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松尾芭蕉 日本文学 日本 诗歌 俳句 郑清茂 散文 2019
发表于2025-04-14
奥之细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本古典文学瑰宝
纪行文学鼻祖之作
与《源氏物语》齐名的传世经典
全新图文版
≈≈≈≈≈≈≈≈≈≈≈≈≈≈≈≈≈≈≈≈≈≈≈≈≈≈≈≈≈≈
媲美杜甫之“俳圣” ❀松尾芭蕉
日本风景版画大师 ❀ 川濑巴水
台湾翻译家、日本文化专家 ❀郑清茂
梁文道 推荐译本
≈≈≈≈≈≈ ≈≈≈≈≈≈≈≈≈≈≈≈≈≈≈≈≈≈≈≈≈≈≈≈
品芭蕉之禅意俳句
赏巴水之细腻风景
五个月 两千四百公里 徒步日本岛东北地区
万物流转 人生如旅 浮世 梦醒 半路无形
一起行走“奥之细道”
感悟漂泊人生哲思
松尾芭蕉(1644-1694)
日本江户时代俳谐诗人,生于日本三重县的伊贺国。十九岁开始俳句创作生涯,曾拜俳句大师北村季吟为师,学习俳句,1861年改称“芭蕉”。他把俳谐发展成了具有高度艺术性和鲜明个性的庶民诗,至今仍被日本人民奉为“俳圣”。在日本文学历史的地位,可与紫式部比肩。芭蕉一生贫寒,酷爱行旅。作品有《奥之细道》、《嵯峨日记》、《猿蓑》等。
郑清茂(1933-)
1933年生,台湾大学中文系学士、硕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东亚学博士,其间曾赴日研究。前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马萨诸塞大学,台湾大学日文系及东华大学中文系,为专精汉、和文学之知名学者。译有《平家物语》(译林出版社,2017)等。
川濑巴水(1883-1957)
日本近现代版画巨匠。作为日本“新版画运动”复兴的领军人物,在一生中共创作了600余枚版画,堪称近代风景版画第一人,被誉为“旅情诗人”“昭和之歌川广重”。川濑巴水为创作版画而到处写生,足迹踏遍全日本及美国、朝鲜等地。
一沓诗意盎然的旅人之思。很有唐宋散文游记的味道,从注解里能看到很多意向或诗句的化用确实是来自于唐诗。俳句的翻译严格按照“三五三”,随笔也用的文言文来翻译,注解翔实,日本文化典故与中国原诗词的追溯都很清楚,插画风格也非常细腻诗意。这几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与“武汉加油”之间的官方“正名”实在是太讽刺,这几句诗词里是一贯的日系化用啊,如果真要文化自信一点,也许还能往汉文化的向心力尚扯呢,现实来说也确实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这么出口成章(还是汉字的章),而大陆也绝不会缺有古文修养、文学素养的人,与其说集中营里不写诗,不如好好问问自己为什么营造了一个不尚诗歌风月的舆论空间,以及是什么在治文之人与他们的“经世致用”之间创造不可跨越的鸿沟吧
评分译文与配图俱佳
评分《奥之细道》系俳圣芭蕉庵“纪行俳文”之最高作,与《枕草子》等同列日本古典文化瑰宝。译者郑清茂,与林文月同为台静农弟子,骈散文功底深厚,译笔简洁雅驯(绝非卖弄四字套语、生硬凑韵的油腻“老干部”式“文采”):“山景深渺,谷道遥邃;松杉呈黛,岩苔滴水”“七宝散逸,风破珠扉,雪腐金柱”“石山濯濯,岩石白洁如洗,秋风更白”。且注释繁细严谨,俳句一一附上日字原文,大量征引日本研究资料,除史事典故、名迹风物以外,尤重阐明芭蕉下笔行文与前代和汉诗文名作之间衍生、化用、互文的关系,堪称“以诗注诗”。台版插画由学者庄因绘写,陆版换用川濑巴水所作版画,均佳。
评分配图很好,翻译我觉得不如郑民钦(尤其俳句一类诗歌翻译太现代了),注释详细。把一篇文章整成一本书的做法不够厚道哦。
评分一沓诗意盎然的旅人之思。很有唐宋散文游记的味道,从注解里能看到很多意向或诗句的化用确实是来自于唐诗。俳句的翻译严格按照“三五三”,随笔也用的文言文来翻译,注解翔实,日本文化典故与中国原诗词的追溯都很清楚,插画风格也非常细腻诗意。这几天“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与“武汉加油”之间的官方“正名”实在是太讽刺,这几句诗词里是一贯的日系化用啊,如果真要文化自信一点,也许还能往汉文化的向心力尚扯呢,现实来说也确实并不是每个日本人都这么出口成章(还是汉字的章),而大陆也绝不会缺有古文修养、文学素养的人,与其说集中营里不写诗,不如好好问问自己为什么营造了一个不尚诗歌风月的舆论空间,以及是什么在治文之人与他们的“经世致用”之间创造不可跨越的鸿沟吧
我想最好是懂得日语再去体会原汁原味的俳句比较好,译文总是让人感到隔阂,更何况是诗歌的翻译,难以做到结构、原意和神韵具备。这个译本俳句是译的不错的,有五七五结构,也尽量做到了有韵味;散文部分便一般了,读这样译介过来的仿古体散文还不如去读张岱或者苏轼。 郑民钦《...
评分在看这本《奥之细道》之前,我还真的是不知道原来还有俳句这种文学体裁。 俳句是为何物?它来自于日本,是日本的一种古典短诗,写作形式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奥之细道》一书虽然是出自异域它邦的俳句,但是读起来却让人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评分【前言】 此文乃轉載自林文月教授今年3月19日於聯合報上所發表的文章。中間敘述了她與本書作者之間,以及與日本文學、翻譯之間的綿密。雖《奧之細道》中文版早有簡體中文版(譯名為《奧州小路》),但與此書相比,似乎氣弱了些。相對的,也顯出了鄭清茂教授學貫中日的功力!值得...
评分李白遍游祖国名山大川,而诗思不断,佳作频出。杜甫也曾壮游华夏,诗才诗情得以激发。羁旅行役,历来是中国诗人的诗歌题材。而俳圣松尾芭蕉也因一部《奥之细道》,名动东瀛,传为佳话。 《奥之细道》,又译《奥州小路》,是松尾芭蕉偕弟子出游日本的东北地区和北陆地区的游记,...
评分摘自《深圳商报》 作者:卜大道 松尾芭蕉是日本俳圣。他最著名的俳句是《古池》:“古池塘,青蛙跳入水声响。”另一种翻译是:“寂寞古池塘,青蛙跃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一般公认芭蕉的风格就是“闲寂”。《古池》够闲寂的了。 松尾芭蕉(1644~1694)这个名字,...
奥之细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