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美] 凯瑟琳·格雷厄姆
出品人:后浪
页数:704
译者:萧达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9186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凯瑟琳·格雷厄姆
  • 人物传记
  • 美国
  • 历史
  • 自传
  • 新闻
  • 外国文学
  • 美国历史
  • 个人回忆
  • 现代史
  • 生命历程
  • 社会变迁
  • 历史反思
  • 个人成长
  • 时代背景
  • 自我叙述
  • 历史与个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书之一

斯皮尔伯格执导电影《华盛顿邮报》背后的真实历史

.....................

※编辑推荐※

◎如实再现好莱坞大片《华盛顿邮报》《总统班底》未能尽述的传奇真相与惊心动魄。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书之一,巴菲特、李普曼一致推荐的传记写作标杆。

◎美联储创建主席的女儿、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对美国近代史关键事件的私人记忆。

◎20世纪美国顶级精英沙龙的女主人,以朋友身份讲述包括历任美国总统在内的美国各行业领袖的私下风采。

◎颠覆大众对“麦肯锡主义” “刺杀肯尼迪”“五角大楼文件”“水门事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常规认知,重新讲述美国现代史。

◎《向前一步》+《亲历历史》+普利策奖传记=《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

※内容简介※

20世纪后半叶是历史上的多事之秋,美国更是旋涡的中心,热点事件、政经黑幕频出。《华盛顿邮报》逆势崛起,改写历史进程,犹如彗星划过夜空。

1971年,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泄露,该文件详尽客观地记录了二战以后美国政府对越政策的种种秘密,从根本上动摇了越战的合法性。在政府的压力下,全美各大媒体噤若寒蝉,唯有《华盛顿邮报》将真相彻底公开,为此不惜与国防部授意下的司法部对簿公堂,直至在美国最高法院大获全胜。此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越战的结局。

1972年,“水门事件”爆发,《华盛顿邮报》不顾白宫和总统本人的阻挠和威胁,持续在头版头条发布事件调查报告,直至将这个震惊世界的政治阴谋彻底揭穿,并直接导致了美国当任总统尼克松的下台。

带领《华盛顿邮报》写下新闻史上登峰造极一笔的人,正是本书的作者凯瑟琳·格雷厄姆。她系出名门却中年丧偶,在男性主宰职场的环境下,逐步成长为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历史的“女皇”。这本回忆录,从媒体人的角度几乎重现了美国近代史;从私人的角度,又给历史补充鲜活的细节和动人的情感。从这方面说,本书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作者简介

凯瑟琳·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公司前发行人、董事会主席,被中肯地称为“美国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

她身处的大时代,影响历史走向的关键事件频出,也是传统媒体的颠峰时代。作为美国主流大报的掌舵者,她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当事人和记录者。她曾与十二任美国总统谈笑风生,与各界精英私交甚笃,小布什曾说:“总统们来来去去,而她知道他们所有的一切”。

1997年,她将一手打造的媒体帝国交给接班人,动手写就这部经典之作,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奖。

目录信息

第一章    / 1
第二章    / 25
第三章    / 59
第四章    / 75
第五章    / 87
第六章    / 103
第七章    / 113
第八章    / 129
第九章    / 139
第十章    / 155
第十一章   / 177
第十二章   / 201
第十三章   / 245
第十四章   / 267
第十五章   / 299
第十六章   / 317
第十七章   / 345
第十八章   / 367
第十九章   / 401
第二十章   / 417
第二十一章  / 451
第二十二章  / 469
第二十三章  / 497
第二十四章  / 527
第二十五章  / 551
第二十六章  / 585
第二十七章  / 625
第二十八章  / 651
致 谢    / 678
出版后记   / 68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真理和事实——漫谈翻译与文化 作者:丁林 来源:新世纪网 来源日期: 本站发布时间: 阅读量:1403次 很久以来,觉得中国人谈文化太多,最后云山雾罩的,还不如多从制度著眼。可是,有时候,就是会撞到文化。而且,甚至发现一个制度实行久了,「溶化在血液里」之后,也就...  

评分

角度一:从一个女人的发展来说,菲尔・格雷厄姆的逝世想必是凯瑟琳・格雷厄姆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对于这本自传《个人历史》来说,菲尔的死也是一条分水岭,把凯瑟琳的人生故事硬生生割裂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前半部分,用最通俗的语言来说凯瑟琳是个富二代的女...  

评分

凯瑟琳·格雷厄姆把她的自传命名为《个人历史》,很显然,这是一个低调的书名,因为这部自传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个人历史,也不仅仅是《华盛顿邮报》的历史,更是一部角度独特的美国近现代史。 凯瑟琳·格雷厄姆所处的时代,从大的范围说,是美国近现代史上“大时代”频出的年...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本书的写作笔法,非常朴实,也非常真率。我很喜欢的风格。作者对个人成就毫不夸耀,坦诚所做的一切无关勇气,而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的涉水过河。尤其“水门事件”之后,格雷厄姆总结陈述的那部分,对自身、邮报、政府和新闻业的认知与剖析,显示了她清醒沉稳、气度非凡的个人魅力,亦可视作美国传媒现代精神的路引。

评分

感觉书名还是直译成个人简史更合适……

评分

不愧是普利策获奖作品,从美国国家历史事件到凯瑟琳格雷厄姆私人生活的历史,从美国媒体与政府微妙的人际关系到上流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思考,从报刊的生产经营策略到严酷难缠的公会斗争,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太多太多,关于华盛顿邮报,关于新闻自由,也关于美国。刚开始阅读时,我惊讶于这本书的厚度,认为有许多细枝末节太过累赘,看到中间,感觉到其巨大的信息量有独特的价值。当然,这本书书名若能保持原来的“私人历史”更合适。读完这本书却并不感觉吃力,简明通畅的翻译功不可没,向译者致敬。

评分

不愧是普利策获奖作品,从美国国家历史事件到凯瑟琳格雷厄姆私人生活的历史,从美国媒体与政府微妙的人际关系到上流社会婚姻家庭关系的思考,从报刊的生产经营策略到严酷难缠的公会斗争,从这本书中我学到了太多太多,关于华盛顿邮报,关于新闻自由,也关于美国。刚开始阅读时,我惊讶于这本书的厚度,认为有许多细枝末节太过累赘,看到中间,感觉到其巨大的信息量有独特的价值。当然,这本书书名若能保持原来的“私人历史”更合适。读完这本书却并不感觉吃力,简明通畅的翻译功不可没,向译者致敬。

评分

合计阅读时间12个小时。翻译质量非常之高,虽然有些地方值得商榷。从中看到一个人的成长,这里有初入社会的胆怯,有初入职场的艰辛,有伴侣出轨的痛苦,与第三者争夺家产的伦理,有平权主义的战斗,还有如何改变时代流转的方向,如何践行职业伦理,不仅仅是时代,更是一个人的成长,也是一代人的成长。嗯,终身成长的故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