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隻有萬分之零點一二的人會在36歲前患上肺癌,保羅·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當你讀到這本書時,他已經不在人世。保羅曾獲得過美國斯坦福大學英語文學及人體生物學雙料學位,並於英國劍橋大學獲得科學史與哲學研究碩士學位,以優異成績獲得美國耶魯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即將獲得斯坦福醫學院外科教授職位並主持自己的研究室。2013年,即將抵達人生巔峰的保羅,忽然被診斷齣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開始以醫生和患者的雙重身份,記錄自己的餘生,反思醫療與人性。他的文章刊登在《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媒體,獲得瞭全球讀者關注。本書文筆優美,誠摯感人,書裏有著對人性、生死、醫療的深沉思索,讓全球無數讀者為之動容。
保羅·卡拉尼什 Paul Kalanithi,美國著名神經外科醫生,作傢。1977年生於亞利桑那州,獲得斯坦福大學英語文學及人體生物學雙料學位,後於劍橋大學獲得科學史與哲學研究碩士學位,並以優異成績從耶魯大學醫學院畢業,即將獲得斯坦福醫學院外科教授職位並主持自己的 研究室。在就任醫生期間,保羅曾因其齣色的研究成果,獲得美國神經外科醫生協會最高奬。
2013年,即將抵達人生巔峰的保羅,忽然被診斷齣患有第四期肺癌。2015年3月,37歲的保羅告彆妻子和女兒,離開人世。
何雨珈,85後生人,自由譯者,文字與影像的狂熱追隨者,一顆平常心,一雙笨拙手,烹美食,做手工,隻願不辜負文字與生活。譯有《再會,老北京》、《紙牌屋》等書。
我最初以为保罗·卡拉尼什的《当呼吸化为空气》与大卫·塞尔旺—施莱伯的《每个人的战争》是同一类型的书籍。因为保罗与大卫的经历就像是彼此的人生复本:两人都是神经科医生,都在30岁左右取得业界瞩目的成就,然后都在即将大展宏图的时候癌症确诊。 但两人的人生终究是不同的...
評分Paul Kalanithi 的的遗书 当呼吸成为空气 开始真正吸引我的的时候是当他写到:我被成就感驱动的时刻渐渐变少, 如今驱使我生活着的是一种诚恳的、对于生活的试理解,即,什么赋予生命意义? (I was driven less by achievement than by trying understanding in earnest:what...
評分 評分毛姆讲过一个叫“萨马拉之约”的寓言,说的萨马拉城里一个商人的仆人出门买菜,在市场遇到了死神,看到了死神威胁的手势,惊吓之后决定借了商人的马,逃往巴格达。商人出门也碰到了死神,便问他为何要吓唬自己的仆人。死神答道,那不是威胁,是我在萨马拉碰到他吓了一跳,我本...
評分最煩序言。
评分作者保羅,原本可以輕鬆地成為一個英文教授,卻因為對於人生價值的不斷追尋,或是某種使命的召喚,棄文從醫,成為一名“天纔型”的神經外科醫生(動開腦手術的那種)。然而,即將抵達人生巔峰的36歲的保羅被診斷第四期肺癌,昨天還是穿白大褂的醫生,今天卻成瞭接受化療的病人。而此書就是保羅在生命最後一年裏對生命曆程的追述和生命價值的思考結晶,甚至此書還來不及完美地結束,保羅就匆匆而去瞭。此書的齣版成瞭保羅的遺願,也成瞭他獻給有緣讀者的禮物。 37歲的保羅已逝,於通過此書認識保羅的你我而言,他卻是雖死猶生。 嗯,我想未來我還會再讀第二遍,第三遍……
评分雖然是一邊倒好評的作品,但我總覺得感人度有限。作者身份的過強存在感弱化瞭讀者情緒的帶入力。
评分#保羅呀,有一天,我要帶著這本書來到你的墓前,和你聊一聊,也許你聽得見。
评分#保羅呀,有一天,我要帶著這本書來到你的墓前,和你聊一聊,也許你聽得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