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大量出土的文献尤其是其中众多的简帛古书,使先秦秦汉时期学术思想史研究得到很大改观。然而最基础的古书年代、学派以及人物年代的问题,至今仍然受到疑古派及胡适、冯友兰等的哲学史编纂学的极大影响。几十年来,学界虽然对某些问题有所反思,但尚未奠基于出土文献而对有关问题进行综合的研究。本书利用出土文献,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索,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以期使先秦秦汉学术思想史及后世的相关研究得以推进。
李锐,1977年生,武汉黄陂人,2002、 2005年于清华大学获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史学研究所教授,《学灯》主编。从事中国古代史、出土简帛文献、诸子学、学术史、思想史等方面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出版专著三本、合著一本。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在同类研究中属于很真诚、很清楚的了。此书描绘的先秦文本形成和传播面貌是三种类型:第一,“族本”,来自学派老师口传,陆续写定,没有一个“祖本”——第二,同源异流,出自同一个“祖本”,又多线传播——第三,处在同一系统,单线流传,具有线性早晚关系。三种类型,范围由大到小,时间由早到晚,前者囊括後者。
评分优点:作者于相关问题有较长时间的浸淫和思考,本书可看成其观点的一个小结。对国外的研究成果综述总结较为全面细致。缺点:全书结构不平衡,第一章寥寥几页,且多不成文,像是拼凑而成。另综述转引比重过高,经常大段大段抄入原文,有时和作者观点混杂不清,且作者行文较为繁冗重复,表达略欠清晰。
评分优点:作者于相关问题有较长时间的浸淫和思考,本书可看成其观点的一个小结。对国外的研究成果综述总结较为全面细致。缺点:全书结构不平衡,第一章寥寥几页,且多不成文,像是拼凑而成。另综述转引比重过高,经常大段大段抄入原文,有时和作者观点混杂不清,且作者行文较为繁冗重复,表达略欠清晰。
评分第一章很差劲 蛇头蛇尾 应该是硬生生凑出来的一篇简论。二三章讨论的问题都很重要,透过此书,你可以明白先秦古书的考辨和学派,诸子百家的问题究竟有多么复杂,多么困难,读到后面身心俱疲,先秦真的是永远接触不到真相,哪怕是相对真相,从来都只能是一个学说统治一个时期,再来别的学说推翻建立自己的统治。第二章古书年代考辨对现存方法的质疑和学术史的梳理很长见识,但剪裁很有问题,混乱无章,作者主要观点其实和我的一些比较相似,虽然我的只是初步想法,一点不成系统,就是和出土文献互证,传世文献想要真正考辨年代以及真伪是非常困难以及很难实现,那就要从文字的主体部分和主体思想,重视思想来源,批判了一些现在的诸如类同举例法之类的方法,机械的考证,而提出了同文同源和“族本”的说法,再有多源多流等各种情况,反正就是非常复杂。
评分方法论与问题意识的集合。写得比较赶,许多内容都是之前的重复。第一部分就是札记拼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