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識的生産技術

智識的生産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商務印書館
作者:[日] 梅棹忠夫
出品人:
頁數:222
译者:樊秀麗
出版時間:2016-6
價格:22.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0121972
叢書系列:“社會科學與社會”係列叢書
圖書標籤:
  • 方法論
  • 知識管理
  • 思維
  • 梅棹忠夫
  • 陽老薦書
  • 日本
  • 治學方法
  • 教育
  • 智識生産
  • 知識管理
  • 認知科學
  • 思維技術
  • 創新方法
  • 學習策略
  • 信息處理
  • 心智模型
  • 批判性思維
  • 係統思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日本的學校裏,老師灌輸過多,學生不懂積極主動學習;學校不教學生獲取知識、研究問題的方法。研究者源於技術欠缺的研究能力低下,沒有係統的整理資料的方法,研究者對於研究生活中的一些基礎技術視而不見。這些話題和從事智識生産活動的人有很大的關係。本書旨在引起普遍性智識生産技術的研究。

學校雖然給學生灌輸瞭不少知識,但並沒有教給他們更多獲取知識的方法。作者從自己長期摸索的經驗和與同仁的共同討論中確信,學生和研究者的研究能力低下,是因為在記筆記、卡片的利用、稿件的寫作等基本技術方麵所接受的訓練不夠。為瞭進行創造性的智識生産,作者嘗試就其實踐性技術提齣方案。

著者簡介

梅棹忠夫(1920-2010),畢業於日本京都大學理工學院,理學博士。曆任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教授、國立民族學博物館館長等職。專攻:民族學、比較文明學。著有《文明生態史觀》《梅棹忠夫著作集》(23捲)。

圖書目錄

序論
學校灌輸過頭
不教具體方法
技術欠缺與研究能力
厭煩技術
何為智識生産
信息産業的時代
一門生活技術
現代人的實踐素養
物質條件的變化
個人的智識武裝
本書的宗旨
1.發現記事簿
達·芬奇記事簿
天纔後生
發現記事簿
以文字書寫
有效素材的積纍方法
捕捉發現
記事簿的結構
一頁一事
編寫索引
2.由筆記本到卡片
照搬國外的傳統
天皇的筆記本
筆記本的進化
從筆記本到卡片
田野筆記本
田野調查法與卡片
就地製作卡片
共同研究
京大型卡片
3.卡片及其使用方法
卡片的尺寸
紙質與印刷
隨身攜帶卡片
為瞭忘卻而書寫
一卡一事
分類不是目的
曆史的再現
有限的恐懼
對於卡片的批評
4.剪貼與標準
初次剪貼
剪貼簿
貼在颱紙上
從分類上架到敞開文件
資料標準化
前輩的教誨
整理照片好難
市售品與標準化
厭煩標準化
5.整理與事務
本居宣長的故事
整理與整頓
所在位置體係化
整理方法的摸索史
帕金斯先生其人其事
直立式文件歸檔法
項目分類
櫃存文件
傢務革命
空間分配
辦公現代化與機械化
秩序與安寜
6.讀書
閱讀技術
讀書與吃飯
讀書的學問
讀過與看過
確認記錄與讀書卡
讀書記錄
讀書一鼓作氣
字行劃綫
讀書筆記
書讀二遍
雙重讀書
創造性讀書
關於引用
7.由筆到打字機
“書寫”日文
筆墨雜談
由鉛筆到自來水筆
書寫文字的美學與倫理學
初試打字機
擺脫手寫
羅馬字母論的傳統
詞語選擇與分隔書寫
文字革命的嘗試
消失的新字論
從羅馬字母到假名文字
假名文字論的流派
假名文字打字機
對假名文字的抵觸
隻用平假名
平假名打字機
亟待改進的問題
8.信函
信息交換技術
信函形式的統一與分散
信函形式的崩潰
厭煩寫信
重新確定形式
開發新技巧
機打信函
準確無誤,美觀大方
信函備份
如何整理通訊錄
地址聯係卡
9.日記與記錄
自我筆談
心靈與個人經曆的記錄
寫給自己的工作報告
散頁日記
日記反思
日記與記錄
記憶與記錄
記錄的素養
田野筆記的日常化
卡片日記
個人檔案館
10.稿件
為人作嫁
缺乏訓練
印刷工程設計圖
齣版印刷的責任
確定規則
使用稿紙
關於稿紙
從撰稿到印刷
分隔與文稿
印刷技術變革
謝絕謄寫
務必備份
11.文章
失文癥
行動傢厭惡寫文章
訓練重於纔能
善於總結
小劄法
整閤零散資料
構思方法的體係化技術
易懂為先
用字用詞常識
日語的邏輯性
文章寫作技術的兩極
國語教育的問題
結語
以技術體係化為目標
信息時代的新型教育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阅读本书自己主要的收获有两点: 第一点是每则卡片只写一件事情。 以读书笔记为例,自己原本是一遍读书一边将一本书的重点和自己的想法统一记在一则笔记中。这样每则笔记实际上包括挺多主题,不同笔记之间难以归类和联系起来。现在根据书中的做法,在读完书后根据之前记录的重...  

評分

評分

文人过了三十岁,就再也走不出前三十岁的时代了。然而幸运的是,我们的时代并不是平滑地渐变的。一代人慢慢死去,接着又是下一代,看起来紧密相接的时代却是留给每一代人生存空间的。我们美其名曰情怀的东西只是一代代人的成见的一小部分,最大的情怀,莫过于道德和原则。...  

評分

马丁 · 布伯( Martin Buber )说:所有事物都在相遇。你与我会相遇,你与创意会相遇,你与命运会相遇,你与创作者会相遇。只要你足够诚实,所有秘密都会显现出来。 读梅棹忠夫的[《智识生产的技术》],惊喜发现创作者使用卡片的方法竟会如此相似,就像他们在不同时空相遇过一样...  

用戶評價

评分

核心理論的意義遠大於形式。

评分

隻是有一點過時啦

评分

終究追趕不上時間的腳步……隻看卡片部分就可以瞭

评分

一部作者本人的智識生産工具發展史。其核心要義在於用「卡片」替代傳統的「筆記本」。「卡片」的優勢在於靈活組閤,其餘的規則,跟用好筆記本的法門大同小異,譬如:要寫標題、要寫時間、一卡一事、無須分類、重視發現(個人的創作)…… 但問題是,在無紙化辦公已經全麵普及的今天,我們的卡片應該是何種形態?當「筆記術」已經成為顯學,紙質或者電子的卡片又如何補充到我們現有的「知識管理係統」中去?

评分

超簡單的卡片學習說明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