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性

不可能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法] 乔治·巴塔耶
出品人:
页数:200
译者:曹丹红
出版时间:2017-10
价格:3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5189364
丛书系列:棱镜精装人文译丛
图书标签:
  • 哲学
  • 巴塔耶
  • 乔治·巴塔耶
  • 法国
  • 法国文学
  • 文学
  • 法国哲学
  • 外国文学
  • 哲学
  • 逻辑
  • 认知
  • 思辨
  • 虚构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包括“老鼠的故事”“狄安努斯”“俄瑞斯忒亚”,这三个“异质”文本通过明显或隐秘的线索相互联系着。巴塔耶意图以此来“描绘真实”,但并不借助通常所说的“现实主义”手法,而是通过想象“不可能性”,或者将小说人物置于色情、消失、死亡、毁灭等情形的考验之下,或者将诗歌推至一种 “暴力状态”,以此来获得意义,唤醒主体意识。

————————

—————————

————————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出版了这本书。那时我给它起了个晦涩的名字:《诗之仇恨》。当时我觉得,只有仇恨才能抵达真正的诗。诗只有在反抗的暴力中才能获得强烈的意义。然而诗只有在召唤不可能性时才具有这种暴力。几乎没有人能理解第一个书名的意义,这是我最后选择谈论不可能性的原因。

诗是一种简单的迂回:我通过诗逃离话语的世界,这世界对我来说已经成为一个自然的世界。我与诗一起进入某种坟墓,其中可能性的无限性诞生自逻辑世界的死亡。

——巴塔耶

作者简介

关于作者

乔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1897—1962),法国著名哲学家、评论家、小说家,博学多识,思想庞杂,其作品涉及哲学、伦理学、神学、文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巴塔耶的思想上承尼采、克尔凯郭尔、萨德的批判倾向,下启20世纪后期法国诸家思潮,对福柯、德里达、波德里亚等人的影响尤深,颇具反叛精神,被誉为“后现代的思想策源地之一”。

————————

关于译者

曹丹红 1980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99年进入南京大学法语专业学习,2008年取得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学、法国文论。已翻译出版《日常生活颂歌》、《柏拉图的理想国》、《身体日记》、《马拉美: 塞壬的政治》、《批评与临床》(合译)、《艺术家的责任》(合译)、等多部法国重要文学与社科类著作,并著有《诗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一书。

目录信息

读后感

评分

遭遇背叛之后,人的内心世界究竟是怎样的?若只能用写作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又会是怎样一种精神状态?似乎一言难尽。 但在巴塔耶笔下,一切却显得那么美与浪漫。诗一样的语言,即使是描绘内心最复杂的仇恨,他都可以写的让人动容,又或许正如巴塔耶所言:“只有仇恨才能抵达真正...  

评分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出版了这本书。那时我给它起了个晦涩的名字:《诗之仇恨》。当时我觉得,只有仇恨才能抵达真正的诗。诗只有在反抗的暴力中才能获得强烈的意义。然而诗只有在召唤不可能性时才具有这种暴力。 诗是给绝望的一个吻。巴塔耶自述,“现实主义在我看来像个谬误。”...  

评分

评分

俄瑞斯忒斯纪 俄瑞斯忒斯纪 天空中的露珠 生活的风笛 蜘蛛的夜 数不清的噩梦的夜 眼泪的无情的游戏 哦太阳在我胸口死亡的长剑 休息吧沿着我的骨头 休息吧你是闪电 休息吧毒蛇 休息吧我的心 爱情的长河被血染成粉红 风吹乱了我杀手的头发 机会啊苍白的神灵 闪电的笑 看不见...

评分

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出版了这本书。那时我给它起了个晦涩的名字:《诗之仇恨》。当时我觉得,只有仇恨才能抵达真正的诗。诗只有在反抗的暴力中才能获得强烈的意义。然而诗只有在召唤不可能性时才具有这种暴力。 诗是给绝望的一个吻。巴塔耶自述,“现实主义在我看来像个谬误。”...  

用户评价

评分

还是想把文字解放出来,所谓的不可能性大概是指主体在他不能存在的地方存在,或者又刚好相反,这不是很像施密特所说的悬置吗?巴大爷想回溯到亚当夏娃偷尝禁果之前。这才是对康德同萨德的诠释,甚至还有一点犬儒主义,好像在性高潮那一刻会触摸到一个界点,通过由死向生的时间性来消除主体性,顺带调侃了一下先验逻辑学。三个标题内容也都是逐渐升华,向恶逐渐演变。但实在没办法把这本书当做文学作品来读

评分

还是想把文字解放出来,所谓的不可能性大概是指主体在他不能存在的地方存在,或者又刚好相反,这不是很像施密特所说的悬置吗?巴大爷想回溯到亚当夏娃偷尝禁果之前。这才是对康德同萨德的诠释,甚至还有一点犬儒主义,好像在性高潮那一刻会触摸到一个界点,通过由死向生的时间性来消除主体性,顺带调侃了一下先验逻辑学。三个标题内容也都是逐渐升华,向恶逐渐演变。但实在没办法把这本书当做文学作品来读

评分

那些肮脏的动人的温柔的黑暗的情欲和死亡,那些无意义的有意义和有意义的无意义,那些被放大的滑稽和日常的疯狂,都在巴塔耶的笔下了,毁灭性的浪漫啊!

评分

“诗不是一种对自我的认识,更不是对某种遥远的可能性的经验,它仅仅是通过词语,对那些无法企及的可能性的召唤。”唯有死,才能到达生。唯有诗,才能超越诗。裸体与死亡,美女与老鼠,爱情与欲望,一切皆是真实的表象,一切皆是无法触及的真相被触碰后化身的尖叫。巴塔耶真难懂省略号括号好多orz。2018-011

评分

4.0。1.我像孩子哭泣一般写作:孩子慢慢放弃了哭泣的理由。2.手持大蜡烛,去重新被黑暗笼罩的房间看躺在鲜花中的死者,山梅花香气和死亡的洗涤剂气味混在一起,这一切多么富有戏剧性!3.这或许是世界的本质:一种令人震惊的天真,没有底限的放弃,一种醉醺醺的情感过剩,一种充满戾气的无所谓!4.夜晚是我的裸体,星辰是我的牙齿,我把自己扔到死人堆中,穿着雪白的阳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