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上下五千年,通史著作不少,其中优秀者,往往既要史料翔实,又要文字优美,又或编写方法有独特创新。本套《中国通史》,将民国时期公认的几位史学大家的代表作编辑整理后,集合到一起。其中,吕思勉先生的文字中,引用的史料十分丰富,旁征博引,大气磅礴;张荫麟先生则不圄于史籍,甚至把《诗经》《楚辞》《论语》中的词句用得出神入化,文字十分优美;而蒋廷黻先生则是在近代史研究上采用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观念,倡导原始档案材料的收集,比如在写李鸿章的外交活动时,就曾亲自走访李鸿章的旧部、助手、秘书等。
三位先生在史书的编写上各有优点,集合成套后,相信能够给予读者深刻而愉快的阅读体验。
张荫麟:(1905~1942)
号素痴,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生于官宦之家,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同年获公费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和社会学。留学4年,修完应学课程,未待期满,已获哲学博士学位,提前返国。1935年,应教育部之请,编写高中历史教材《中国史纲》。
梁启超、钱穆、熊十力等史学名家均给予过张荫麟极高评价,认定其为新史学的领军人物。为其时公认的史学天才。
吕思勉:(1884~1957)
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四大史学家之一。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著作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先秦史》、《先秦学术概率》等。
严耕望、顾颉刚、谭其骧等史学名家倍为推崇吕思勉,公认其为史学大家。
蒋廷黻:(1895~1965)
字绶章,笔名清泉,湖南邵阳(今邵东)人,中国著名史学家、民国外交家,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一起成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年调入清华大学任历史系主任,在任期间改革清华大学历史系,建立起全国一流的史学阵营。著作有《中国近代史》。
费正清、何炳棣、郭廷以、马勇、杨天石、雷颐等著名史学家对蒋廷黻赞赏有致,称其“执中国近代史研究之牛耳”。
无论中外,历史总会给人留下无穷无尽的魅力。而人们对历史也总是会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历史以这样那样的评价。东汉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史”的定义是:“史,记事也。”“记事”可谓是历史给人的最大的印象。当然,历史的“主角”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有那么多的人才...
评分- 历史,是一个国家曾经存在过的证据,哪怕是一个国家只有短短数十上百年的历史,那也是历史,也能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可以预防类似的问题再次发生,这也就是古人曾说的“以史为鉴,可知兴替”。当然无论一个人过去有多大的成就,那都是过去的事情,决不能作为现在骄傲的资本...
评分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撰述通史的传统。先秦时期的《世本》是中国最早的通史著作。汉朝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为历代通史确立“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之目的,为后世历代效仿。随后,在朝代的更替中,一些通史巨著不断涌现。如唐代的《通典》、《通选》等,宋元时期的《资治通鉴...
评分提起中国通史,首先想到便是著名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吕先生出生于1884年,那时中国还处在清政府的统治之下,吕先生幼学经史子集,其后专心致力于史学,写下了《中国通史》、《白话本国史》、《史籍与史学》等著作。不过这一版本的《中国通史》却并非仅由吕思勉先生独著,而是...
评分中华文明的发展史是跨越了五千年岁月的历史长河,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去了解去传承这份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文明。久远的岁月在慢慢的消逝,而我们需要去倾听来自历史的声音。而承载历史声音的载体是史书,《中国通史》这套书则是为我们了解和传承古老的中国文明打开了...
喜欢历史
评分多读读历史
评分好好了解历史吧
评分#新书驾到#喜欢中国历史!!
评分了解中国通史新书驾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