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與劍

天命與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東方齣版中心
作者:張明揚
出品人:
頁數:260
译者:
出版時間:2017-7
價格:32.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47311394
叢書系列:胭+硯(YY) PROJECT
圖書標籤:
  • 曆史
  • 政治
  • 中國史
  • 好書,值得一讀
  • 想讀,一定很精彩!
  • 中國
  • 我想讀這本書
  • 東方齣版中心
  • 玄幻
  • 武俠
  • 仙俠
  • 修真
  • 東方幻想
  • 劍與魔法
  • 命運
  • 冒險
  • 成長
  • 復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當下的語境裏,我們在談及中國古代政治時,可能是過度地看重武力與權謀瞭,而對中國傳統的政治秩序與閤法性觀念持有虛無主義式的輕視。

而曆史現實是,每個王朝都有各自版本的閤法性追求,也都麵臨著各自的閤法性焦慮。即使是如秦始皇這樣窮兵黷武的超級武力愛好者,也有自己的閤法性小九九。

本書作為國內第一本專注於帝製時代閤法性的通俗寫史作品,通過20多篇主題集中但卻又可獨立成篇的讀史劄記,通過閱讀大量專業史學著作,立足於紮實的史料和自洽的邏輯,拆解瞭中國帝製兩韆餘年的閤法性秘密。

綜觀中華帝製兩韆年,從秦始皇的“五德終始說”,劉邦的“三尺劍斬白蛇”,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劉備的“漢賊不兩立”,曹丕的“王位禪讓”,苻堅和北魏孝文帝的一手硬(組織南徵完成大一統)和一手軟(推行漢化政策爭奪“文化正統”),直到歐陽修的“正統說”、康熙的“永不加賦”以及乾隆的“貶金擁宋”……曆朝曆代的閤法性“軍備競賽”可謂是奇招迭齣。而本書的引人入勝之處正在於,既甄彆瞭各種“閤法性版本”的同中有異,更寫齣瞭各種“閤法性焦慮”的相互影響,讀後頗有打通任督二脈的暢快之感。

著者簡介

張明揚,專欄作傢,曾供職於專業書評媒體。專欄散見於“騰訊•大傢”、《財新周刊》等處,曾著有《此史有關風與月》。熱衷於在專業史學研究和傳統通俗曆史寫作間找到“第三條道路”,追求“靠譜紮實的有趣”,讀史寫史心得為“曆史僅供參考,後世若有雷同,曆史概不負責”。

圖書目錄

1.每個王朝都在追求閤法性
2.神聖傢族
3.“秦滅六國”這樣重要的事,要做三遍
4.誰殺死瞭項羽?
5.帝王父子政見之爭背後
6.三個皇帝的反戰宣言
7.擁曹還是擁劉?
8.該得諾貝爾和平奬的曹丕
9.諸葛傢的天下
10.死於政治正確的符堅
11.大唐宮廷政變指南
12.學習太宗好榜樣
13.男尊女卑的古代中國為何不拒絕女主?
14.為何說聶隱娘放棄刺殺是對的?
15.一定要收復燕雲十六州
16.宋徽宗的聖君狂想
17.科舉分地域錄取的終極訴求
18.剋隆人完顔亮
19.為異族政權守節的士大夫
20.遺民傅山的高官朋友們
21.如果張無忌當瞭皇帝
22.晚明的國際包圍圈
23.康熙給韋小寶上的一堂政治課
24.乾隆為何要為抗清忠烈者翻案
25.貶金擁宋:乾隆為何數典忘祖
26.乾隆:東亞警察在行動
27.清末的“晚明想象”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古今中外,莫不讲究一个正统性、合法性,讲究的是“君权神授”(也即英语中所谓的Divine right of kings)、理所应当。如此一来,说话才有底气,立国才有根本。“师出无名”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拥有了绝对的优势与地位,也必须求得心安;不然,会吃不香、睡不着的。即使...  

評分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历史中,曾经有过无数朝代的更迭,那些在时代中,曾经处于权力巅峰的人们,或者岿然不动,或者风雨飘摇,他们的存在与走向似乎是被注定的历史必然,可运行于其背后的强大规律和宏观、微观环境的合力,是怎样铸就了帝制发展的契机与合法性是始终值得思考的议题...  

評分

一 《三国演义》开篇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或许得这样讲,罗贯中总结的“天下大势”,是中国历史独有的规律,观察西方历史,可没有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趋势。后世视作理所当然的大一统,起码在先秦的时候,完全是没影儿的事儿。那时候中国理所当然的政治常态,是...  

評分

古今中外,莫不讲究一个正统性、合法性,讲究的是“君权神授”(也即英语中所谓的Divine right of kings)、理所应当。如此一来,说话才有底气,立国才有根本。“师出无名”的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拥有了绝对的优势与地位,也必须求得心安;不然,会吃不香、睡不着的。即使...  

評分

古代皇帝称为天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装剧中,圣旨通常都是这样开头。据说,“奉天承运”这一说法是明朝才开始出现的。而“诏”可以追溯到秦始皇,他统一六国称皇帝后,自称“朕”,命为制,令为诏,他的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字样。由此可见,古代帝王...  

用戶評價

评分

宋人在澶淵之盟之後關於是否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論爭。首先,沒有主戰派隻有統緩派;其次,沒有主和派隻有現狀派。鷹派——宋神宗——王安石;鴿派——儒傢士大夫——司馬光富弼。有趣的是,為瞭徹底批倒鷹派武力收復燕雲的理論基礎,鴿派們甚至將靶子直接朝嚮瞭漢唐。比如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對漢武帝的擴張政策頗有微詞,刻意強化他晚年放棄拓邊的政治轉嚮;範祖禹在《唐鑒》中更是直指唐太宗的赫赫武功是好大喜功,“不可慕也”。後話是,金發動滅遼戰爭後,鷹派們以為等待百年的機遇終於來瞭,收復燕雲十六州就在此刻,推動宋廷悍然撕毀瞭澶淵之盟,對遼宣戰。而後遼倒是滅瞭,但燕雲之地還沒捂熱,就又被金軍一路南徵端掉瞭東京汴梁,“燕雲恥”被全麵升級為二帝被俘殘山剩水的“靖康恥”。

评分

一直感興趣的話題。

评分

不錯的曆史隨筆小品文集。其實這種簡短輕鬆的寫作方式對於學術研究者來說也是很值得學習的。 2018.03.07

评分

一直感興趣的話題。

评分

對中古時期,包括初唐與中晚唐的分析,以及魏晉禪讓的分析都令人耳目一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