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揭示的是一个充斥着卑鄙与贪婪的黑色故事,通过造假历史、食品政策、烹饪揭秘等内容的有趣混搭,比·威尔逊向我们展示了造假的各种险恶手段、助长奸商涌现的风气、科学蒙骗与科学监查之间的激烈对抗、为建立值得信赖的食品标准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同时也歌颂了那些食品侦探、打假英雄,他们调查厨房里的黑幕,用毕生的精力告诉人们,他们吃下去的究竟是什么。故事生动有趣,意味直指人心。
作为工业化城市中流行的顽症,食品造假在英美两国也曾风行一时。彼时彼地的人们,同样也是苦不堪言。两国如何应对、情况如何好转,不仅值得借鉴,更可引人深思。
比·威尔逊(Bee Wilson),英国著名食品作家和历史学家,多年来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担任思想史研究员。她曾在英国时政周刊《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 担任了五年的美食评论家,自2003 年起,每周都在《每日电讯报》(Daily Telegraph) 的美食专栏发表文章,其作品屡次获奖。2004 年她出版了第一本个人著作《蜂群》(The Hive)。
《美味欺诈 食品造假与打假的历史》 英国 比•威尔逊 读着的多数是别国的历史,看到的却是我们的当下。 一、关于掺假食品的几个观点 (1)一点毒药可以要人命,一般食品如果摄入过多也可能致命,比如过量食用胡萝卜会导致维生素A中毒。 (2品加工处理不当导致人身伤害:糖果...
评分“掺假食品,就好像贫穷一样,似乎永远都不离我们左右。” 作者写在文章最后部分的一句话,应该就是我最真实的体会。 这是一本越往后读越感到沉重的书。本来前面几章在描述两个世纪前英国食品的各种造假问题时,我尚能抱着一种嘻嘻哈哈看他国热闹不嫌事儿大的心态读得轻松,虽...
评分苏丹红的咸鸭蛋,三聚氰胺的牛奶,反式脂肪的蛋糕面包甜点,瘦肉精的猪肉,色素馒头回收卖出,最近又出了毒豆芽,还有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以为只有中国因为穷和贪才出现这些吗?美味欺诈告诉你,外国一两百年前早就这么搞过了。自己种菜不太可能,那些标志着绿色食品的又有...
评分1860年英国政府制定了第一部《食品安全法》,是最早建立食品安全体系的国家之一。这也证明着英国在19世纪初期,食品安全问题突出,促使他们建立食品安全立法。本书《美味欺诈》正是回顾19世纪英国食品的造假与打假的历史,同时也警示着全球的食品安全的监管。 作者比•威尔...
评分展现了19世纪英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促使了食品安全法的制定,同时也为全球食品安全给予警示
评分对英国食物的吐槽异常精准了
评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活下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真的很重要,,Ծ^Ծ,,
评分前年买的书,断断续续读了好久。书中讲述了过去200年间发生在食品领域中关于诸如造假,打假,安全事故,谣言等等。主要涉及欧美国家,末尾甚至提及了发生在中国的几起知名事件。读过之后感到的是一种释然(被稀释的愤慨以及存在于遥远之处的些许希望)。而在一个更大尺度的时间和空间中来思考当下的种种,或许可以得到相对更为理性和贴近事实到结论吧。读过关于上世纪初英国食品的种种,《1984》中关于食物的种种不堪讲述看上去更像是奥威尔的吐槽。
评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要活下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真的很重要,,Ծ^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