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尔•盖茨推荐阅读
《经济学人》杂志年度好书
荣登《财富》杂志CEO图书榜
超级畅销书《社会动物》作者戴维•布鲁克斯新作
品格跟思想一样,其实也是一种精英素质;在当下,我们最需要的恰恰是品格的力量。
在崇尚追求成功的大我文化中,品格是一种用来标榜自己的广告吗?善行是一种行为艺术吗?道德是没事找事、自我设限的枷锁吗?追求人生的终极意义,对世界会产生实际的影响吗?
在书中,布鲁克斯剖析了几位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最鼓舞人心的领导者的品格之路,他们是:罗斯福新政的幕后女英雄弗朗西斯•帕金斯,最杰出的美国总统之一德怀特•艾森豪威尔,用爱和善行去拯救世界的人间天使多萝西•戴伊,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组织者”乔治•马歇尔,为终结种族歧视奔走一生的斗士菲利普•伦道夫与贝亚德•拉斯廷,用手中的笔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文学家塞缪尔•约翰逊,把人生搬至更广阔舞台之上的思想者奥古斯丁,以及一生都在执着寻爱的女小说家乔治•艾略特。
他们需要动用自由意志去做决策,而且他们的决策会对世界产生影响。他们不能因为自己恰好不喜欢哪个国家就不让哪个国家进入联盟,他们不能因为自己恰好喜欢哪一派理论就按哪派理论制定政策,他们不能因为这么做恰好对自己最有利而不顾整体利益。他们愿意为心中的大事牺牲。
这些精英人物知道自己的条件有多么幸运。他们不敢滥用权力,不敢不为普通人服务,也不敢像普通人那样生活,他们就如同《易经》中说的那样,“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
你必须在通往品格之路上反复打磨,跟自己的本能反应做各种斗争,才有可能成为这样的人物。
《品格之路》一书主要讨论的是“悼词美德”,目的是向读者指出,几百年来,人们已经开始锤炼自己的道德内核,开辟出一条条品格之路。
针对强调外在成功的“大我”文化,布鲁克斯对我们——也包括他自己——发起了挑战:如何在“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之间再次取得平衡。“简历美德”存在于外部世界,追求的是财富、荣誉和地位,而“悼词美德”存在于我们内心世界的核心位置,追求的是友善、勇敢、诚实和同理心。
作者最后指出:“幸福是我们在追求道德目标和培养高尚品格的过程中意外收获的副产品。不过,它也是一个必然结果。”
戴维•布鲁克斯(David Brooks)
美国杰出的作家、评论家,《纽约时报》人气专栏作家。著有畅销书《社会动物》《天堂里的波波族》等。
事因难能,所以可贵。David Brooks的《The Road to Character》叙述了几个难能可贵的人物事迹,为世人勾勒了一副他眼中的品格之路,或如万维钢所称的圣贤之道。书中所列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包括作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军事家及政治家等,不一而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
评分知识背景:布鲁克斯和《品格之路》 作者:美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品格之路》,它用一个独特的视角介绍了欧美一些了不起的人物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布鲁克斯还写过一本《社会动物》,他在这本书里,以一对夫妇的成长经历为主线,探讨了爱情、性格和成就的潜在...
评分尼汀·诺里亚(Nitin Nohria)–哈佛商学院院长,George F. Baker管理教席教授 我想要读的是大卫·布鲁克斯(David Brooks)的《性格之道》(The Road to Character)。哈佛商学院一直以培养领袖能力和性格为目标,我非常想知道我们如何更好地培养和发展领袖性格。
评分我们常常会觉得累,对生活不满意。每当此时,你是否会想起一些幸福时刻?无关物质,而是精神上的超脱。 美国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打了个形象的比喻。他援引了犹太拉比约瑟夫•索罗维奇于1965年出版的《有信仰的孤独人》的有关描述,指出每个人的天性中都具有“亚当...
评分事因难能,所以可贵。David Brooks的《The Road to Character》叙述了几个难能可贵的人物事迹,为世人勾勒了一副他眼中的品格之路,或如万维钢所称的圣贤之道。书中所列的人物都是历史上的名人,包括作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军事家及政治家等,不一而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
最近一年买过的最垃圾的书就是《品格之路》,瞎他妈拼凑的具有“高尚情操”的名人故事,比成功学讲座的打鸡血套路还令人作呕。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果然了得。谁买谁傻逼,我是傻逼我买了。
评分这本书写的很有趣,开头提出一个观点,后面基本上写了各种人物的简单传记来描述品格的养成,虽然每个人依然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都在朝着品格养成道路的方向上前进,最终都获得了精神世界的成功。但是正如个别人物不能当做普遍人物来看待,如果像他们那样生活,因为个人精神追求放弃了家人、朋友等等,实在不适合我这种凡夫俗学习,但是我们也没必要学的那么彻底,就如同作者书中所写的一样,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道德生态,每个年代人们对道德文化的要求与看法也不一样,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如今的社会上针对亚当一号与亚当二号如何做到一个平衡,做不到的情况下那么自己在奔向品格的路程中也是可以的。多一些反思、自省,少一些自我表现。
评分我觉得这本书里最好的一点是关于悼词美德和简历美德的区分。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主张是,我们应当恢复传统文化中所奉行的自律和谦卑,这是人格的锻造,也是成就作者所主张的悼词美德的必要条件,而这种意识在当下流行本真性、自我表现的文化中逐渐淡化了(其实核心在于如何理解本真性)。个中人物的故事叙述质量参差不齐,作者在安排的时候没有统一的结构,导致故事之间缺乏联系和推进,偶尔有零星的亮点吧。另外作者在宗教与人格培养关系上的态度并不清晰。所以,我觉得最有价值的部分就是序言了。不过,整体上来看,看到那些始终与自己处于对峙状态的勇士,仍然是非常震撼和感动的。任何品质都处于一种摇摆于两极的中间状态,需要自己不断地克服、战斗,才能免于堕入任何一端的深渊。我觉得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克服傲慢,做到智性的诚实。
评分在日常生活中磨练品格的终极目的,不是成功,而是成熟。成为可以托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的人。
评分3.5。原来就是此书提出了简历美德和悼词美德、亚当一号和亚当二号的概念。和盖茨一样,我也最喜欢马歇尔的故事,并为其强大的自律和舍我为大局的品质所折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