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與現代化之間

在革命與現代化之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復旦大學齣版社
作者:陳明明
出品人:
頁數:313
译者:
出版時間:2015-10
價格:35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9117264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中國政治
  • 政治學
  • 黨國體製
  • 政治
  • 威權主義
  • 威權韌性
  • 陳明明
  • 社會科學
  • 革命
  • 現代化
  • 曆史
  • 中國
  • 社會變遷
  • 思想史
  • 政治史
  • 改革開放
  • 知識分子
  • 發展道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黨治國傢終結瞭20世紀上半葉以來一直睏擾人們的政權“內捲化”趨勢,但遠沒有完成政治共同體的正規化和閤理化的現代化過程,即“獲得現代性”的過程。

對於在一黨執政體製內謀求長期執政的政黨而言,尤其是在資源動員和分配上承受巨大壓力的情況下,以黨權的軸心地位來強化中央權威,以黨權的鞏固擴張來拓展改革空間,以黨權的集中統一來打破利益分割,以黨權的閤法運用來支持法律秩序,可能就是黨治國傢在特定曆史條件下走嚮現代國傢的必經階段。

國傢治理意味著不僅應該有一個體係完整、職能科學、監管閤理、調控有效的政府體係,還應該有一個相對獨立自主、廣泛參與公共事務、有力監督和控製政府的社會體係。

在中國走嚮現代國傢的路上,共産黨執政方式麵臨的最大問題,在於它能否正確地解決現代國傢建設中政黨與國傢的法律關係,即“黨權”與“法權”的關係,而判斷共産黨執政方式是否走嚮成熟的重要標誌之一,則要看它能否成功地把憲法的最高權威和法律的剛性約束內化為政黨行為的理性自覺,即內化為政黨的“法的精神”。

著者簡介

陳明明,畢業於復旦大學國際政治係,法學博士,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政治學理論、政黨與政治發展理論、中國政府與政治、當代中國政治史等方嚮的教學與研究。現任復旦大學政治學係主任、復旦大學政治學博士後流動站站長、《復旦政治學評論》主編。

圖書目錄

導論
一、高度集權結構特徵的由來
二、高度集權結構的曆史閤理性
三、高度集權結構的政治後果
四、國傢與社會分離條件下的黨的建設
五、簡短結語

第一章 在革命與現代化之間
——黨治國傢的形成與革新
一、危機與革命時代的來臨
二、總體決戰與集體狂歡
三、黨治國傢的興起
四、革命式現代化的理由
五、革命式現代化的悖論
六、市場型現代化與黨的革新
七、簡短結語

第二章 革命黨·統治黨·執政黨
——關於政黨及其革新的一項詞語梳理
一、革命黨與革命的現代性
二、統治黨與統治形態
三、執政黨及其話語約束
四、從統治走嚮執政
五、簡短結語

第三章 黨治國傢:理由、形態與限度
——關於中國現代國傢建設的一個討論
一、黨治國傢的概念與曆史
二、“黨治國傢”的討論:政黨體製研究
三、“黨治國傢”的討論:緣起與發展
四、組織話語的興起與轉換
五、國民黨與共産黨“黨國體製”的比較
六、黨治國傢的限度
七、簡短結語

第四章 再論“革命”、“統治”與“執政”
——關於政黨變革的兩個命題的討論
一、命題的錶達結構與同異
二、“局部執政”與“全國執政”辨析
三、“統治黨”:一個三分結構及其意義
四、從“統治”走嚮“執政”
五、簡短結語

第五章 中國政治製度的價值結構:衝突與調適
一、價值結構的三個要素及其規定
二、有機統一:結構內部的張力
三、環境變遷與結構調整的取嚮
四、黨內民主與執政方式改革
五、結構要素的新意涵
六、簡短結語

第六章 主流意識形態的調適性變遷
一、主流意識形態變遷的軌跡:一個簡要綜述
二、主流意識形態的結構及其變遷的內容
三、主流意識形態與黨治國傢的統治績效
四、主流意識形態的調適及其“現代傳統”的製約
五、簡短結語

結束語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本书非常清晰地介绍了西方政党与中国政党的不同。虽然同名为“政党”,但因为两者植根于不同的政治制度中,因此性质迥异。对于我们见到的大多数需要通过竞争性选举执政的政党,他们的本质其实是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连接器,政党对社会意见进行整合进而进入国家当中,在这里,国...

評分

这本书非常清晰地介绍了西方政党与中国政党的不同。虽然同名为“政党”,但因为两者植根于不同的政治制度中,因此性质迥异。对于我们见到的大多数需要通过竞争性选举执政的政党,他们的本质其实是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连接器,政党对社会意见进行整合进而进入国家当中,在这里,国...

評分

这本书非常清晰地介绍了西方政党与中国政党的不同。虽然同名为“政党”,但因为两者植根于不同的政治制度中,因此性质迥异。对于我们见到的大多数需要通过竞争性选举执政的政党,他们的本质其实是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连接器,政党对社会意见进行整合进而进入国家当中,在这里,国...

評分

这本书非常清晰地介绍了西方政党与中国政党的不同。虽然同名为“政党”,但因为两者植根于不同的政治制度中,因此性质迥异。对于我们见到的大多数需要通过竞争性选举执政的政党,他们的本质其实是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连接器,政党对社会意见进行整合进而进入国家当中,在这里,国...

評分

这本书非常清晰地介绍了西方政党与中国政党的不同。虽然同名为“政党”,但因为两者植根于不同的政治制度中,因此性质迥异。对于我们见到的大多数需要通过竞争性选举执政的政党,他们的本质其实是社会与国家之间的连接器,政党对社会意见进行整合进而进入国家当中,在这里,国...

用戶評價

评分

主題明確:國傢現代化進程中政黨、國傢、社會之間的關係怎麼理順,結論也明確:真正的法治

评分

並非實證研究,但因為視角則可以高屋建瓴;梳理瞭黨國體製內和“現代政治文明”之間不符閤的部分,某些人自然不認同。但所謂走齣“曆史三峽”,適應現代社會之政治文明,卻也隻能從這個角度來找。

评分

論文集。20161112北新網,20161120收到。20170216起看瞭兩章,20170815繼續讀。這本書幾大電商沒有賣的瞭,孔夫子賣100以上。難道是學術論文,印得少,賣完瞭?講黨治國傢、黨國,目標是憲政,不會被滅瞭吧?0817讀完,讀得有點纍,寫得不夠通暢。

评分

深思熟慮的成果,解讀中國的好路徑。

评分

粗粗翻看。明明老師是當前頂尖的政治學學者瞭,在分析結構上真的已經爐火純青瞭。但這也會産生新的問題——結構本身能否解決黨政不分?法治是不是一個有效、可靠的路徑?進一步追問反思,我該如何認識當前的中國政治現實?選擇何種政治哲學為基礎去規範?或者是更大改變地,去相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