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人类学 社会学 情感 财富观 财富 中国研究 社会分层 恶
发表于2024-12-23
羡慕嫉妒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嫉妒,是一种极具破坏力量的负面情感。用福斯特(George Foster)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害怕它。既怕别人对自己的嫉妒导致的恶果,也怕自己对别人的嫉妒引发的毁灭。因此,往往会有一整套社会制度来维持、控制、权衡这种情感,把它的破坏作用降到最低。
对于嫉妒的本土形式——“眼红”以及“红眼病”的讨论曾经在20世纪80年代占据了报纸头条,近年来“羡慕嫉妒恨”又成为流行词汇。本书从对“红眼病”“仇富心态”的文本分析,到深入华北三个因采矿暴富的村子为期一年的田野调查,试图把“羡慕”“嫉妒”“恨”作为理解“暴富”、“财富不平等”与“开矿纠纷”等社会现象的切入点,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道德文化机制,由此探讨乡土社会嫉妒的发生、控制及消解机制,并针对由财富快速积累而引发的急剧社会变迁进行更为深入的人类学解读。
【学者推荐】
张慧为读者做出的财富观分析来自对生活的直接观察,而不是社会分层统计方法通常呈现的刻板社会图景。在她的笔下,多重的态度、多样的情绪、复杂的情感,不断围绕财富问题旋转变动。由于分析细致入微,并非武断绝然,而且否定了二元对立的分析法,一个多彩的社会生活光谱逐渐呈现在她的叙述和分析之中。光谱的一边是对人们对财富的向往,另一边是人们对财富的反思,光谱的中间地带则是光点逐步变化且有层次的色调。如此巧妙的分析和表述使得张慧的著作能够准确地将当代中国公民面对财富问题的复杂心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著名人类学家,清华大学教授 景军
张慧,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人类学研究所讲师。2010年毕业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获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就读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研究兴趣:情感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和城市化研究。曾在《民俗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思想战线》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近十篇。
三星+半星鼓励。关于有限资源图景:借助开矿暴富的机会确实是有限的,但一家暴富并未占据或剥夺他人的机会和资源,因嫉妒产生的开矿纠纷对抗的对象并不是暴富者而是资本方。对不平等的感知(他人拥有物的不应得、自我希望的不可得)产生嫉妒、以福命观消解嫉妒情感进而维护秩序,此二部分阐述最佳。
评分太多引用了他人论著的观点,相比下作者自己的观点就显得特别少。大致可以了解本土研究在这一方面的学术状况。
评分人类学者懒得做田野了,就捡个好弄的题目。七拼八凑就不说了,这类题目你做得过社会学、心理学甚至经济学的内行吗?交叉不是说不行,但你的专业底蕴在哪里?
评分硬币的另一面则是资本化时代的财富与passion,这也许是更有意义的课题。还有,道德话语与不确定性,需要联系到Nussbaum。
评分缺乏分析深度,选材也不甚精当,几乎全是各种引用,没有创见,更不用说自成体系了。最后一章对中国人情感特点的分析有点意思,和我以前的想接近,比如乡土社会的情感多是表演,不真挚,人们考虑的不是真诚,而是社会标准。
“羡慕嫉妒恨”这个流行语能够火起来不仅仅是由于语词上的反复叠加,更是符合了一种社会现实。嫉妒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进入到公共话语领域,有关“红眼病”与仇富心态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纸。以《人民日报》为例,关于“眼红”的讨论第一次出现在1980年,在...
评分“羡慕嫉妒恨”这个流行语能够火起来不仅仅是由于语词上的反复叠加,更是符合了一种社会现实。嫉妒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进入到公共话语领域,有关“红眼病”与仇富心态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纸。以《人民日报》为例,关于“眼红”的讨论第一次出现在1980年,在...
评分“羡慕嫉妒恨”这个流行语能够火起来不仅仅是由于语词上的反复叠加,更是符合了一种社会现实。嫉妒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进入到公共话语领域,有关“红眼病”与仇富心态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纸。以《人民日报》为例,关于“眼红”的讨论第一次出现在1980年,在...
评分“羡慕嫉妒恨”这个流行语能够火起来不仅仅是由于语词上的反复叠加,更是符合了一种社会现实。嫉妒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进入到公共话语领域,有关“红眼病”与仇富心态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纸。以《人民日报》为例,关于“眼红”的讨论第一次出现在1980年,在...
评分“羡慕嫉妒恨”这个流行语能够火起来不仅仅是由于语词上的反复叠加,更是符合了一种社会现实。嫉妒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在改革开放之后逐渐进入到公共话语领域,有关“红眼病”与仇富心态的报道经常见诸报纸。以《人民日报》为例,关于“眼红”的讨论第一次出现在1980年,在...
羡慕嫉妒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