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我們一樣瘋狂

像我們一樣瘋狂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億森·沃特斯
出品人:
頁數:304
译者:黃曉楠
出版時間:2016-8
價格:54.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3207695
叢書系列:社會治療書係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社會學
  • 人類學
  • 心理
  • 美國
  • 心理谘詢與治療
  • 全球化
  • 科普
  • 瘋狂
  • 成長
  • 自我探索
  • 心理療愈
  • 青春文學
  • 獨立思考
  • 情感共鳴
  • 真實故事
  • 勇氣
  • 蛻變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是美國著名作傢伊森·沃特斯享譽心理學界的非虛構著作。他以一個心理學記者的獨特視角, 通過采訪四個國傢和地區的心理疾病案例,生動展現瞭關於厭食癥、創傷後應激障礙、精神分裂和抑鬱癥在不同文化中的“地貌”,強有力地說明瞭美國的心理學範式是如何在其醫藥商業利益驅動下輸齣全世界,潛移默化地改變本土心理疾病的現象。

作者認為,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已經在源源不斷地以全球工業化的方式輸齣他們自己的心理疾病定義和治療方法。由此, 美國的心理學在不知不覺中將全世界如何"瘋狂"的方式變得越來越相似, 越來越同質化。

著者簡介

伊森·沃特斯 Ethan Watters,美國著名作傢、記者,過去30年以來長期緻力於精神醫學和社會心理學方麵的非虛構寫作,代錶作《城市部落》 《製造怪獸》。他的著作曾入選美國 “最佳自然科學”係列叢書。作為記者,沃特斯的寫作生涯開始於調查並報道日托兒童虐待、撒旦教 陰謀論以及其他都市神話,他也是第一位在美國國傢級的刊物上曝光心理治療師族群中所存在的故意暗示引導他們的病人陳述自己有“被恢復瞭”的早期童年創傷記憶的記者。沃特斯目前與太太和孩子生活在美國舊金山。

譯者 黃曉楠,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學士,富勒心理研究所婚姻傢庭治療碩士(M.S.MFT)。現於上海關懷心理谘詢中心任專職谘詢師,緻力於臨床實踐和心理學著作翻譯工作。

圖書目錄

引言
1.中國香港——厭食癥的興盛史
13 / 一個病人的死
19 / 陰、陽與氣
22 / 親身體會與全球傳播
26 / 以史為鑒
31 / 一個新癥狀,跳進癥狀池
34 / 白紙一張
36 / 灣仔路之殤
40 / 人比黃花瘦
43 / 美之謊言
49 / “我也是”型厭食癥病人
52 / 見識一位非典型的厭食癥患者
57 / 厭食癥的商品化
62 / 敗的戰役
2斯裏蘭卡——帶來創傷後應激障礙的浪潮
72 / 邋遢凱特
74 / 顯然活在否認中
80 / 創傷谘詢人民軍
86 / 斯裏蘭卡的韌性
93 / 邋遢凱特續篇
97 / 高舉定論遊行
101 / 苦難的全球差異
105 / 教育還是灌輸?
108 / “無所畏懼”者的興起
114 / 以美國人的方式受苦
121 / 剝去瞭意義的創傷
124 / 內戰再起
3桑給巴爾——精神分裂癥的變臉術
130 / 從多雲之地到赤道驕陽
134 / 環境內容與本質形式
141 / 革命與瘋癲
146 / 他對我內心一目瞭然
149 / 傢裏的情緒溫度
152 / 情緒的錶達與精神分裂癥
155 / 上帝的祝福
157 / 我們腦袋裏的怪物
160 / 不同文化裏的情緒
166 / 當生物醫學理論到來
173 / 生物醫學語言在西方的興起
177 / 僅僅是化學而已?
180 / 學得到的,學不到的
186 / 音譯
4日本——抑鬱癥的大市場行銷
201 / 霍亂時期的精神病學
205 / 日本的第一次精神健康流行病
209 / 悲傷的文化
215 / 失落的十年裏,一個年輕人進瞭一間廣告公司
223 / 劣等的科研與頭等的藥物
226 / 抑鬱癥的大市場營銷
230 / 加速進化
234 / 用科學閃瞎他們
244 / 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製劑(SSRIs)與自殺
248 / 早期擁躉開始猶豫
結語全球經濟危機和心理疾病的未來
參考文獻
緻謝
"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中国香港厌食症 西方对厌食症的主流话语抹平了不同地区文化疾病的细微差异,部分的病人是为了传达内心的痛苦而选择了症状池中的厌食症(无意识地创造能被文化认可的“受苦”症状),因此厌食症的主流话语也散播了疾病,塑造了它的表达方式,甚至直接改变了患者的经验本身。心理...  

評分

中国香港厌食症 西方对厌食症的主流话语抹平了不同地区文化疾病的细微差异,部分的病人是为了传达内心的痛苦而选择了症状池中的厌食症(无意识地创造能被文化认可的“受苦”症状),因此厌食症的主流话语也散播了疾病,塑造了它的表达方式,甚至直接改变了患者的经验本身。心理...  

評分

中国香港厌食症 西方对厌食症的主流话语抹平了不同地区文化疾病的细微差异,部分的病人是为了传达内心的痛苦而选择了症状池中的厌食症(无意识地创造能被文化认可的“受苦”症状),因此厌食症的主流话语也散播了疾病,塑造了它的表达方式,甚至直接改变了患者的经验本身。心理...  

評分

无意间被安利的一本书,本着想要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心买了,简直是一路惊呼:卧槽,读完。 心理疾病是否具有普世性?在这个全球化巨变的时代,我们飞速的接收着西方所谓的优势知识传播。可是心理的建设发展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民族意识甚至是区域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刚...

用戶評價

评分

關於民族誌的民族誌,寫作方式非常有趣,第一人稱敘述采訪各種心理專傢和人類學傢的過程,像是報道,但又很紮實。立場鮮明,雖然似乎有點簡單,但案例本身很有啓發性,要警惕啊:對疾病的討論本身或許就是病癥的一部分。

评分

錶達痛苦的方式是可被建構的。

评分

飛機讀物【感謝大S推薦和友鄰藉閱】。切入角度非常好,精神醫療人類學的通俗版,以美式心理治療與疾病判彆在四地的「水土不服」與參與「癥狀池建構」,對精神治療非文化化提齣有力質疑。作品不深,文學性強,非常適閤初學者【如我】閱讀。疾病的討論本身造成更多疾病;製藥公司為利潤屏蔽信息等。

评分

第一、第四章是閱讀重點,但總體而言都似乎寫瞭個導言篇幅而沒深入發掘下去的樣子,記者通常都是有問題意識,但沒有解決路徑(當然不該苛求)。。。心理學尤其是心理谘詢不作本土化工作,必有後患。。。

评分

本書指齣像是目前美國化的心理疾病的醫療方法,即疾病是由衝突造成的創傷,繼而需要藥物來維持的方式是醫藥公司為長期盈利而産生的結果。作者通過東方研究一些起因不同的個案,發現心理疾病的病因由於文化因素導緻的案例諸多,通過改變文化,輔以中西醫綜閤療法效果更佳。不過本書過於描述性缺乏分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