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能够达成某种幸福的理想状态,我们对此曾深信不疑,然而我们现在却不再相信它。这种理想状态在500年前就有人描述过他,托马斯·莫尔在其代表作乌托邦里就提到了。尽管人们现在认为乌托邦是子虚乌有无法实现的,但人们并未在内心深处放弃对乌托邦的追寻。与此相反,它正在以某种方式呈现,只是它并不指向未来,而是指向过去,不重视可创造的未来,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我称之为怀旧的乌托邦的毫无生命的过往。作者对这种怀旧的社会思潮持批判态度。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当代西方著名社会理论家之一。出生于波兰的一个犹太家庭,1954年起在波兰华沙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任教,1968年被反犹主义者逐出波兰,1972年起任教于英国利兹大学,1990年被授予雅马尔费奖 (Amalfi Prize),1998年被授予阿多尔诺奖(Theodor W. Adorno Prize),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流动的现代性》《共同体》《个体化的社会》《被围困的社会》《怀旧的乌托邦》等作品。
齐格蒙特·鮑曼用一副生动的画卷假设展开了本文的论证:历史的天使从面朝过去调转了头而面向未来,他的双翅被风暴向后撕扯,而这次的风暴是从人们预期的个忧惧的未来的“地狱”刮向过去的“天堂”——在失落的伊甸园沦为废墟之后,人们通过会议想象出来的天堂。齐格蒙特·鮑曼...
评分齐格蒙特·鮑曼用一副生动的画卷假设展开了本文的论证:历史的天使从面朝过去调转了头而面向未来,他的双翅被风暴向后撕扯,而这次的风暴是从人们预期的个忧惧的未来的“地狱”刮向过去的“天堂”——在失落的伊甸园沦为废墟之后,人们通过会议想象出来的天堂。齐格蒙特·鮑曼...
评分https://athenacool.wordpress.com/2018/04/15/%e6%80%80%e6%97%a7%e7%9a%84%e4%b9%8c%e6%89%98%e9%82%a6/ 怀旧的乌托邦 齐格蒙·鲍曼/姚伟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15 子扉我 2018年春 季风异次元空间二世 原载季风书园微信2018年4月13日
评分齐格蒙特·鮑曼用一副生动的画卷假设展开了本文的论证:历史的天使从面朝过去调转了头而面向未来,他的双翅被风暴向后撕扯,而这次的风暴是从人们预期的个忧惧的未来的“地狱”刮向过去的“天堂”——在失落的伊甸园沦为废墟之后,人们通过会议想象出来的天堂。齐格蒙特·鮑曼...
评分1.(页5行1)“真正的或公认的”费解,据原文作“真正的或假定的”。 2.(页15行14)“首先必须明确其间的顺序”费解,据原文作“还必须强调一点”。 3.(页15行17)据原文,“一种解脱感”应为“一种封闭感”。 4.(页16行11)据原文,“概念”应为“谬误”。 5.(页17行7)据...
每段小标题下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跑题。 回到霍布斯讲政治霸权,跑到模仿行为;回到部落讲互相孤立的小我和小群体,跑到我和他者;回到不平等讲马太效应阶级分化,跑到人价值的自我实现;回到子宫讲的是信息茧房,跑到讲消费主义。 什么都提了点,但是什么都不深。对我这种刚入门很友好。而且有些观点,比如政治行为确认身份,全球化浪潮下自我的反抗性行为等等… 贯穿整本书就是一个权力脱离政治的结论,但是我真没明白怎么理解的。 向未来是未知的积极的乌托邦,向过去是自认可以改变的怀旧的乌托邦。只有把握现在,活在当下,及时行乐(不。
评分逆托邦的不可能,所以请向前,用对话实现去“他们”化
评分我居然到了2019年末才读这本书!!!
评分鲍曼最后一本书,并不是写给他的同行学人,而是写给大众,因此没有高深学理,只有真挚的现实关怀。这正是他的可敬之处,他并不寄希望于所有读懂它的人都能够掌握某种药方,而是希望他们能够对现实问题和背后的渊源有更深的体察认知,仅此而已。因为我们首先匮乏的不是解决手段,而是清晰表述问题的语词、意向和能力。做到这一步,才能谈沟通,才能谈共识。而面对结构性的困境,祈求一种终极“药方”是奢侈的。
评分怀旧是一种神话,这个视角很有意思。大师虽老,视角却是面向未来,而非回到过去寻找虚幻的温暖。许多关于互联网与新媒体的讨论,材料与时俱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