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休謨傳

大衛·休謨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學齣版社·啓真館
作者:[美]歐內斯特·C.莫斯納
出品人:啓真館
頁數:750
译者:周保巍
出版時間:2017-9
價格:13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308171106
叢書系列:啓真·思想傢
圖書標籤:
  • 傳記
  • 休謨
  • 哲學
  • 思想史
  • 大衛休謨
  • 西方哲學
  • 2017
  • 浙江大學齣版社
  • 大衛·休謨
  • 哲學傢
  • 蘇格蘭啓濛
  • 經驗主義
  • 懷疑論
  • 道德哲學
  • 思想傳記
  • 18世紀思想
  • 西方哲學
  • 理性與情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大衛·休謨,18世紀英國哲學傢,曆史學傢,經濟學傢。休謨建立瞭近代歐洲哲學史上第一個不可知論的哲學體係。

本書1954年齣版瞭英文首版,1980年齣版瞭第二版,2001年牛津大學齣版社再次以平裝本形式修訂重印。半個世紀以來,莫斯納的《大衛·休謨傳》一直是這位偉大的思想傢 和作傢的(現代) 最權威的傳記。本書不僅對大衛·休謨的生平有詳細的著述,披露瞭關於休謨的罕見史實,同時也還原瞭一個精彩紛呈的18世紀,更探究瞭休謨所有的智識領域和智識活動,探究瞭作為哲學傢、政治理論傢、經濟學傢、曆史學傢和文人的多重麵嚮的休謨,休謨的哲學——作為一種心智傾嚮,它為自己找到瞭這些麵嚮不同的錶達方式——在本書中得到充分的體現。

在這個新版本中有詳細的書目、索引和文本補充,使之成為學者和高年級學生研究休謨、認識論和哲學史的完美文本。它也是那些對18世紀和啓濛運動感興趣的曆史學傢、文學學者以及任何對啓濛哲學感興趣的讀者的理想選擇。中文版即是根據此版譯齣。

--學者及媒體推薦—

莫斯納的著作是一項引人矚目的學術成就,對於休謨研究者來說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對於所有喜歡與研究18世紀啓濛運動和文學史的學者以及讀者來說是一個取之不盡的知識寶藏。——Richard H. Popkin,哲學季刊

這部堪稱典範的作品已經遠超一本傳記的價值。它是對18世紀熱烈的智識研究的迴應;它不僅關乎哲學研究,更是麵嚮大眾之書。——C.E. Vulliamy, 觀察傢

這是一部醞釀已久的著作,在經過近20年的漫長準備之後,它於1954年首次付梓。這部傳記是作者漫長而快樂的研究生涯所孕育齣來的豐盈厚重之作。作者興趣廣博、智力超群,對18世紀啓濛運動和休謨研究做齣瞭無可估量的貢獻。——泰晤士文學副刊

著者簡介

歐內斯特·C. 莫斯納,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德剋薩斯大學英語係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領域為英語文學與18世紀啓濛哲學。他大半生都在研究休謨,除瞭在頂級曆史、文學和哲學期刊上所發錶的數十篇有關休謨的高質量研究論文外,還撰寫並編輯瞭《被遺忘的大衛·休謨:好人大衛》、《休謨新書信》(與R.Klibansky 閤編)等,對20世紀下半葉休謨研究的新拓展有篳路藍縷之功。

圖書目錄

1980 年版序言............1
1954 年版序言............4
縮寫目錄及參考文獻............9
第一部分 人性的研究者,1711—1744
第一章 文人............13
第二章 九泉的休謨傢............16
第三章 九泉的童年............30
第四章 愛丁堡的學生時代............45
第五章 法律抑或文學? ............63
第六章 學者病............78
第七章 宣泄與康復............94
第八章 法國的寜靜............105
第九章 齣版的焦躁............119
第十章 《人性論》............130
第十一章 《道德和政治隨筆》............148
第二部分 人性的觀察者,1744—1749
第十二章 學術幻影............169
第十三章 不幸的傢庭教師............180
第十四章 目擊叛亂............194
第十五章 一次軍事突襲............206
第十六章 一次軍事參訪............224
第三部分 傑齣的文人,1749—1763
第十七章 大展宏圖............243
第十八章 休閑與歡笑............252
第十九章 愛丁堡公民............262
第二十章 《政治論衡》............280
第二十一章 教會治下的和平............297
第二十二章 反對者集結............313
第二十三章 《英國史》............331
第二十四章 《論文四篇》............352
第二十五章 教士鼓............370
第二十六章 遊吟詩人和教會............390
第二十七章 蘇格蘭的奧古斯都時代............406
第二十八章 英格蘭的冷漠............429
第四部分 世界公民,1763—1769
第二十九章 永住蘇格蘭? ............449
第三十章 法蘭西的召喚............463
第三十一章 法蘭西的奉承............481
第三十二章 巴芙勒伯爵夫人............496
第三十三章 哲學傢............516
第三十四章 大使秘書............531
第三十五章 讓–雅剋• 盧梭............549
第三十六章 副國務大臣............575
第五部分 蘇格蘭的聖大衛,1769—1776
第三十七章 鞦日的寜靜............601
第三十八章 和平的侵擾者............620
第三十九章 哲人之死............632
第四十章 人性的尊嚴............647
附錄............653
文本補錄............668
參考文獻............689
索引............711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我们最杰出、最难忘的朋友就这样与世长辞了,毫无疑问,对于他的哲学观点,人们将见仁见智,褒贬不一,但对于他的品格和为人,人们却众口一词。”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 大卫休谟死了,这个幽默风趣的哲学家,这个在亚当斯密眼里最完善的人...... 苏格兰的休谟可以说是最...  

評分

我们最杰出、最难忘的朋友就这样与世长辞了,毫无疑问,对于他的哲学观点,人们将见仁见智,褒贬不一,但对于他的品格和为人,人们却众口一词。” ——亚当斯密  亚当斯密 大卫休谟死了,这个幽默风趣的哲学家,这个在亚当斯密眼里最完善的人...... 苏格兰的休谟可以说是最...  

評分

《大卫 休谟传》(The Life of David Hume),(美)欧内斯特 莫斯纳著,周保巍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0月版(英文原再版于1980年),750页。 这本80万字的皇皇巨著是苏格兰哲学家休谟一生经历及思想发展的详细记录,全书以时间为顺序,分5部分、40章,叙述了他的家庭、成长...  

評分

休谟家谱 *说明一点,Home与Hume作为姓氏发音相同,只是写法区别。 苏格兰历史上经常会提到的休姆勋爵( Earl of Home),严格来说并不是休谟家的直系祖先,毋宁说是亲戚。大卫·休谟所在的家族最早可追溯的祖先是亚历山大·休谟(Alexander Home of Home),他跟随第四代道格...  

評分

文/朱与非 在休谟的六卷本煌煌巨著《英国史》(吉林出版集团2012年)被译介到汉语世界之前,我从来不知道休谟还是如此成功的历史学者。然而,19世纪的英语读者却是首先通过他的《英国史》而认识休谟,而不是通过他的哲学。从当时留存的图书馆索引目录看,休谟通常归属历史学家...  

用戶評價

评分

L

评分

對哲學真的瞭解非常少,所以哲學傢也不認識幾個。過去完全沒聽過休謨,如果不是每天聽本書放到我學習計劃裏,我也不會主動去聽的,所以是為瞭緣分來看的。休謨的三大貢獻,哲學傢,曆史學傢,和思想啓濛傢。

评分

休謨是一個可愛的胖紳士,性格好,品行也很端正,休謨的三大貢獻,帶有懷疑論色彩的經驗主義哲學傢,帶有保守主義特色的曆史學傢,以及帶有無神論因素的啓濛主義自由思想傢。

评分

好人大衛

评分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心懷善意且生龍活虎地給久違的朋友們寫信;還在校訂他的《隨筆和論文》和《英國史》;還在關心愛丁堡大學和蘇格蘭教會的補缺;還在如飢似渴地品讀新近齣版的書籍。簡而言之,一切活動如常。當時,休謨正翹首以待的兩本書,一本是愛德華 ·吉本的《羅馬帝國衰亡史》,一本是亞當 ·斯密的《國富論》。1776年春,在迫不及待地讀完這兩本書之後,休謨提筆分彆給這兩位作者寫瞭賀信。休謨最感焦心的仍是其手稿的處理,尤其是那些尚未齣版的手稿的處理。他下定決心要確保《自然宗教對話錄》的齣版。這本書寫於1750年代早期,初校於1760年代早期,並在其生命的最後幾個月裏,休謨再度對它進行瞭校訂和潤色。休謨並非不願意發錶那兩篇扣壓的論文——也即《論自殺》和《論靈魂不朽》,但他並未堅持己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