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

大國外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諾曼·裏奇
出品人:
頁數:428
译者:吳徵宇
出版時間:2015-8-1
價格:CNY 6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0213194
叢書系列:人文社科悅讀坊
圖書標籤:
  • 國際關係
  • 國際關係史
  • 曆史
  • 外交
  • 政治
  • 政治學
  • 世界史
  • 歐洲史
  • 大國外交
  • 國際關係
  • 外交政策
  • 全球戰略
  • 地緣政治
  • 國際秩序
  • 中國外交
  • 世界格局
  • 國際閤作
  • 大國博弈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在19世紀及20世紀相當長的時間內,歐洲一直是世界的權力中心,世界上主要大國基本上都是歐洲的國傢:英國、法國、俄國、奧匈帝國、德國等,它們是世界政治舞颱上的主要角色,幾個大國的博弈左右著世界政治的格局。本書主要描述1814年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這100年間,大國關係與世界格局的深刻演變,闡釋大國的外交政策,聚焦影響世界曆史進程的重大事件,如拿破侖戰爭、1848年革命、剋裏米亞戰爭、美國內戰、意大利和德意誌的統一、兩次鴉片戰爭與列強瓜分中國、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等,講述各主要大國在曆次戰爭前後,如何運籌帷幄、縱橫捭闔,應對國際局勢的危機,維護自己國傢的利益。

著者簡介

作者:[美]諾曼·裏奇(Norman Rich) 譯者:吳徵宇 範菊華

諾曼裏奇(Norman Rich),布朗大學曆史學榮休教授,國際關係專傢。1949年在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剋利分校獲得曆史學博士學位,曾先後任教於布林莫爾學院、密歇根州立大學及布朗大學,並協助指導布朗大學的國際關係研究項目。普林斯頓大學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和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都曾給予他研究員職位,他還曾因在英德兩國進行的研究工作,被古根海姆基金會和富布萊特計劃給予過資助。

主要著作有《弗裏德裏希馮霍爾斯泰因:俾斯麥和威廉二世時代的政治與外交》、《民族主義和改革時代》、《希特勒的戰爭目的》、《為什麼會爆發剋裏米亞戰爭?》;與人閤編《德國對外政策文件》多捲、《霍爾斯泰因文件:迴憶錄、日記和書信》四捲;在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的學術刊物上發錶過多篇文章和書評。

圖書目錄

目錄
導言
第1章 締造和平(1814—1815年)
戰時同盟條約在戰後媾和中的作用
和平的締造者
與法國的和約(1814年)
塔列朗的作用
第一個《巴黎條約》
美國與拿破侖戰爭:路易斯安那、佛羅裏達與1812年美英戰爭
維也納和會
《維也納條約》
拿破侖的“百日王朝”
第二個《巴黎條約》
神聖同盟與四國同盟
對1814—1815年和平進程的總體評價
第2章 維護和平(1815—1823年):歐洲協調
和平的維護與變革的力量
民族主義
1815年後的維持和平行動
法國問題
艾剋斯拉沙佩勒會議:國際集體保證與法國的“入夥”
特洛波會議與萊巴赫會議:革命與外國乾涉
坎寜接替卡斯爾雷
維羅納會議:對西班牙的乾涉(1823年)
門羅主義
第3章 東方問題
奧斯曼帝國的衰落與列強的反應
希臘革命與外國乾涉的危險
梅特涅和卡斯爾雷為防止外國乾涉進行的努力
沙皇尼古拉一世即位、穆罕默德·阿裏的乾涉與坎寜的政策
1828年的俄土戰爭和《亞得裏亞堡條約》
對希臘獨立的承認
第4章 1830年革命與葡萄牙及西班牙的革命
法國七月革命
比利時革命
波蘭革命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革命;帕默斯頓的政策
英國和葡萄牙
英國和西班牙
西班牙婚姻事件
第5章 東方問題的延續
埃及危機(1831—1841年)
土埃戰爭再起、列強的乾涉與1840年國際危機
1841年《海峽公約》
沙皇有關簽訂一個處理近東緊急事態新協定的提議(1843—1844年)
阿爾及利亞問題
第6章 1848年革命
法國革命
哈布斯堡王朝的革命
德意誌革命:普魯士
革命時期普魯士的對外政策
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革命
法蘭剋福議會
1848年革命與列強的對外關係
第7章 剋裏米亞戰爭
衝突的背景
危機的發展
奧地利維持和平的戰略
戰端終開
同盟國及俄國的戰爭目標;奧地利對俄國的最後通牒
戰爭進程
奧地利結束戰爭的努力
媾和(1856年)
戰爭的最後結局
第8章 意大利的統一
撒丁的領導地位
加富爾
撒丁與剋裏米亞戰爭
法國與撒丁的同盟
為戰爭所做的外交準備
1859年的戰爭與《維拉弗蘭卡和約》
撒丁的兼並與薩伏依和尼斯的割讓
加裏波第與南意大利的徵服
接管羅馬的失敗
奪取威尼西亞和羅馬
第9章 大國與美國內戰
戰爭的降臨
歐洲乾涉問題
外交戰的最初迴閤
封鎖問題和承認問題
“特倫特號”事件
承認與調停(1862年1—10月)
《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和1862年10月法國的調停倡議
為南部邦聯海軍建造的艦船
1863年1月的法國調停倡議與羅巴剋動議
第10章 大國與墨西哥:拿破侖三世的宏偉設想
拿破侖三世的想法
墨西哥的政治局勢
美國的威脅
歐洲三國的乾涉
美國的反應
法國的單方麵乾涉
馬剋西米連大公的候選人資格
南部邦聯與拿破侖三世的宏偉設想
美國的政策與墨西哥帝國的終結
第11章 德意誌的統一
普魯士的立憲鬥爭
俾斯麥
波蘭起義
1863年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危機與丹麥戰爭
從丹麥戰爭到奧地利戰爭
普奧戰爭
媾和與法國乾涉問題
盧森堡危機
北德意誌重組與南德意誌問題
霍亨索倫傢族的候選人資格
普法戰爭
阿爾薩斯洛林問題
第12章 尋求新的國際穩定(1871—1890年)
第一次三皇聯盟
1875年德法戰爭危機
巴爾乾危機(1875—1878年)
1877年的俄土戰爭及其後果
柏林會議
1879年的德奧同盟
第二次三皇聯盟
奧地利的巴爾乾政策
保加利亞問題
德國與法國
1882年的三國同盟
英國對埃及的占領
俾斯麥的殖民政策
1884—1885年的柏林西非會議
俾斯麥同盟體係的高潮
威廉二世的繼位
對俄國關閉柏林貨幣市場以及對德英結盟的尋求
俾斯麥的解職
第13章 俾斯麥同盟體係的瓦解
廢除《再保險條約》
三國同盟和英國(1890—1893年)
暹羅危機
三國同盟和英國(1893—1894年)
法俄同盟
帝國主義和德國的政策
第14章 “新”帝國主義
第15章 為控製尼羅河的爭鬥
埃及和上尼羅河的重要性
阿比西尼亞的作用;意大利的潰敗
走齣剛果的路;法國、比利時與德國的政策
法紹達危機
英國的勝利;德國政策的失敗
第16章 爭奪南非主導權的鬥爭
布爾人和英國人
塞西爾·羅茲及其對英國利益的促進
絆腳石保羅·剋魯格
詹姆森襲擊事件
剋魯格電報
通往戰爭之路
葡屬殖民地的迴報
布爾戰爭及其後果
第17章 列強對中國的爭奪
鴉片戰爭與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中國內部的睏境
列強對中國領土的蠶食
日本崛起為世界強國
日本的帝國主義:朝鮮、中日戰爭與《馬關條約》
歐洲列強的反應與《馬關條約》的修改
19世紀晚期列強在中國的租藉權之爭
中國的憤怒:義和團運動
美國的“門戶開放”照會
俄國的長期威脅:英國、德國與1902年英日同盟的形成
俄日關係的緊張;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及其後果
第18章 東方問題的重現
亞美尼亞問題
英奧協約的終結;1897年的奧俄協定
剋裏特島革命
馬其頓問題
巴格達鐵路
第19章 美國進入大國舞颱
美國海軍復興和馬漢的理論
委內瑞拉危機
古巴與美西戰爭
巴拿馬運河
第20章 注意力迴歸歐洲
第一次和第二次海牙和平會議
第21章 德國的世界政策
威廉二世與海權
比洛的作用
提爾皮茨的作用
提爾皮茨計劃得以成功的國內因素
第22章 英國的防禦性戰略
保持英國的海上優勢
支持結盟政策
與美國的特殊關係
英德結盟談判
相互間的錯覺
德國的敲詐;葡萄牙和薩摩亞島的代價
德國得罪瞭張伯倫
“班德洛思號”郵輪事件與俄國的乾涉建議
英德兩國的涉華條約
英德談判的最終破裂
英日同盟
第23章 法德角逐
法國的外交攻勢
意大利的中立化
拉攏西班牙
英法協約
德國的反擊
流産的親俄計劃
第一次摩洛哥危機
德國皇帝的外交倡議:《比約剋條約》
比約剋的結局;德國外交的失敗
英俄協約
第24章 對抗性外交
奧俄對抗再起
塞爾維亞因素
奧地利、俄國和青年土耳其黨革命
波斯尼亞危機
波斯尼亞危機的影響:土耳其、波斯及俄德波茨坦協議
英德關係、《每日電訊》事件與比洛的下颱
第二次摩洛哥危機
霍爾丹使團
第25章 歐洲病夫的崩潰
的黎波裏戰爭
第一次巴爾乾戰爭
《倫敦條約》和未來衝突的發端
第二次巴爾乾戰爭
奧地利、塞爾維亞和阿爾巴尼亞問題
利曼·馮·桑德斯使團
不斷加劇的軍備競賽
奧地利處境的不斷惡化
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第26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來臨
奧地利請求德國支持與德國的“空白支票”
奧地利的開戰決定及其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
俄國的政策
塞爾維亞的答復與奧地利的宣戰
德國為退讓進行的努力
俄國的動員
德國對俄國動員的反應:施利芬計劃
法國的政策
英國的政策
走嚮深淵
奧地利、德國與戰爭罪行問題
參考文獻
索引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书非常好!作者书中也说到,历史会受到史学家本身观点的影响。本书几乎做到了客观,特别是在上卷。毕竟这一本书里,美国完全是配角。 有两个缺点也要提一下: 1.翻译太生硬,我们轻易可以猜到很多原文是so...that的句子,特别是下册,本来应该更好的。 2.书中缺少地图。如果能...

評分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外交有什么意义? 这个答案,可以从几个重要历史人物身上得出。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俄国在反拿破仑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并在战后为维持欧洲局势、维护维也纳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亚历山大一世不懂得...  

評分

书非常好!作者书中也说到,历史会受到史学家本身观点的影响。本书几乎做到了客观,特别是在上卷。毕竟这一本书里,美国完全是配角。 有两个缺点也要提一下: 1.翻译太生硬,我们轻易可以猜到很多原文是so...that的句子,特别是下册,本来应该更好的。 2.书中缺少地图。如果能...

評分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外交有什么意义? 这个答案,可以从几个重要历史人物身上得出。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俄国在反拿破仑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并在战后为维持欧洲局势、维护维也纳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亚历山大一世不懂得...  

評分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给自己提了一个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外交有什么意义? 这个答案,可以从几个重要历史人物身上得出。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俄国在反拿破仑战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并在战后为维持欧洲局势、维护维也纳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亚历山大一世不懂得...  

用戶評價

评分

字小,簡略,外交史梗概。

评分

本科讀物,廣而不深

评分

簡明外交史,言簡意賅,分析恰到好處,翻譯通暢。可惜沒有地圖,太可惜!

评分

當年吳徵宇老師上課時還沒齣呢。超級好的入門讀物,文筆縱橫恣肆。

评分

一戰前的各國外交努力那段寫得非常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