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荡集》是许知远的最新散文游记,收集的是许知远旅途中的意念断片:他在旧金山与横滨做了闲荡,与姜文在一个午后喝了威士忌,听一个香港人在特拉维夫唱了《我在祖国献石油》……它们曾散落在某个航班的餐桌上,某个县城空挡的酒吧里,或者许知远临时租借的公寓中……
许知远
作家,单向空间创始人,《东方历史评论》主编,谈话节目《十三邀》主创。著有《青年变革者》《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祖国的陌生人》等,部分作品被翻译成韩文、英文与法文。
说起来,读许知远也好多年了。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祖国的陌生人》,到刚出版的《青年变革者》。我可能是喜欢他书中叙述的方式,文字有一种跃动的灵性,强调自我的感官和态度,用他的话说就是创作者只有表达自我才具有价值,而不喜欢模糊的立场,也就是他在爆款“十三邀”...
评分2017到2018年几乎有一整年的时间里,我每天都听《单独》上许知远读书的音频,许知远读书的声音让我十分痴迷,他读原文,也读自己的文章,他捕捉到的细节、他细腻的思考,覆裹着他些许低沉又略带温柔的嗓音,所有的这些混合起来就像一颗在我脑子里爆浆的牛肉丸(这样形容是因为...
评分一个闷蒸的夏日午后,《游荡集》在北平机器(一家酒馆)做新书发布。四五天前我就被单向街书店安利了这场活动,顺便买了书报了名。 读完《灿烂的“野蛮人”》那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里许知远与姜文合二为一,既粗犷野性、又谦敏随性……越发觉得有意思,期待发布会的到来。 ...
评分不同于作者以往的书写,这本《游荡集》显得有些另类。它并非印象中那般尖锐犀利,也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游记。行文中多了些许松弛散漫,并依旧带有知识分子的自省自觉。 仍然能够看到,那位留着中长卷发的青年,和时代热潮熟练保持着相对安全的距离。审慎,充满怀疑。 每到一处...
评分初看两篇会失望,短小、轻飘,正准备进入一个更丰富的世界却发现已经结束了。但你还是会被他的语调、行文所吸引,一口气读完,并感叹他的才情、视角、洞察和丰沛的知识,一个受困于现实却又能自由游走、被宠爱的浪子啊,是很招女人喜欢的吧。
评分由人物、城市和历史三个主题组成,一如许知远所写的那样,相对于诗歌和小说,他更着迷于散文式的描述,它不是系统逻辑的思想表达,而是在与人物的接触中,探求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在游荡城市时试图捕捉城市在历史中所起的作用及走向;在回溯历史中,思考当前的时代躁动。我还是挺喜欢许知远的文章,它像一个窗口,让我了解了更广阔的世界和未知的领域,文章中的某些思想也扩展了我思考的边界,还有许知远追求的知识分子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也是我所追求的。在杭州单向空间,花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读完了《游荡集》。我也想写出深刻的散文游记,目前而言,我还远远达不到许知远的高度,一是资源贫瘠,二是思想不成熟,三文字显稚嫩,不过我会继续努力的!
评分3.5星。许知远的交游录,他记录下了和朋友、采访对象等的一些断片、遐思,浮光掠影,也不乏思想的闪光点。但总的来说,还是太简单太自我了。我从来不认为许知远做作,他思想未必有多少深度,但比普罗大众的观念还是要强,所以他处在一个知识群体和非知识群体之间的尴尬地带,前者嘲笑他没有深度,后者则认为他装模作样,事实上,许知远是过去几十年一类知识分子的代表,我希望他们能一直坚持下去,哪怕被人嘲笑,哪怕无济于事。
评分许知远是一个好学的学生、勤奋的思考者,又是一个低效的表达者。他内心理想主义知识分子的执念太重,话语范围太过远离大众,孙中山、梁启超、十二月党人、坂本龙马、西乡隆盛,他太崇拜为理想献身的失败者了。总是以“似乎、或许、某种”类似暧昧的词语连接生僻词,与他纵横捭阖的游历经验相比,能够产出表达的思想微乎其微。// 书中记述的一些未知领域:幕府角逐的落败者德川庆喜,在宅邸望月楼上的书法来自宋朝诗人的诗句“万事莫如花下醉,百年浑似梦中狂”。/ 梁启超的美国之行——《新大陆游记》。/ 刺杀李鸿章的小山丰太郎,日本民族主义的狂热青年。/ 第一个旅行结婚的日本人——坂本龙马。/ 孙中山的外孙,“日本人”宫川弘。/ 土耳其诗人纳辛·辛克美
评分该死,竟然觉得许知远有点性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