
1970年的《立法重组法》
众议院里的一场社会运动
众议院第436位议员
小结
第五章 媒体到场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新闻业的成熟季节
语境报道的语境
一个“批判性文化”假设:批判与异议在公共舞台上亮相
第六章 “让人民及时知悉”
《国家环境政策法》出台的背景
被视为昙花的环境问题
斯库普·杰克逊对环境问题产生兴趣
考德威尔教授的设想
无风不起浪
余波:提升《国家环境政策法》的公共性和重要性
第七章 转型之后的民主社会中的透明
理解当代民主
“如果你看见了什么,就说出来”:监督民主中的公民权
余音
第八章 信息披露及其缺憾
注释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想,我们应该停下来,看看花儿有多美”

评分

你一哥大教授,写出这样一本基本散文式的专著,非常不行啊;说这是尝试描述与分析一种文化现象,但真的只是散文式的“凌乱”。对于历史细节和材料的梳理也就只是《纽约时报》的水平。翻译可以,但本身书就好翻,毕竟《纽约时报》的文章基本可以直接机翻。第七章直接去讨论民主政治模式的演变了,知情权助推“监督民主”,相当离题。也确实认识到两国之间的落差,自己本身对于民主的选举并没有特别的感触,但透明确实是触动我的一点。

评分

舒德森的媒介社会史研究方法为国内众多学者所关注。

评分

知情权的兴起是政治进步的外在体现,对于民主有着重要意义。信息透明化的趋势下知情权得到重视,被不断争取是历史的必然。

评分

人物名字很顺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