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描写了以帕拉德、彼得、戈拉为代表的罗马尼亚知识分子在“自由世界”美国的生活。帕拉德被谋杀,彼得收到威胁信后神秘消失,戈拉饱受病痛折磨。在美国这个新世界里他们感受到思想的自由、竞争的机会,但也面临语言的困惑、生存的危机。更重要的是,他们完全无法摆脱过去人生、故国文化对他们的深刻影响。透过这些人物的经历,展示了作者对人类、民族、个人命运的思索,对往昔、现在、未来生存意义的探讨,对生、老、病、死的终极体验。
诺曼•马内阿Norman Manea,1936年出生于罗马尼亚。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1986年因当时的政治社会环境离开罗马尼亚,先到西柏林,1988年到美国,从此在美国纽约定居,并以执教、写作为生。代表作有《流氓的归来》《巢》《黑信封》《法定幸福》《十月,八点钟》等。
马内阿是当今世界被翻译得最多的罗马尼亚作家,诺贝尔文学奖的有力竞争者,与塔赫•米勒并称为罗马尼亚最耀眼的“双子星座”。有评论者认为马内阿是比昆德拉更深刻、更纯粹的东欧作家,甚至把他比作卡夫卡的继承者。他的作品不仅被认为是近半个世纪东南欧文学的骄傲,也是当代世界文学罕有的精品,在世界各国获得了许多文学大奖。
读马内阿的《巢》颇有钱钟书《围城》的感觉: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然而,这也仅仅是个表象。毕竟,不论是帕拉德选择来到美国却惨遭杀害,抑或是彼得来到美国之后饱经风霜获得教职最终却神秘失踪,小说中每个人...
评分2011年8月,诺曼·马内亚在辛迪加报业网(Project Syndicate Web) 上发表的一篇“反对简化”(Against Simplification)的文章,文中理由充分地指出,在北美翻译外版文学作品是一种罕见的做法。马内阿指出“外版书被认为太‘复杂’,这即是文学应该用简单的方法讨论简单的问题...
评分“迷宫”是马内阿在《巢》这部小说中很喜欢的一个意象,从古希腊神话中的米诺斯迷宫,到博尔赫斯笔下各种繁复混乱的时间空间的迷宫,都成为书中不可忽视的元素。而这本书对于读者来说,亦是如此,马内阿的脑海中有庞大复杂的迷宫,但一次只揭开一角,我们看到一些曲曲折折的道...
评分在博尔赫斯的小说《死亡与罗盘》(浙江文艺版译为《死亡与指南针》)中,侦探伦罗特自以为智力超群,却不幸中了凶手夏拉赫的圈套而落为猎物,他在临死前责怪凶手给他设计的迷宫不太高明。 在罗马尼亚作家诺曼·马内阿的小说《巢》中,多次提到博尔赫斯的小说特别是《死亡与罗...
评分作为流亡作家的马内阿,在流亡他国24年后,以74岁高龄出版了这本《巢》,讲述流亡者的心声。 说实在的,这不是一本好读的书,书名《巢》也很令人费解。 全书故事并不复杂,由四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头绪繁杂,以彼得为主线,叙述迪玛、帕拉德、彼得、戈拉等流亡者的故事。第一代...
过去和现在,故乡和新世界,对于处在这种交叠中的人,有着不错的指导意义,不错的一本书。
评分对于人性的剖析很到位,很深刻的一本小说。
评分闪回,噩梦和呓语。有一点讲地真好:这样的改变只可能是冒名顶替,是不得已的模仿,是自己(真实)掉进自己(可能性)和自己(可能性)的缝隙里。
评分对于人性的剖析很到位,很深刻的一本小说。
评分莫言翻译是什么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