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阿尔特(Adam Alter)
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营销学副教授,同时在纽约大学心理学院任职,曾被评为“全世界40位最杰出的40岁以下的商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领域侧重于判断与决策、社会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刊登于重要学术期刊中,并且出现在全世界许多电视、广播和印刷媒体上。《纽约时报》《纽约客》《经济学人》《连线》《华盛顿邮报》《大西洋月刊》等重要杂志都刊登过他的文章。他著有两部《纽约时报》畅销书,最新且最畅销的就是《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
译者简介
闾佳 资深翻译工作者,主攻通俗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经济管理及科普方向的非虚构类作品,历年来已出版多部广受好评的翻译作品。
社交网络、游戏、抖音,这些新兴事物给人带来宽慰,可同时过度的使用也会给人带来一定的风险让人渐渐迷失。 从跟踪社交媒体“点赞”数字到记录散步步数,我们行为不再受自己意愿的指引,而是更多地屈从于技术的架构。 有一种有趣的说法,问题并不出在人缺乏意志力上,而在于“...
评分当你忙碌一天回到家里,周围都是妻子的诉苦,孩子的抱怨,父母的吐槽;或者你孤身一人,回家之后面对空荡荡的房间。没有人的关心,是现代人的通病。于是我们都成为了对某件事上瘾的瘾君子。 所以10分钟看完,这本书,最有收获的是第三章第二篇《上瘾的本质》,上瘾的本质在于你...
评分 评分发现这段时间自己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超过十个小时!看到后台统计数据有点被吓到了。而且每天精神状态十分不好,晚上睡不着摆白天起不来,就算因为玩手机! 正好那时候在看这本书:我不仅上瘾,我还有点病入膏肓了!!看完我可能是打鸡血地想改变了,所以我要给它打5星! 前面关于...
评分作者在书的前部主要是科学化地阐释了上瘾的机制,后半部给出了一些实操的“戒断”方法。 但最让我受益的是作者在阐述了机制之后,转换到了社交软件背后的设计者的视角看待问题。对用户来说,“上瘾”是件不好的事情,但对于现在互联网环境来说,尽一切可能把用户的时间留在自家...
买的时候开玩笑说就当阅读理解来看了,从书名也可以把内容猜到个八九不离十。看下来也确实如此,不少论点其实在5年后的今天已经为大家所熟知甚至已经反映到一些科技的应用当中。例如screen time management,还有online communication或者lack of interpersonal contact对于青少年成长的弊端(因为一切都标签和文本化,缺少interaction)。但作者讲到一点很有道理,手机平板电脑的出现虽然极大的方便了生活,然而发明到现在不过短短10年,还远没有足够的样本去研究这些技术对大家长远的影响是怎样,那人类如此迫不及待的拥抱它们,又多少显得有些莽撞吧。
评分Addition is a relief from psychological pain.
评分在 ust 读的
评分书中的例子都非常亲切,说实话,我自己就是一个容易沉迷的人,沉迷游戏,沉迷最近的直播,这些东西如果自己不加控制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很不好的影响,这本书提供了很多方法去避免沉迷,但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明白自己沉迷的原因再想对策。凡事控制好度会让生活更轻松一些。
评分个人觉得是很一般般的科普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