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的演进

教育思想的演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涂尔干
出品人:
页数:508
译者:李康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CNY 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117517
丛书系列: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政治法律社会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涂尔干
  • 教育史
  • 教育社会学
  • 思想史
  • 教育研究
  • 教育
  • 法国
  • 教育思想
  • 历史演进
  • 教育哲学
  • 教育发展
  • 教育理论
  • 思想演变
  • 教育改革
  • 学术研究
  • 教育观念
  • 教育变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教育思想的演进》根据涂尔干1904-1905年在巴黎大学开设的“法国中等教育史”课程整理而成,是史学界公认的社会史的开山之作。它考察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进过程。本书不仅把教育观念的演进与思想体系史融通起来,也与教育体制内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形式环环相扣,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

作者简介

涂尔干(1858-1917),法国社会学家,社会学奠基人之一。著有《社会分工论》、《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自杀论》、《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等作品。

目录信息

第一编
第一讲 法国中等教育史
第二讲 早期教会与教育
第三讲 早期教会与教育(终)――加洛林文化复兴前的修道院学校
第四讲 加洛林文化复兴
第五讲 加洛林文化复兴(终)――文法的讲授
第六讲 大学的起源
第七讲 巴黎大学的诞生――就职礼与执教权
第八讲 “universitas”一词的含义――教俗兼具的巴黎大学;以同乡会和教授会为单位的内部组织
第九讲 艺学院――内部组织;学院
第十讲 学院(终)
第十一讲 艺学院的教学——学位;研习课程
第十二讲 大学中的辩证法教学
第十三讲 辩证法与论辩——艺学院的学科
第十四讲 关于巴黎大学的结论——文艺复兴
第二编
第十五讲 文艺复兴——拉伯雷或百科全书运动
第十六讲 文艺复兴(终)——人文主义运动;伊拉斯谟
第十七讲 16世纪的教育理论——人文主义运动与学院派运动之比较
第十八讲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结论)
第十九讲 耶稣会
第二十讲 耶稣会(终)——教育的外在组织形式
第二十一讲 耶稣会体系与巴黎大学体系
第二十二讲 关于古典教育的结论
第二十三讲 现实主义者的教育理论——它的起源:夸美纽斯、罗兰与大革命
第二十四讲 大革命——中央学校
第二十五讲 19世纪课程体系的变化——中等教育的界定
第二十六讲 结论——教育与人世
第二十七讲 结论(终)——教育与自然:科学;以语言为工具的逻辑修养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P66 “ego”这个代词是否有呼格形式,为这个问题两派的领头人整整争论了两个礼拜……“火”这个词就有12个不同的名称。 (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茴香豆的“hui”有四种写法吗孔兄?) P111 同乡会的组织形式和巴黎大学的兴起合在一起,表明学生们的地域来源十分宽广。(同...  

评分

P66 “ego”这个代词是否有呼格形式,为这个问题两派的领头人整整争论了两个礼拜……“火”这个词就有12个不同的名称。 (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茴香豆的“hui”有四种写法吗孔兄?) P111 同乡会的组织形式和巴黎大学的兴起合在一起,表明学生们的地域来源十分宽广。(同...  

评分

涂尔干是社会学的大师,他从教育学出发,千辛万苦创立了社会学系。所以他写的教育思想史,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写就的。 从这部教育史中,我们可以明白现代教育的源头是怎样的。一系列学位礼仪,教师考核等规章制度,全都能在古代找到各种各样的原型。 我们仿佛从书中看到,教育...  

评分

这是关于教育学以及教育思想理论的历史综述。教育是如何产生?如何发展的?而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其理念又是如何演进的,作者进行了考究。此书有着史学的因素,但内涵还是表现着作者的理念。 西方的教育或者说法国的教育是从教会开始的,作者没有从古希腊罗马开始,我想是因为作者...

评分

P66 “ego”这个代词是否有呼格形式,为这个问题两派的领头人整整争论了两个礼拜……“火”这个词就有12个不同的名称。 (怎么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茴香豆的“hui”有四种写法吗孔兄?) P111 同乡会的组织形式和巴黎大学的兴起合在一起,表明学生们的地域来源十分宽广。(同...  

用户评价

评分

前半部分提到的人名大多听都没听过,读起来略痛苦,到后面好些(完全是托了在硬座时间又长又睡不着又无聊的福)。同时翻了点陈青之的《中国教育史》,感觉不在一个层次上。想尝试着用涂尔干的思路分析下中国的教育思想传统(当然也就是想想)……

评分

翻译好到我没词儿了ᕦ(ò_óˇ)ᕤ

评分

M

评分

是从《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那本书里面看到的这本书。据说涂尔干的这本书是社会史的开山之作,但是长期以来被学界重视得不够。实际上,这本书是涂尔干开设的“法国教育史”这门课程的讲义、讲稿,其所论及的时间横跨千年,如何将这么长时间的教育史进行梳理与呈现确实是一个难题,但是涂尔干很好地完成了。借用哈布瓦赫的话来说,“涂尔干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让我们知道,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在一种历史的框架内研究教育制度,究竟能够得到怎样的成果。”另,渠敬东老师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发表了一篇与本书相关的长篇论文,可结合着来看。嗯,这本书密密麻麻的,有500多页,我看得很粗糙,以后有机会再读读。现在的话,缘分暂告一段落。

评分

是从《批判教育社会学九讲》那本书里面看到的这本书。据说涂尔干的这本书是社会史的开山之作,但是长期以来被学界重视得不够。实际上,这本书是涂尔干开设的“法国教育史”这门课程的讲义、讲稿,其所论及的时间横跨千年,如何将这么长时间的教育史进行梳理与呈现确实是一个难题,但是涂尔干很好地完成了。借用哈布瓦赫的话来说,“涂尔干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典范,让我们知道,一位伟大的社会学家,在一种历史的框架内研究教育制度,究竟能够得到怎样的成果。”另,渠敬东老师在《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上发表了一篇与本书相关的长篇论文,可结合着来看。嗯,这本书密密麻麻的,有500多页,我看得很粗糙,以后有机会再读读。现在的话,缘分暂告一段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