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并非一部西周的通史,甚至也不是西周晚期的通史,而是对西周灭亡这一历史事件的实证性研究。作者通过探讨西周国家的衰弱和灭亡这一特定的持续历史和地理过程中,地理条件及其政治性建构之间的复杂关系,综合运用考古发现、铭文和文献记录,同时联系地表形态的特征,分析和说明了西周的政治体系是如何并且为何不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从而最终导致了西周国家的解体和王畿的崩溃。
李峰,1983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1986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硕士,之后从事丰镐遗址的发掘。1990年进入日本东京大学文学部攻读博士(师从松丸道雄),1992年赴美国(师从夏含夷),2000年获得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东亚语言和文化系。长期从事西周时期考古和历史,特别是西周金文的研究,为西方中国早期研究的重要学者,创办哥伦比亚大学早期中国讲座,著有中、日、英文论文数十篇。
李峰这本书让我产生这样一个观点,自西周始,典型的中国农业社会格局形成了。社会格局和秦代所形成国家管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范畴。西周确立的“农本”与对世界的现实认识深刻地改变了商以来的早期中国社会价值观,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评分小时候翻《中国上下五千年》之类的历史普及读物,谈到西周的灭亡,总能看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当时心里就有个小小的疑惑:诸侯兵至而发现没有戎狄来犯,这有什么可笑的呢?但这个小小的疑惑转念又被推翻:既然书里都这么写了,肯定就是没错吧;我的疑惑,大约是我见识还不...
评分小时候翻《中国上下五千年》之类的历史普及读物,谈到西周的灭亡,总能看到“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当时心里就有个小小的疑惑:诸侯兵至而发现没有戎狄来犯,这有什么可笑的呢?但这个小小的疑惑转念又被推翻:既然书里都这么写了,肯定就是没错吧;我的疑惑,大约是我见识还不...
评分李峰这本书让我产生这样一个观点,自西周始,典型的中国农业社会格局形成了。社会格局和秦代所形成国家管理模式是完全不同的范畴。西周确立的“农本”与对世界的现实认识深刻地改变了商以来的早期中国社会价值观,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评分作者李峰,在国内接受了完整的考古学的学术训练,又在日本的东京大学、美国的芝加哥大学完成了博士教育,在“早期中国”这个学术领域积累颇丰,采用考古资料、青铜器铭文、古典文献互相验证的方式,并加以亲身的田野考察,推导出自己的结论。 《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
钟鸣鼎食的理想贵族之朝代,于缺失记载的迷雾中寻找历史本原,结合地理学和考古发现,西周王室 诸侯封国 西戎东夷的尔虞我诈 金戈铁马 跃然纸上了。
评分赞同尤素的观点,秦对于渭河平原的占居,不止是地缘的扩张,更是对于西周天命的继承。关于渭河平原与洛阳平原,西部边疆与东部封国的关系的分析说明,确实令人有所思。
评分你听那编钟响叮咚呀,咿呀咦儿哟!考古真有意思,抽丝剥茧,层层推进,推理论证,逻辑严密,写书的都看过来!少点煽情多点客观!看到根据残存史料推测的结果与出土文物相印证的时候,有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评分基于对历史地理与文献材料的深入解读与互动研究对西周晚期历史有了一个颠覆性的研究,确实非常有启发性,一些创见可以应用到其他历史时段的观察之中
评分基于对历史地理与文献材料的深入解读与互动研究对西周晚期历史有了一个颠覆性的研究,确实非常有启发性,一些创见可以应用到其他历史时段的观察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