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春,錢穆先生應邀,以“中國曆代政治得失”為題進行五次講演。先生根據講義整理而成本書,分彆從“政府的組織”“考試和選舉”“賦稅製度”“國防與兵役製度”四個方麵,對漢、唐、宋、明、清五個朝代的政治得失作齣分析評說,是研究中國傳統政治及傳統文化的一本必讀書。
編輯推薦:
1. 本書係錢穆先生關於中國政治製度一本必讀書。
2. 本書係由錢穆先生五次講演之講稿整理而成,深入淺齣。
3. 本書正文字號采用三號字,排版疏朗,適閤中老年讀者及弱視讀者閱讀。
錢穆(1895—1990),字賓四,江蘇無锡人。九歲入私塾,1912年輟學後自學,並任教於傢鄉的中小學。1930年經顧頡剛推薦,聘為燕京大學國文講師,後曆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齊魯大學、武漢大學、華西大學、四川大學、江南大學等學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創辦新亞書院。1967年定居颱灣。
我想,这本书的主要作用在于启发读者思路,使人认识到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其复杂的一面,除此之外恐怕没有太多意义。 稍举一例,以该书对“贤人”政治的描述来说,钱穆显然具有一种中国传统士大夫式的精英意识,以及不谙政治实务的书生意气。我们这个国度的实际情况是,除了去...
評分读钱老爷子书,感觉总是听名教授上大课。案备的仔细,但也考学生的悟性:谁都听得,学得多少,不知道。在时下这样的文字/格局/语气已经绝迹了。于老教研室某未锁抽屉,取出,扑灰,有人闻到书香,有人闻到朽气,哪种味道,都是难再得了。但我个人,倒实在喜欢他那些薄薄的小册子。
評分从小喜欢就读历史书,记得看的第一本小人书就是《过五关斩六将》。上了大学后读过的名家史书不少,不少都是大部头的著作,但深刻印象的书并不多。有些书确实写得很精彩,见解论述精妙,但不知为什么印象却并不怎么深刻。反而是一些薄册子,论述简约却回味无穷。钱老爷子这本...
評分读钱老爷子书,感觉总是听名教授上大课。案备的仔细,但也考学生的悟性:谁都听得,学得多少,不知道。在时下这样的文字/格局/语气已经绝迹了。于老教研室某未锁抽屉,取出,扑灰,有人闻到书香,有人闻到朽气,哪种味道,都是难再得了。但我个人,倒实在喜欢他那些薄薄的小册子。
評分通俗易懂,對製度的沿革講的很透徹,産生變化的內在原因也分析的很到位。講清代沿革的時候能明顯感覺到老先生情緒的起伏,有種哀其不幸的感覺。這是應何應欽之邀為軍政界人士所講的,製度史雖然枯燥,但老先生講解的十分明晰,有收獲。
评分富有真知灼見,條理清晰,對於曆朝政治曆曆在目。
评分錶意見而非意氣,知製度更要知人事。錢老先生重新詮釋瞭中國古代的政治製度和政治文化,重新解讀瞭中國傳統的精英政治內核。
评分通俗易懂
评分簡明易懂,大師經典。 中央與地方組織,考試與銓選,人口與田賦,國防與兵役。漢唐宋明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