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通论》是王家范先生的经典之作,以他执教“中国通史”课程的讲义为基础写就,讨论范围覆盖直到今天为止的全部中国历史,既勾勒轮廓、阐释整体,也包含对百年来“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中国情结”的特殊关注。王家范从通贯和整体诠释的角度,对历史中的重大问题做出个性化解读,进而揭示中国历史变迁的内在脉络,呈现自己所理解的“中国通史”。
全书分前编、后编、续编三部分。前编围绕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特征和演进脉络,进行纵横交错的专题探讨;后编意在回顾和反思“通史”撰写的百年经历;续编收入初版后十年所写相关文章,如《阅读历史:前现代、现代与后现代》《明清易代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等。
王家范 1938年生,江苏昆山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2018年获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之学术贡献奖。
1957年夏秋之交,投考华东师大,从此定居丽娃园。自1962年起执教中国通史,持续四十六年。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教学与研究,主攻中国社会经济史,侧重明清时段与江南地区,于史学认识论与方法论也多有探索。著有《中国历史通论》《百年颠沛与千年往复》《史家与史学》《漂泊航程:历史长河中的明清之旅》《明清江南史丛稿》等,另有《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结构试析》《明清江南市镇结构及其历史价值初探》《中国社会史学科建设刍议》《当代新儒家价值定位》等论文百余篇。
正在拜读,比较长,喜欢的点: 1、对于“窠臼”十分警惕,对于我来说有不小的启发性(不过可能对于历史专业的人来说,有些观点也可能是“旧”的,我不是专业人士,也很难跟进学界最新研究成果,此处只说说对我个人的启发); 2、行文中补充了许多可供延伸阅读的内容。 个人阅读...
评分这本书,上大学的时候,只翻过绪言,可能当时心不静,碍于其难,就又放下了。谁料,再借的时候,数次都显示在借中,网上也很快脱销,孔夫子也倍溢其价,这一下子就拖到了现在。拖到了三联重新出了增订本,然后迫不及待赶紧入手。限于自身的愚钝,对于这部有料(也有厚度)的书...
评分学习历史的方法有很多种,以时间脉络治史,以门类专题治史,但长期以来关于中国通史的教学之道难有突破性进展,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家范先生潜心二十年研究通史之法写就《中国历史通论》一书。 关于中国通史中“通”这一概念,王国维先生最先提出:“上焉者意与境...
评分历史是口老井,每一代人从中打出的水均有不同,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史学。王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的大学通史课程教学积累与江南社会经济史的卓越研究,使这部通论历史是那么的不同凡响,像是一瓶老酒,甘醇弥香,回味无穷。 这本是开授给硕士一年级的“中国历史通论”课程,这...
评分一部通史,即使涉猎再全的史学家亦很难通篇皆为己见。尽管王先生的著作为通史中的经典,也难以全然创见。所以,花费几时,将书中推荐的、引用的相关书籍和论文、文献悉数整理出来,供同侪读史之用。 每章必读书目: 绪言: # & 章太炎:《中国通史略例》,《章太炎全集(...
“史家假若没有了对人类命运的根本关怀,没有了对人性的深刻反省,我们是不是很容易被历史的沉重拖到海底,再浮不到海面上,向世人说清楚:大海的故事究竟精彩在哪里?”
评分“史家假若没有了对人类命运的根本关怀,没有了对人性的深刻反省,我们是不是很容易被历史的沉重拖到海底,再浮不到海面上,向世人说清楚:大海的故事究竟精彩在哪里?”
评分系主任推荐阅读。有些内容很深奥,仍需慢慢阅读。
评分大部分通史作品只是注重历史知识的输出,王家范先生这本经典通论作品则侧重史学理念的输出,加强学生对史学通贯性质与整体诠释的反思与理解,仍然是专业史学入门教育的必备读物。
评分中国传统的社会统治是由“卡里斯玛型”创设的,而每次社会统治的危机和危机的解决,也离不开“卡里斯玛型”的复活。 2020.2.1--2020.2.17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