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初期,巴特在社会科学高等学院研究符号学和结构主义,他对传统学院文学理论观点以及大众文学形态作了论述,其独特的观点被称为新批评,引起其他思想家的不满,认为他漠视和不尊重文化中的文学根源。巴特则发表《批评与真实》。
《批评与真实》可以被看成罗兰·巴特对新批评运动的宣言。全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激烈地反驳了其论战对手、法国文学批评家雷蒙·皮卡 RaymondPicard 的论点和论据;第二部分,提出一种文学科学,即文学批评应该是一种开放式的、有风险的、赋予作品某种特殊意义的话语,它应该强加一种意义而不是分析意义如何产生。在论战中,罗兰·巴特把对手推向一种右派、甚至是极右派的立场,而自己则站在其对立面,加入到从普鲁斯特开始,经过弗洛伊德、拉康、乔姆斯基、马拉美、雅各布森、布朗肖,一直到巴塔耶、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卢卡奇、戈德曼等人组成的阵营。在这一阵营中,不再有诗人,不再有小说家,只有书写本身。
罗兰·巴特,20世纪法国著名学者和思想家,被认为是萨特之后法国知识界的领袖人物,蒙田之后最有才华的散文家。其许多著作对于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其影响所至包括结构主义、符号学、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我能说我读不懂么╯﹏╰
评分前半部分是篇嘴炮雄文(过于毒舌),话语权力的争夺檄文。旧批评对新批评的责难依托于旧批评圈内的“拟真”,他们坚守“客观性”,评论探讨抽象而非实物,将不和己意的文字称之为“病态”。“在旧批评中,守丧的特征不是让一些已有的词死去,而是不让新词诞生。”关于这场嘴炮:“在此我维护的并不是我的行话,而是语言的权利。” 后半部分是冒险的个性设想,区分关于作品多元意义的多重话语:文学科学、文学评论和不发表意义的阅读活动。文学科学的设想困难重重:只能跟文学著作联系,可文学著作又如何独立存在?这与“旧批评”宣称的“文学就是文学”又有些相似了。“批评不能企图翻译作品,因为没有什么比作品本身更清晰。”批评是构思一个意义网,使其语言飘荡在作品语言之上。它所揭露的不可能是所指而只是一些象征的锁链。批评家不能代替读者。
评分一开始针对皮卡尔的指控的辨析还是有点味道的。第二部分对于科学、批评和阅读这三种处理文本的方式的分类也不失为一种视角。但是我似乎仍然没有看懂批评最后看到的是主体的缺席(absent)···可能是我太过愚蠢吧···
评分[2017已读027]★★★★ 第一部倒是让我知道了法国当代文学评论冗长繁复语录的来源——反叛明晰性,但这其实给阅读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毕竟评论的目的在于阐释而不是创造。第二部的批评和阅读部分观点与我相似,很有启发
评分科学是探索意义的,而批评则是产生意义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