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首先是一種活動,而不是靜態的知識;
哲學是對智慧的愛,而不是智慧本身;
哲學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不是在學院被教授的學問。
何為哲學? 學院傳統對這個問題的迴答通常是在理論和體係中演繹,而且往往在基督教衊視“智慧”的偏見之下推理。
阿多是一個利用古代哲學來闡述自己思想的哲學傢,在他看來,哲學是一種生活的經驗,而不是一堆教條。他對於“何為哲學”這個問題,給齣瞭一個全新的迴答:從蘇格拉底到柏拉圖,甚至從前蘇格拉底時期以來,直到基督教初期,哲學總是來自為著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對待普遍世界觀的方式,是對於與其他人共同生活的方式的主動選擇。古代哲學因此不是一種體係,它是為“智慧”做的準備練習,是一種精神實踐。
皮埃爾·阿多,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史傢、希臘哲學專傢。1991年為法蘭西學院名譽教授。他主要從事古希臘、古羅馬哲學和宗教研究。最初的研究關注希臘思想和基督教之間的關係,後關注新柏拉圖神秘主義和泛希臘時期的哲學。他的《古代哲學的智慧 》(1995)和《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2001)等作品在法國反響很大。
本书可谓难得一见的大师级作品,里面包含了阿多教授杰出的研究结晶。他用深遂而原创的观点,以及优美的语言,为大家开启了一条通往古代哲学的崭新道路。此外,本书还提出了一项哲学的新任务:让所有专业与非专业人士都对哲学产生兴趣,都将哲学看作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
評分 評分本书可谓难得一见的大师级作品,里面包含了阿多教授杰出的研究结晶。他用深遂而原创的观点,以及优美的语言,为大家开启了一条通往古代哲学的崭新道路。此外,本书还提出了一项哲学的新任务:让所有专业与非专业人士都对哲学产生兴趣,都将哲学看作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
評分 評分打通哲學與生活體驗
评分對於哲人來說,哲學的關鍵點,恰好是使一個人自己獻給一種探索的生活,一種靜觀的生活,最為重要的是努力使一個人同化到神靈靈智上。我們不僅是為瞭自己而思考,還有對他人的關切,雖然我們永遠無法離開人的汙水坑,但對於靈性的修煉而言,這些並不算什麼。
评分現代人大多以為哲學就是學院裏的專業知識,是一種抽象的、理論的、論辯的體係。不過本書提供瞭一個作為生活方式的哲學的視角,闡述古代哲學傢在哲學化的生活中發展自己的哲學。這種哲學錶現為對生活的選擇和決定,有時還包括一種經驗(神秘體驗)。
评分事非經過不知難。如果一個國傢,站在人文學科頂端的那群人還是那群智商最高的人,這個國傢的人文教育就是失敗的。人文不同於科學,不在於學習的具體內容不同,那是小道,真正的不同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對於柏拉圖來說,科學和知識從來不是純理論、純抽象的知識,可以被現成地放置在靈魂裏。正如已經提及的那樣,當蘇格拉底說美德是知識時,他不是把知識理解為關於善的、純粹抽象的認識,而是選擇並需要善的認識——換言之,一種思想、意誌和欲望在其中是統一的內在稟賦。對於柏拉圖來說,如果美德是知識的話,那麼知識本身也是美德。知識是對人的訓練,是對性格進行緩慢而睏難的教育——一種善的生活。時時刻刻警醒自己,當我說我是一個人文學習者/工作者時,我到底在說什麼。
评分從「哲學論辯」與「哲學生活方式」切入的前期西方哲學史。非常深入淺齣地以此為綫索梳理瞭前蘇格拉底、蘇柏亞和希臘化時代各哲學流派的思想要義。希臘之所以是值得不斷迴溯的源頭,不僅在於它是理論發軔之地,更在於它提供瞭一種與哲學思考配閤的生活方式。換言之,學習哲學即是一種「齣傢」,是靈魂的修煉和對智慧的追尋。真理及其實踐必須高度統一,純粹理論上的思辨是不可接受的。至於哲學教授式的人物則應是中世紀的産物,遲至希臘化時代,古風仍有遺存,且一直惠及今日。篇尾對中國哲學的論述頗有見地,的確,東方式的哲人生活(即不産生過度理論化的傾嚮)與古希臘的靈修高度相似,站在比較哲學的立場上,這倒能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古代中國為何沒有內生齣普世性宗教。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