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哲学的智慧

古代哲学的智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法] 皮埃尔·阿多
出品人:
页数:419
译者:张宪
出版时间:2017-11-1
价格:59.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32776429
丛书系列:译文经典(精装本)
图书标签:
  • 哲学
  • 皮埃尔·阿多
  • 古代哲学
  • 哲学史
  • 西方哲学
  • 古希腊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法国
  • 古代哲学
  • 智慧
  • 思想
  • 经典
  • 传统文化
  • 人生哲理
  • 东方智慧
  • 道德修养
  • 心性修养
  • 文化传承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哲学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不是静态的知识;

哲学是对智慧的爱,而不是智慧本身;

哲学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学院被教授的学问。

何为哲学? 学院传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通常是在理论和体系中演绎,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蔑视“智慧”的偏见之下推理。

阿多是一个利用古代哲学来阐述自己思想的哲学家,在他看来,哲学是一种生活的经验,而不是一堆教条。他对于“何为哲学”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回答: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甚至从前苏格拉底时期以来,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学总是来自为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待普遍世界观的方式,是对于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动选择。古代哲学因此不是一种体系,它是为“智慧”做的准备练习,是一种精神实践。

作者简介

皮埃尔·阿多,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史家、希腊哲学专家。1991年为法兰西学院名誉教授。他主要从事古希腊、古罗马哲学和宗教研究。最初的研究关注希腊思想和基督教之间的关系,后关注新柏拉图神秘主义和泛希腊时期的哲学。他的《古代哲学的智慧 》(1995)和《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2001)等作品在法国反响很大。

目录信息

第一部分 柏拉图的“哲人”定义及其先例
一 哲学之前的哲学003
希腊最早思想家的故事003
教化006
公元前5世纪的智者派哲学家007
二 “哲学研究”观念的开始011
希罗多德的证据011
哲学活动,雅典的骄傲013
索菲亚的观念015
三 苏格拉底的形象022
苏格拉底的形象022
苏格拉底的无知和对智者派知识的批判025
从“个人”到“个人”的呼唤032
苏格拉底的知识:道德动机的绝对价值036
关心自己和关心他人042
四 在柏拉图《会饮篇》中“哲人”的定义046
柏拉图的《会饮篇》046
厄洛斯、苏格拉底和哲人050
伊索克拉底062
第二部分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五 柏拉图和学园067
作为一种在柏拉图学园中的生活方式的哲学067
柏拉图的哲学论辩089
六 亚里士多德及其学校098
“静观的”生活形式098
“静观”生活的不同层次105
哲学论辩的界限113
七 希腊化时代的学校120
一般特点120
犬儒主义144
皮浪148
伊壁鸠鲁主义151
斯多葛主义171
亚里士多德主义190
柏拉图学园191
怀疑主义196
八 帝国时期的哲学学派201
一般特征201
普罗提诺和波菲利216
后普罗提诺的新柏拉图主义和通神术233
九 哲学和哲学的论辩238
哲学和哲学论辩的模棱两可238
灵性修炼248
圣贤309
结语324
第三部分断裂与延续: 中世纪和现代
十作为一种启示哲学的基督宗教331
基督宗教把自己定义为哲学331
基督宗教与古代哲学347
十一古代哲学概念的衰落与重现355
重提基督宗教与哲学355
哲学作为神学的仆人357
理性的艺术家363
哲学视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持久367
十二问题与视角383
参考书目399
年代大事记406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没有版本上的考证,也不说作者译者的生平,完全的门外汉视角,看完热闹之后的总结与反思,帮助记忆与反省。 全书对于西方古代哲学做了一项梳理与总结,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等等再到中古时期的蒙田、康德,结合不同时代之社会经济面貌特征,...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哲人来说,哲学的关键点,恰好是使一个人自己献给一种探索的生活,一种静观的生活,最为重要的是努力使一个人同化到神灵灵智上。我们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思考,还有对他人的关切,虽然我们永远无法离开人的污水坑,但对于灵性的修炼而言,这些并不算什么。

评分

Il y a un primat de la raison pratique sur la raison théorique. 后面是一口气吊着没有松,读得开心根本就没有工夫去管翻译的措辞。一定程度上是对本学期读《申辩》极好的总结,又可以从此展望:新的一年也要努力变好!

评分

你说智慧就智慧

评分

对于哲人来说,哲学的关键点,恰好是使一个人自己献给一种探索的生活,一种静观的生活,最为重要的是努力使一个人同化到神灵灵智上。我们不仅是为了自己而思考,还有对他人的关切,虽然我们永远无法离开人的污水坑,但对于灵性的修炼而言,这些并不算什么。

评分

作为‘‘爱智慧’’的哲学,追求不可抵达的‘‘智慧’’,这既有一种悲凉之色,又显得格外高贵。 而一个爱智者在理智的静观与哲人典范的引导下,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从个体中超脱出来,以一种超然的姿态,既存在于世界之中,又存在于世界之外。 这就是古代哲学,在论辩之外,为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现代社会,在机械化的思辨与教条的阴霾笼罩于哲学之上时,这一遗产——哲学之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余辉仍然闪耀。恰如雅斯贝斯曾说过的那样:‘‘哲学的道路是漫长而艰苦的,也许,只有少数人真正走过,但它切实可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