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后浪丨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作者:[美] 凯瑟琳·格雷厄姆
出品人:后浪
页数:704
译者:萧达
出版时间:2018-4
价格:8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39186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传记
  • 凯瑟琳·格雷厄姆
  • 人物传记
  • 美国
  • 历史
  • 自传
  • 新闻
  • 外国文学
  • 美国历史
  • 个人回忆
  • 现代史
  • 生命历程
  • 社会变迁
  • 历史反思
  • 个人成长
  • 时代背景
  • 自我叙述
  • 历史与个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书之一

斯皮尔伯格执导电影《华盛顿邮报》背后的真实历史

.....................

※编辑推荐※

◎如实再现好莱坞大片《华盛顿邮报》《总统班底》未能尽述的传奇真相与惊心动魄。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书之一,巴菲特、李普曼一致推荐的传记写作标杆。

◎美联储创建主席的女儿、美国新闻界“第一夫人”对美国近代史关键事件的私人记忆。

◎20世纪美国顶级精英沙龙的女主人,以朋友身份讲述包括历任美国总统在内的美国各行业领袖的私下风采。

◎颠覆大众对“麦肯锡主义” “刺杀肯尼迪”“五角大楼文件”“水门事件”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常规认知,重新讲述美国现代史。

◎《向前一步》+《亲历历史》+普利策奖传记=《我的一生略小于美国现代史》

.....................

※内容简介※

20世纪后半叶是历史上的多事之秋,美国更是旋涡的中心,热点事件、政经黑幕频出。《华盛顿邮报》逆势崛起,改写历史进程,犹如彗星划过夜空。

1971年,著名的“五角大楼文件”泄露,该文件详尽客观地记录了二战以后美国政府对越政策的种种秘密,从根本上动摇了越战的合法性。在政府的压力下,全美各大媒体噤若寒蝉,唯有《华盛顿邮报》将真相彻底公开,为此不惜与国防部授意下的司法部对簿公堂,直至在美国最高法院大获全胜。此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越战的结局。

1972年,“水门事件”爆发,《华盛顿邮报》不顾白宫和总统本人的阻挠和威胁,持续在头版头条发布事件调查报告,直至将这个震惊世界的政治阴谋彻底揭穿,并直接导致了美国当任总统尼克松的下台。

带领《华盛顿邮报》写下新闻史上登峰造极一笔的人,正是本书的作者凯瑟琳·格雷厄姆。她系出名门却中年丧偶,在男性主宰职场的环境下,逐步成长为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历史的“女皇”。这本回忆录,从媒体人的角度几乎重现了美国近代史;从私人的角度,又给历史补充鲜活的细节和动人的情感。从这方面说,本书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作者简介

凯瑟琳·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公司前发行人、董事会主席,被中肯地称为“美国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

她身处的大时代,影响历史走向的关键事件频出,也是传统媒体的颠峰时代。作为美国主流大报的掌舵者,她是那个时代不可或缺的当事人和记录者。她曾与十二任美国总统谈笑风生,与各界精英私交甚笃,小布什曾说:“总统们来来去去,而她知道他们所有的一切”。

1997年,她将一手打造的媒体帝国交给接班人,动手写就这部经典之作,并于次年荣获普利策奖。

目录信息

第一章    / 1
第二章    / 25
第三章    / 59
第四章    / 75
第五章    / 87
第六章    / 103
第七章    / 113
第八章    / 129
第九章    / 139
第十章    / 155
第十一章   / 177
第十二章   / 201
第十三章   / 245
第十四章   / 267
第十五章   / 299
第十六章   / 317
第十七章   / 345
第十八章   / 367
第十九章   / 401
第二十章   / 417
第二十一章  / 451
第二十二章  / 469
第二十三章  / 497
第二十四章  / 527
第二十五章  / 551
第二十六章  / 585
第二十七章  / 625
第二十八章  / 651
致 谢    / 678
出版后记   / 681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1972年6月17日,位于华盛顿的美国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闯入了几名可疑人员,并被保安人员抓获。这件事情在大多数媒体看来,只不过是一起普通的行窃案。但是《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却发现里面有蹊跷,这五人在警察局登记的名字都是化名。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真相令人震惊...  

评分

《华盛顿邮报》是美国华盛顿最大、最老的报纸。1970年代初通过揭露水门事件迫使尼克松总统退职,《华盛顿邮报》获得了国际威望。而带领《华盛顿邮报》走上这一鼎盛时刻的领导者是一位女性,这位女性就是凯瑟琳·格雷厄姆。 她出生豪门,嫁给哈佛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婚后甘愿放弃...  

评分

凯瑟琳·格雷厄姆把她的自传命名为《个人历史》,很显然,这是一个低调的书名,因为这部自传不仅仅是一个女人的个人历史,也不仅仅是《华盛顿邮报》的历史,更是一部角度独特的美国近现代史。 凯瑟琳·格雷厄姆所处的时代,从大的范围说,是美国近现代史上“大时代”频出的年...  

评分

1972年6月17日,位于华盛顿的美国民主党总部水门大厦闯入了几名可疑人员,并被保安人员抓获。这件事情在大多数媒体看来,只不过是一起普通的行窃案。但是《华盛顿邮报》的两名年轻记者却发现里面有蹊跷,这五人在警察局登记的名字都是化名。经过一番调查,他们发现真相令人震惊...  

评分

凯瑟琳·格雷厄姆是《华盛顿邮报》的总裁,这个报纸是他父亲买下来的,后面又转给她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经营。在这700多页的个人历史当中,前一半可能是一个上流社会太太的形象,围绕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转,但是故事在她的丈夫菲利普自杀之后,开启了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感触最深的一个是Kate家族始终保持的良好沟通交流,充满了与他人的交流讨论思想碰撞,里面有一段描述了菲尔与刚认识的一个人彻夜长谈交流思想成为了好友,而如今能够激发大家热烈讨论的是什么,以及那种交谈氛围的缺失;另一个是Kate的勇气坚持下去的决心,其中有句让我想起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同样情形,前段时间在保持持续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快崩溃心理时自我恢复慰藉的话语,知道自己还有选择即使是很可怕的放弃的选择也会带来巨大的宽慰给予继续前行的能量

评分

中文名过于强调美国现代史,冲着政治秘辛来的读者会有被骗感。其实本书英文名Personal History更接近内容本质,也可以解释文本的流水账风格;这本书从来就是作者的个人史而不是从个人史来看美国现代史。

评分

比华盛顿邮报电影带来更直接的观感。作者即使身在富豪之家,享受超出常人的教育和社会环境,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要面对家庭问题,感情纠葛,初入职场的无所适从以及面对重大责任时的犹豫。但她凭借着超乎常人的坚韧,对新闻业原则的坚守和贵人相助,在一次又一次社会和政治事件中突出重围,在发展事业的过程中还促进了女权的进步。第一次阅读如此厚重的人物传记,其着实是一位伟大的女性。

评分

普利策奖获奖作品,《财富》杂志推荐的75本必读书之一 斯皮尔伯格执导电影《华盛顿邮报》背后的真实历史

评分

中文名过于强调美国现代史,冲着政治秘辛来的读者会有被骗感。其实本书英文名Personal History更接近内容本质,也可以解释文本的流水账风格;这本书从来就是作者的个人史而不是从个人史来看美国现代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