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万花筒,每个人看到的不同,每个角度看到的也不同。有的人看到了残酷,有的人看到了温情。有的人看到了杀戮,有的人看到了救赎。有的人看见了别人,有的人看见了自己。有的人假作真,有的人真作假。
史书上的一段话、一个名字,在张玮的笔下呈现出一张张意想不到的面孔。
张玮书写的历史,亦正亦暖。正,是因为,在“馒头说”的一个个历史故事中,张玮都尽量用一种第三方、不带感情色彩的口吻还原当时的历史事件。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两面性,我们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现在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这对当时的人来说,不公平。
而暖,是有趣、有温度,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生人勿近的,看似由时间、地点和一连串数据组成的历史事件,背后的主角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风趣的文字让原本枯燥的历史变得活色生香。
张玮(网名:馒头大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现任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运营、技术中心总监。曾做过11年体育记者,采访过三届奥运会,两届世界杯和百余项世界顶级赛事。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主任总经理等。
业余时间打理微信公众号“馒头说”,以“历史上的今天”为特色,每天推送一个历史小故事。
目前该微信公众号拥有近20万爱好历史的读者。获凤凰网和“一点资讯”颁发的2017年自媒体“年度内容突破奖”。
这本书是在南昌旅游时,在火车上、地铁上、公交车上、排队时读完的,全书分为上下2册,上册主要包括“人物、逸闻、战争”三部分,下册主要包括“人物、逸闻、信念、五环”四部分。 作者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眼中的历史以及人物,会让读者打破自己的认知范围,不局限于只...
评分(如果可以,我愿给出10颗星) 看到前面人物篇的几篇文章,发现跟课本上学到的完全不一样,尤其是爱迪生(电灯泡居然不是他发明的,而且他也没有太辛苦的实验灯丝)。读到后面战争篇的时候,几度泪目——抗日战争中被课本略过的那些中国军人。 人人都记得与舰相始终的邓世昌,...
评分《历史的温度 1 》 张玮 张玮是谁,呃。估计你以往同学里面应该也有叫这个名字的,好吧,不是你同学,他是微信公号“馒头说”。这本书呢,就是他公号推送的整理合集了。 内容什么的就不写了,可以理解为一些知识点吧。叙事风格基本可以参考高晓松,捡一个历史人物或者事件去讲...
评分(如果可以,我愿给出10颗星) 看到前面人物篇的几篇文章,发现跟课本上学到的完全不一样,尤其是爱迪生(电灯泡居然不是他发明的,而且他也没有太辛苦的实验灯丝)。读到后面战争篇的时候,几度泪目——抗日战争中被课本略过的那些中国军人。 人人都记得与舰相始终的邓世昌,...
评分一 关于《敦刻尔克》,我们已说过很多,那么不妨再多说几句。用我一位朋友的话说,这部电影简直不能叫做减法,应该叫做除法。诺兰删繁就简,把所有宏大叙事都舍弃了,只关注个体的命运。只不过宏大的背景就在那里,实在无法完全躲过去,影片的结尾,通过幸存士兵读报...
(201734)浅,只适合作为公众号阅读,不足以撑起一部书
评分纵遇凉薄,人心温热,信仰点燃希望,奋斗支撑理想。悠悠千载,公道长存世间。治乱更迭,社稷香火不灭。向来警惕历史科普,伪专家们嘴皮翻飞,亵渎了前人的墨迹血痕。只有洞明世情,阅作等身,才可做一谨慎的回望。我曾认为,《明朝那些事儿》的高度无可超越,直到我邂逅了‘’馒头说‘’。资深记者出身的张玮,当得起秉笔直书四字,不做冒领噱头的翻案把戏,一板一眼,写爱因斯坦爱情婚姻的不负责任,写爱迪生冒领团队荣誉的名利追逐,写居里夫人遭逢性别歧视的人人喊打,写刘翔赛场折戟的大起大落,写张自忠的殉国救赎,写大刀队的悲凉惨战,写王亚樵的独狼意气。读史只为今日事,张玮懂得,人的局限,也称赞,人的超越。前者,我们叫做命运,后者,我们谓之精神。
评分并非书写的好,而是历史本身尘埃的厚度已积累太厚
评分厕所读物……不上厕所看不下去的朋友圈文章。基本都是近代历史,没事随便看看就好了。
评分(201734)浅,只适合作为公众号阅读,不足以撑起一部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