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 雪莉·邓恩
(Nicholas D. Kristof & Sheryl Wudunn)
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邓恩在担任《纽约时报》驻北京特派员期间获得普利策新闻奖(Pulitzer Prize),他们也是第一对共同获得普利策奖的夫妇。随后克里斯多夫先生又于2009年因《纽约时报》的报道再获普利策奖,他曾担任《纽约时报》驻香港、北京、东京的分社社长及副主编,现为《纽约时报》专栏评论家。
尼可拉斯·D.克里斯多夫和雪莉·邓恩已共同创作了《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等四部畅销书。《天空的另一半》这本《纽约时报》重磅推荐的畅销书是美国近十年来的首席人文佳作。
吴茵茵
台大外文系学士,台师大翻译研究所硕士。热爱英语教学与翻译。译有《驭风男孩》《黑暗中的轻轻一吻》《当和尚遇到钻石2》等(以上均为繁体版)。
我的老家在贵州,一个提起来关键词便少不了“贫困”的省份,2015的数据显示,全省88个县区中就有50个是国家重点扶贫县。大概十几二十年前,我还没有出来读大学,报纸上读到一则新闻,印象特别深刻,说影星吕良伟去贵州考察,冬天,气温接近零度,他看到一个小孩光着脚,纳闷地...
评分在中国,虽然“男女平等”被写进国策,但人人都知道在这里男女并不平等。小时候常听说,女婴被遗弃在大街的垃圾桶旁边;某某家因为女方生不了男孩导致婆媳关系紧张。现在这些例子少了,但是仍然存在。男女不平等已经从旧时简单粗暴的方式慢慢转变成了沉默的规则,并向社会生活...
评分《天空的另一半》书写下了一系列第三世界女性的恶劣遭遇与不放弃的奋斗挣扎,这些女性之所以遭到奴役与暴力,有其十分复杂的文化、权力结构与政治经济因素。例如基于性别偏好而堕掉女胎、全球化运作的性贩运、阴蒂切除、荣誉谋杀、荣誉强暴,或者,将羞辱家庭的荣誉强暴扩展到...
评分 评分书中有一部分与之前才看完的《如何改变世界》呼应起来。这本书集中讨论了和女性有关的发展话题。
评分补标,同时感谢作者之一1月30日发表在《纽约时报》的文章。
评分对女性的奴役制度始终存在,只不过更理所当然、更隐蔽。在下面感慨幸亏中国女性地位高的人,麻烦你们对照一下这些问题,去看看中国的男女出生比、从政人数比、明目张胆的高考录取分数差、就业时候的“只限男性”,家庭妇女的毫无保障。再来感慨吧。就会知道仍然任重道远了,眼睛不要只向下看而沾沾自喜了。
评分新闻的价值 传播的价值
评分女性地位低下是一个全球性问题,甚至不算是个“问题”,因为当局者认为世界本该如此,女性本就是一件附属品。对女性的肉体和精神双重凌辱就好像根植在男性的基因里,极具快感。中国人最为熟悉是裹小脚,抛弃女婴,堕女胎,家暴等,精神上表现为各种不平等和歧视,纵然让我们这些新时代女性忿忿不平,然而跟世界各地女性相比,受折磨程度已经“仁慈”了。女性生理特性为根本因素,在宗教观念,社会制度,男性霸权,农耕文化等影响和制约下,摆脱不了奴隶,妓女,生育工具的角色定位。那么多志愿者和国际机构深入落后愚昧地区,帮助她们争夺女性权益,效果也只是杯水车薪,因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当局的漠视(利益)是横亘在他们面前最大的障碍。比炮火更为残酷的是,这将是一场永不停息的战争,而且是全球性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