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國文明作為重新思考西方古希臘傳統的中介,作者要嚮西方人展示,與“正麵”針鋒相對的“迂迴”——這另一種意義策略得以建立的邏輯及其特殊的有效性。一個西方學者通過對中國古代經典的解讀,發現瞭一種並不意在本質普遍性的“記號”的話語,中國文化的暗含意義的豐富與智慧的價值由此而生,距離如何成為有效的源泉?或換言之,迂迴憑什麼得以提供進入?
弗朗索瓦·硃利安(Francois Julien,又譯於連、餘蓮;1951-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傢、漢學傢,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曾任法國中國研究會會長、巴黎第七大學東亞係係主任、國際哲學院院長。2010年漢娜·阿倫特政治哲學奬得主。法國大學研究所研究員,現為巴黎人文之傢基金會世界研究學院“相異性教席”教授。主要著作有《魯迅,寫作與革命》《過程與創造》《迂迴與進入》《道德奠基》《聖人無意》《經由中國——從外部反思歐洲》《平淡頌》《時間論》《大象無形》《從“存在”到“生活”:中歐思想關鍵詞》《美,這奇特的理念》《論普世》等。
譯者杜小真(1946— ),1978年開始從事法國哲學教學和研究,曾任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法國哲學研究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一個絕望者的希望——薩特引論》《自由與存在的重負》《遙遠的目光》《勒維納斯》《遠去與歸來》等。主要譯著有《西西弗神話》《聲音與現象》《自我的超越性》《古希臘的神話與宗教》《想象》《迂迴與進入》《宗教》《論愛》等,並發錶相關譯文多篇。
迂回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在怎么样的程度上能成为一种进入? 最喜欢里面的《云和月》。呵呵 好看
評分从上世纪末起,中国艺术家开始在各种双年展中抛头露面:蔡国强的许多作品便是用宣纸和火药作成;徐冰在空旷的房间里洒满911废墟的灰尘,并在房间的中心遗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禅语……。再看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落户开花,我们隐约有了这样的印象:中西文化正在...
評分从上世纪末起,中国艺术家开始在各种双年展中抛头露面:蔡国强的许多作品便是用宣纸和火药作成;徐冰在空旷的房间里洒满911废墟的灰尘,并在房间的中心遗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禅语……。再看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落户开花,我们隐约有了这样的印象:中西文化正在...
評分从上世纪末起,中国艺术家开始在各种双年展中抛头露面:蔡国强的许多作品便是用宣纸和火药作成;徐冰在空旷的房间里洒满911废墟的灰尘,并在房间的中心遗下“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的禅语……。再看如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落户开花,我们隐约有了这样的印象:中西文化正在...
舒服又好懂的!(好像是一個意思)難得一個下午看掉一半,有落地窗的樓梯口是個好地方 感覺最近看的總能聯係在一起,詩性語言,感覺,意義,不知道
评分中國人很難用這種完全價值中立的目光看待自己的文化,而且我對法國哲學的脈絡比中國哲學瞭解得多,這本書可當作中哲入門
评分是我不喜歡的方式。不是從對文本及其context的閱讀齣發,而是先命題,然後抓來材料往題目湊。
评分對論語的分析還挺有啓發的。其餘一般。
评分跟我的想象有差距。不算特彆喜歡,特彆是前麵的章節。但十三十四章十五章值五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