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伊曼努尔·康德
出品人:
页数:699
译者:邓晓芒
出版时间:2004-2
价格:4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04058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康德
  • 邓晓芒
  • 纯粹理性批判
  • 经典
  • 西方哲学
  • 德国哲学
  • kant
  • 哲学
  • 康德
  • 批判
  • 理性
  • 认识论
  • 先验
  • 形而上学
  • 德国古典哲学
  • 人类认知
  • 逻辑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是康德三大批判著作、也是其全部哲学著述中意义最为特殊和重大的巨著,它改变了整个西方哲学前进发展的方向和进程。康德花了11年的时间完成,1781年初版,1787年再版。 贯彻始终的根本指导思想就是: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全书约有40余万字,除了序言和一个总的导言外,分为“先验要素论”和“先验方法论” 。中译本是直接从德文原本由邓晓芒翻译、杨祖陶校订,其译文精良,堪称佳作。书后还附有德汉术语索引、汉德术语对照以及人名索引,方便使用。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中译本序
[题辞]维鲁兰姆男爵培极《伟大的复兴》序
[献辞]致宫廷国务大臣冯·策特里茨男爵大人阁下
第一版序
第二版序
第一版目录
导言
Ⅰ.纯粹知识和经验性知识的区别
Ⅱ.我们具有某些先天知识,甚至普通知性也从来不缺少它们
Ⅲ.哲学需要一门科学来规定一切先天知识的可能性、原则和范围
Ⅳ.分析判断与综合判断的区别
Ⅴ.在理性的一切理论科学中都包含有先天综合判断作为原则
Ⅵ.纯粹理性的总课题
Ⅶ.在纯粹理性批判名下的一门特殊科学的理念和划分
一、先验要素论
导言 先验逻辑的理念
第一编 先验分析论
第一卷 概念分析论
第一章 发现一切纯粹知性概念的线索
第二章 纯粹知性概念的演绎
第二卷 原理分析论
导言 论一般先验判断力
第一章 纯粹知性概念的图型法
第二章 一切粹知性原理的体系
第三章 把所有一般对象区分为现象和本体的理由
附录 由知性的经验性运用与先验的运用相混淆而引起的反思概念的歧义的注释
第二编 先验辩证论
导言
第一卷 纯粹理性的概念
第二卷 纯粹理性的辩证推论
第一章 纯粹理性的谬误推论
第二章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理想
先验辩证论附录
二、先验方法论
第一章 纯粹理性的训练
第二章 纯粹理性的法规
第三章 纯粹理性的建筑术
第四章 纯粹理性的历史
德汉术语索引
人名索引
汉德术语对照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突然觉得,我们国家的历史上还没有这样的艰苦思考为人生的人,康德实在是个怪异之人。看着书,觉得头疼,那种冗长严肃的思考让人的脑袋生疼,不由得精神旁逸,不知去向何方。我无论如何不能做到将自己的大脑变成机器一样的存在,可以面对这样实在、直接、艰难的思想,这可能...  

评分

岁月流逝,但有些阅读体验会在你的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记得那时才十八九岁,刚进大学,在那满怀憧憬而又懵懂彷徨的青春岁月里,开始思考起人生的价值和方向。有三本书对自己今后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席勒的《审美教育...  

评分

正题:存在自由的因果性(理性主义的立场) 反向假定:除了自然律的因果性之外无其他因果性→而一切【发生的事情】(发生的事情总是以某个还未发生的状态为前提,发生的事情——从【它还没有存在的状态里】,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出现在这个状态,此即因果律、因果必然性)都是以...  

评分

评分

大一暑假想彻底读纯批,一天50页,术语真读不下去,看后面忘记前面。所以我只能从二手材料读康德,发现容易理解。(一度想从邓晓芒那理解,书比纯批还厚,还细分很多点,这些是教授的主观臆断,有好也有不好,我有一种直觉:不相信一个人能从一本书充分了解作者思路)虽然叔本...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当年解决了我心中存在的许多疑问。

评分

今天第四遍读完这本,比前三次读得思路清晰,果然之前做功课是有帮助的~~大二第一次读哲学书的时候,直接就上这本了,现在想起来,当时自己真是有毛病,还冒失。。。几乎是翻着《辞海》读下来的,什么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什么独断论,统统不懂,至于先天、先验这样的概念更是一次一次查词典,查完又忘。。。好长一段弯路~~今天再读,有些地方轻松了,有些地方还是读得累,台上同济的老师在讲演说技巧,我塞着耳塞,看得燥热,出了一身汗,读完有一种蒸好桑拿的爽快~~起先为了解决休谟的难题,康德可谓苦心经营,结果最后整出那么大一个体系,更颠倒了我们的认识途径,每次读都不能不叫绝~~但是,最后一部分的先验方法论中,开始转而进入实践理性道德律的领域时,还是转向太快了些。。。

评分

这本书当年解决了我心中存在的许多疑问。

评分

很厉害 很难啃 第五读

评分

给4.5分,康德使用一种看似优雅,实际呆板的转折语句。假使不使用转折语句,而使用并列句,虽然会清晰得多,但是就不能凑那么冗长的书了。然而,这种转折句确实训练了此后的哲学家,因为转折句加上反复的论证让读者不得不慢下来,看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2015.9.1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