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中国能否成为发达国家取决于未来中国的创新力。中国能否越过中等国家收入陷阱,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取决于其创新力。而创新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因素,包括人口规模、组成和分布。中国的创新力能否比肩甚至超越美国、欧洲、日本呢?
本书从历史和世界的角度,用大量数据和最新的经济学理论,论证了人口与创新以及经济的关系。与传统的人口经济学观点侧重点不同,本书在剖析了人口对于环境、资源、财税等方面的经济影响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人口成为影响创新力的根本因素,也就成为经济发展动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本书详细分析了人口规模、人口年龄结构和人口地域分布对创新力的影响,也分析了各个主要国家在人口创新力方面的优势、劣势、政策的机会和陷阱。
中国以前享受了人口多、市场大的优势,但是未来会受累于人口严重老龄化问题。此为,中国的人口分布和流动也存在结构与政策的问题。与中国相比,在创新和人口方面,美国、印度也有独特的优势,日本和欧洲也有机会。尤其是美国具有得天独厚的移民优势。未来大国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国之间的人口政策的竞争。
本书提出了各国最优的人口策略,并且对于中国现行的人口、教育和城市化政策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些政策建议将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不尽快调整现行的人口政策,中国很有可能在取得短暂的优势以后,迎来人口断崖式的下跌,从而在全球创新竞争中败下阵来。
梁建章
携程旅行网联合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研究教授
黄文政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工程硕士、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生物统计学博士,曾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系讲师、哈佛大学生物统计系助理教授、纽约千禧年对冲基金策略师。现为北京某金融公司合伙人与董事总经理、财新网人口问题专栏作家、人文经济学会特邀研究员。
日本的很多社会文化现象在中国不断显现,佛系青年、加班文化、宅男宅女、丧文化……老龄化可能是以上问题的核心之一。 日本的老年人生活状态如何?人口结构对日本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我们可以吸取怎样的经验?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专题阅读,并尝试给出回答。本文依据主...
评分第一章 全球人口发展趋势 影响人口总量的内生因素,出生率(+)、婴儿死亡率(-)、预期寿命(+),外生因素主要是移民(+)。其中,影响出生率的因素,抚养成本(-)、女性受教育程度和劳动力参与率(-)、养老需求(+)、结婚年龄(-),其他非线性因素,诸如文化、宗教(e.g...
评分梁先生的这本书很有意思,通篇的观点,我觉得有参考价值。虽然会有人说,人口的问题还是会涉及到很多其他方面,但是正如梁先生在书中提到的,环境问题也好,城市拥堵问题也好,已经有很多可以参考的治理方案借鉴了,而且相对人口问题是更为短期,可以改变的一个问题,剩下的最...
评分首先需要我们有一个创新的能力,拉开国家距离,需要人口的力量 助推国家未来。 第一点是我们对人口问题的误解,1.低生育率已成为多国难题,2.人口、资源、环境问题,3.鼓励生育势在必行,4.人口创新力。 第二点经济在于人,1.创新,老龄化对不同行业的影响,2.关于人口和经济。...
大方向是没有错的,作为科普书也是无伤大雅的,但是被捧上天9.1分就有点夸张了…难道不是人口学最基本的知识么都?以及bias太明显,感觉论证比较局限-毕竟人口也只是最基础的那一部分,还有好多别的决定因素吧
评分一个成功企业家&经济学家的责任与担当。 这本书本质上一本宣传手册,装点了热词和数据的外衣。我非常支持梁教授,虽然这本书的真正有意义的生命或许只有这几年,大势所趋下国人会赞同书里大部分观点,但能提前一点也是好的。 书里绝大部分内容与观点是并非创见,但对当下还是很有意义的。 论证和数据有一些瑕疵,但人口问题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实际上作者还是乐观了,或者不能太悲观地表达,17/18/19年的XX数据比书里预测的1800W更低。老龄化来势汹汹,不可阻挡。
评分…我看的好难受,为论证而论证,收集对自己有利论据,却不怎么讲外部因素,把“人”当作创新中最重要的因素,我却觉得最重要的是外部环境是否有弹性、有保障,能鼓励有想法的人完成创新这一举措,而书里对女性与人口的措辞让我更加难受,以至于看书后期我在单纯挑语句间逻辑的错误,这种头脑风暴,算了吧。
评分数据翔实,结构清晰。梁建章真乃妙人。
评分完美的人生,数据详尽,论证到位。所以还是要生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