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美国著名作家伊森·沃特斯享誉心理学界的非虚构著作。他以一个心理学记者的独特视角, 通过采访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心理疾病案例,生动展现了关于厌食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精神分裂和抑郁症在不同文化中的“地貌”,强有力地说明了美国的心理学范式是如何在其医药商业利益驱动下输出全世界,潜移默化地改变本土心理疾病的现象。
作者认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已经在源源不断地以全球工业化的方式输出他们自己的心理疾病定义和治疗方法。由此, 美国的心理学在不知不觉中将全世界如何"疯狂"的方式变得越来越相似, 越来越同质化。
伊森·沃特斯 Ethan Watters,美国著名作家、记者,过去30年以来长期致力于精神医学和社会心理学方面的非虚构写作,代表作《城市部落》 《制造怪兽》。他的著作曾入选美国 “最佳自然科学”系列丛书。作为记者,沃特斯的写作生涯开始于调查并报道日托儿童虐待、撒旦教 阴谋论以及其他都市神话,他也是第一位在美国国家级的刊物上曝光心理治疗师族群中所存在的故意暗示引导他们的病人陈述自己有“被恢复了”的早期童年创伤记忆的记者。沃特斯目前与太太和孩子生活在美国旧金山。
译者 黄晓楠,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富勒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治疗硕士(M.S.MFT)。现于上海关怀心理咨询中心任专职咨询师,致力于临床实践和心理学著作翻译工作。
作者虽然在书的结语中将书内容想传达的的重点进行了声明——他们和我们不同。也就是世界各地的文化不同,各地心理痛苦的表达不同,处理策略不同。但是作者最后这个非常谦卑的低姿表态,并不能抹杀前面行文过程中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对不同文化中心理痛苦的表达和处理策略应该保...
评分作者并不是想说本土的疗法都有效,也不是否定美式心理治疗的付出和作用。他提醒的是“他们跟我们不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表达痛苦的症状池,正是这些不同的心—身症状,反映了独特的个体痛苦。美式心理治疗和大制药公司的全球化推广,不免遮蔽了各种文化下个体的冲突方式。在...
评分作者虽然在书的结语中将书内容想传达的的重点进行了声明——他们和我们不同。也就是世界各地的文化不同,各地心理痛苦的表达不同,处理策略不同。但是作者最后这个非常谦卑的低姿表态,并不能抹杀前面行文过程中字里行间无处不在的对不同文化中心理痛苦的表达和处理策略应该保...
评分作者并不是想说本土的疗法都有效,也不是否定美式心理治疗的付出和作用。他提醒的是“他们跟我们不同”,每种文化都有自己表达痛苦的症状池,正是这些不同的心—身症状,反映了独特的个体痛苦。美式心理治疗和大制药公司的全球化推广,不免遮蔽了各种文化下个体的冲突方式。在...
评分无意间被安利的一本书,本着想要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心买了,简直是一路惊呼:卧槽,读完。 心理疾病是否具有普世性?在这个全球化巨变的时代,我们飞速的接收着西方所谓的优势知识传播。可是心理的建设发展与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民族意识甚至是区域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些刚...
心理医药版的《盐、糖、脂肪》。标题是Crazy Like Us,也可以理解为Crazy Like US.
评分这是难得一见的犀利而独创性见解的心理疾病书籍,在香港主权更替时,西方形式的厌食症也能钻进香港年轻女性的无意识,在本地文化经历广泛焦虑和冲突时,就容易有新的有关心理和疯狂的念头乘虚而入。
评分心理医药版的《盐、糖、脂肪》。标题是Crazy Like Us,也可以理解为Crazy Like US.
评分非常非常好。人类学的写作立场,质疑医疗全球化及其所携带的美式“标准化”的知识、诊断、治疗、商业公司对疾病多样性的破坏。当我们依仗着先进的科技和知识,自以为做着医疗科普的时候,都要问一句,我们真的做的是对的事情吗?每一个案例都引人深思。
评分完本,还是汗流浃背,看到自己长久以来深陷的一个系统其实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认为到自己自以为最优解的缺陷和谬误更是一件让人后悔并自责的事情,最令人沮丧的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都是一个无解的系统,好在如罗杰斯所言,仅仅是表达是看到是直面(就正好是典型是美式心理治疗观)就让事情有了转机的可能性。为之深戒,虽然被西化多年的傲慢和头脑并不会轻易改变 也不愿轻易改变,然而,知道它的有限,它的错误,让人始终保持那一丝谦卑就已经是更好的事情了。像人类学家一样,不带前提和预判,真是有可能的么? 时光漫长,伏惟尚飱。需重读,需导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