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中国能否成为发达国家取决于未来中国的创新力。中国能否越过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取决于其创新力。而创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因素,包括人口规模、组成和分布。中国的创新力能否比肩甚至超越美国、欧洲、日本呢?
本书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用大量数据和最新的经济学理论,论证了人口与创新以及经济的关系。与传统的人口经济学观点侧重点不同,本书在剖析了人口对于环境、资源、财税等方面的经济影响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口成为影响创新力的根本因素,也就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本书详细分析了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地域分布对创新力的影响,也分析了各个主要国家在人口创新力方面的优势、劣势、政策的机会和陷阱。
中国以前享受了人口多、市场大的优势,但是未来会受累于人口严重老龄化问题。此为,中国的人口分布和流动也存在结构与政策的问题。与中国相比,在创新和人口方面,美国、印度也有独特的优势,日本和欧洲也有机会。尤其是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移民优势。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国之间的人口政策的竞争。
本书提出了各国最优的人口策略,并且对于中国现行的人口、教育和城市化政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政策建议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不尽快调整现行的人口政策,中国很有可能在取得短暂的优势以后,迎来人口断崖式的下跌,从而在全球创新竞争中败下阵来。
梁建章
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教授
黄文政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系讲师、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助理教授、纽约千禧年对冲基金策略师。现为北京某金融公司合伙人与董事总经理、财新网人口问题专栏作家、人文经济学会特邀研究员。
首先需要我们有一个创新的能力,拉开国家距离,需要人口的力量 助推国家未来。 第一点是我们对人口问题的误解,1.低生育率已成为多国难题,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3.鼓励生育势在必行,4.人口创新力。 第二点经济在于人,1.创新,老龄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2.关于人口和经济。...
评分单纯的人口数量恐怕并不是创新的来源。阅读过程一直提醒自己不要为了反对而反对,很难说做到了。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孤立的。人口问题很复杂,应统筹考虑,系统思维。比如,更有效的创新是跨界创新,而这需要一定的人生阅历,;再比如日本老年人掌握社会...
评分看了三分一,感觉推论太不严谨了。放弃了8.1一分有点高,拉下点,本书不想一个纯学术的研究,很多地方数据引用毫无根据,也不写明出处,而且对中国数据分析有失偏颇,太过夸大创新能力对经济影响,适合小白来看,写140有点多啊,不看完就不能来评论吗?有点扯改下行不,………...
评分 评分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是生育率的下降,本质是城市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高烈度的军备竞赛充当了人口这个复杂系统的负反馈机制。当人口开始下降,军备竞赛激烈程度降低,生活开始变得不那么艰难以后,生育率是有可能恢复的。但自然调节有一定的滞后性,放到人口迭代这个时间尺度上...
完美的人生,数据详尽,论证到位。所以还是要生娃
评分完美的人生,数据详尽,论证到位。所以还是要生娃
评分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很有参考意义,人口问题最近是热门问题,书中的总体观念是值得阅读的,但本书的解释立场太过单薄,因为梁自身互联网从业的经验,认为人口是创新原动力,鼓励发展大城市,有为自身站队嫌疑,发展大城市有利有弊,对于大城市病如房价交通等的解决办法也并不是如梁在书中所说的那么简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评分全书都非常好。 对印度的论述,有点缺陷,里面忽略了语言部分。虽然印度给人的感觉是都会说英语,其实大部分人说的是印地语,印度的语言非常分散,很多app都要做非常多的语言版本,导致无法规模效应没有那么明显。
评分……就这本书提到的一些论点,只看片面的东西,不利于作者观点的因素通通不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