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这部作品,以深入浅出、小中见大的手法,把枯燥的砖木瓦石建筑物,赋予灵气,读起来不枯燥
内容简介
《从紫禁城到故宫》是在单士元先生1962年编著的《故宫史话》的基础上完善修订的。这本著作涵盖了明清两代王朝的皇城皇宫的规划设计施工档案和明清历史文献史料,用单老在故宫70年的经历倾注而成,全书自鼎建紫禁城而始,将紫禁城的营建制度、营建过程、宫殿的建筑艺术布局以及紫禁城中发生的历史事件贯穿一线,直至故宫博物院在民国初年的创建,一气呵成,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展示出故宫学所富含的深厚的中国历史文化及建筑学知识,也令我们见识到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故宫学大家丰富的学养和不凡的一生,令人慨然。
单士元(1907—1998),生于北京,著名文物专家、古建筑保护专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曾任故宫博物院办事员、科员、编纂,中国营造学社编纂兼中法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故宫博物院建筑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研究员,第五、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致力于文物研究和保护工作,在古代建筑和明、清历史档案研究领域造诣颇深。著有《清代起居注考》《明代建筑大事年表》《清代建筑大事年表》《故宫史话》《我在故宫七十年》等。
在我国的古代,紫微星被认为是帝星,因为紫微星正处中天,是所有星宿的中心。紫禁城之紫便是由此而来,意为紫薇正中,人间正中。禁则代指宫禁森严,严禁侵扰等意,也因此皇家的宫殿居所也就被称为紫禁城。到了民国溥仪退位,帝制终结,紫禁城也终于从皇家宫苑成了我们如今所知...
评分(刊于《现代快报》2017年8月27日) 文/俞耕耘 北京故宫,之所以驰名世界,在于它早已化为历史凝集,文明象征。无论从艺术还是规模,都前所未有,登峰造极。在它背后,是北京八个世纪的建都史,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的丰赡积淀,承袭沿革与改造扩建。它不仅向我们诠释了...
评分(刊于《现代快报》2017年8月27日) 文/俞耕耘 北京故宫,之所以驰名世界,在于它早已化为历史凝集,文明象征。无论从艺术还是规模,都前所未有,登峰造极。在它背后,是北京八个世纪的建都史,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的丰赡积淀,承袭沿革与改造扩建。它不仅向我们诠释了...
评分解码“紫禁城”的秘密 紫禁城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5),“高敞壮丽过之”( 《明太宗实录》)。200年后,满蒙铁骑踏入北京。与项羽火烧阿房宫、董卓火烧洛阳、朱棣火烧南京紫金城、李自成火烧(北京)紫禁城相比,清王朝把明皇宫作为新朝统治所在,不但使得紫禁城建筑群的...
评分(刊于《现代快报》2017年8月27日) 文/俞耕耘 北京故宫,之所以驰名世界,在于它早已化为历史凝集,文明象征。无论从艺术还是规模,都前所未有,登峰造极。在它背后,是北京八个世纪的建都史,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的丰赡积淀,承袭沿革与改造扩建。它不仅向我们诠释了...
关于故宫的传世之作
评分2020#004 3.5星 图太少 只能靠想象和回忆 忒累了……
评分2018#13 老先生写书通常都慢慢悠悠娓娓道来,看得也不厌倦。讲布局就着地图看很有意思。其中提到元宫中轴线并没有东西移动,跟之前看到的略不同。提到溥儁的一段有些感叹。
评分2020#004 3.5星 图太少 只能靠想象和回忆 忒累了……
评分应该说是非常权威的北京皇城营造与布局艺术入门书,也触及了清宫生活与清末一些内史,裕德堂(香妃)的考证与珍妃之死的一手资料更是格外珍贵。无论对紫禁城了解多少,都可以从里面学到新内容,当然,故事讲到大约1925年单老入院时就截止了,结尾处已经到了1984年之后,其间60年的故事怕是只能等待他人来讲述。可以肯定的是,下次去故宫时我的眼睛肯定会更加明亮,情感也会有所不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