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史》以梁生宝互助组的发展历史为线索,通过对蛤蟆滩各阶级和各阶层人物之间尖锐、复杂的斗争的描写,深刻地表现了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农村阶级关系及各阶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新变化、新排列、新组合,完整地展示出我国农业合作化的历史风貌和农民群众精神世界的巨变,特别是他们对待千百年遗留下来的私有制所持的立场和感情的飞跃。也可以说,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创业者的心灵史。这也是这部小说具有永恒的生命力的原因。
柳青在皇甫村踏踏实实地生活了14年,对农村中各种人物了如指掌,这给他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在《创业史》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梁生宝、梁三老汉、郭世富、郭士杰、郭振山等一批十分成功的形象。特别是梁生宝和梁三老汉两个人物,已排进中国现代文学中最富有特色的典型形象的行列。梁生宝是全书的中心人物,是社会主义农村中的英雄典型。在披荆斩棘带头创社会主义大业中,他有胆有识,既有宏伟的气魄,又有实干精神。他身上既有勤劳、朴实、善良的中国传统美德的闪光,又有公而忘私、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时代精神的张扬。这是一个讲原则、重情感,使读者倍感亲切可爱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梁三老汉是书中写得最凝重最精彩的人物,是极有感染力的艺术典型。作者不是单线条地勾勒这一人物,而是深挖精凿,浓墨重彩地描绘他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他鲜明感人的多重性格。这是一个最有深度、最能显示作者艺术潜能的不可多得的中国老农的形象。
《创业史》结构宏伟,气势磅礴,充分昭示了柳青雄浑而劲健的艺术风格。它的语言质朴而凝重;恰到好处的抒情段落,好似警句格言一般留在读者的记忆中,实为现代文学中的精品。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土地改革、农村互助合作,以及建立农业社的浪潮中,具有先进思想的年轻人(共产党员)和一群或腐朽、或封闭、或理论脱离实际的富裕中农(部分干部)之间存在明显的思想矛盾。蛤蟆滩的灯塔社是一个缩影,也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它象征的是那个年代最...
评分阅读了柳青《创业史》的第一部,能感受到一种热烈的情感和希望。在本书的题序中,作者这样写到:“于是梁三老汉草棚院里的矛盾和统一,与下堡乡第五村的矛盾和统一,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头几年里纠缠在一起,就构成了这部‘生活故事’的内容……”也即是说,本书通过草棚院里的矛...
评分有评论认为柳青的《创业史》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都是文学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政治神学色彩极为浓厚。 《马太福音》中说:“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因为你们怎样论断人,也必将怎样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所以,无论对何事...
终南山下语言很有陕川风味。被这句打动:他们没有什么指望,也没有什么争执,好像土拨鼠一样静悄悄地活着。活跃借贷,一直围绕借钱与不借底下富农和贫农的斗争。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改霞是去城参加工业化还是留乡,和后来高加林成为一个对照。而团县委王亚梅同志给改霞画饼充饥,让她期待消灭城乡差别的一天。她好友生宝之妹秀兰也实诚。赶集私语中生宝对改霞的误解令人唏嘘。对私有财产的极度憎恶,让当时与现在的读者始终隔着一层,就更不用说那些陌生的农业改革,互助组、土地集中等等。相对社会主义新人梁生宝,还是两三老汉、郭振山塑造的饱满。毛说教育农民是严重的任务。可知识分子启蒙使命一架空,农民转变也没有那么容易了。素芳和姚士杰那段让我想起了田小娥和鹿子霖。生宝最后当上合作社主任。
评分好长。。。
评分写得漂亮 摸着了托尔斯泰的尾巴
评分有点回到那个五十年代农村的赶脚,不过怎么就莫名其妙的结束了呢,略蒙
评分撇开因时代而造成的意识形态的差异不说,这本小说真的写得很好,我们也许不该以我们自身的教育和经历所带给我们的判断,去超越时代地简单地将这些小说定义为虚假,总之我反而读到了很多似曾相识的感受。读完这本,就真正知道路遥当年对它的盛赞,也明白它对《平凡的世界》的影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