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唐史 隋唐史 藩镇 中国史 李碧妍 政治史 中古史
发表于2025-04-12
危机与重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聂隐娘身处的时代与周遭具体如何?
诸侯割据怎样促成了大唐帝国的重建并走向了自身的终结?
作者于盘根错节之中抽丝剥笋,给人以读推理小说的奇妙感
“安史之乱”无疑是中国中古史上的大事关键,但相对于其重要性,既往的研究却还远远不够。本书从政治地理学切入,通过对唐代后半期 最为重要的政治群体之一——藩镇的实证性考 察,对唐帝国得以成功度过“安史之乱”这一中古史上之剧变,并在由此创发的新兴的藩镇体制下,重建其政治权威与统治力的问题,给出了一个合理的历史解释,为我们重新认识中古史提供了一条重要的线索。
李碧妍,女,上海人,历史学博士,先后就读于上海大学历史系、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从事唐代政治史、历史政治地理的研究。论文曾先后发表于《学术月刊》、《唐研究》、《中华文史论丛》等学术刊物。
必须经典!把地方军政结构的变迁以及平叛过程梳理分析的异常清楚(关键就是各条运输通道—运河的各个节点进行激烈争夺),很有意思,以河南为例,河北平卢军势力全面进入形成外部势力将帅一体的藩镇集团,与中央对立————地方本地将帅一体的藩镇集团——地方士兵+低级军校的集团与中央委派武将的体制,其实每一个体制都是为了解决前一个体制的问题而产生的,最后这个体制的矛盾在于士兵和低级军官动辄驱逐危险中央官员要求提高待遇(一部分给黄巢起义席卷河南提供了条件),到五代的时候地方势力甚至直接自立为政权,宋代一开始就在解决这个问题,当然到了南宋初、晚期,这个问题又开始出现甚至严重化,运输通道的问题,四镇之乱的山东、河北军阀对德宗威胁很小,反而是花了3年时间对付控制/干扰3条运输通道的淮西,后者甚至站到了中原战场的正面
评分类似于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利和家族网络》一般抽丝剥茧、严谨耐看的历史论文著作,精彩至极!每当看到这种作品,都不禁感叹专业和业余之间的差别真的是全方位的,如果比较市场上的某些畅销历史书的话。
评分文献考据核勘史料十分严谨,地图帮助理解。藩镇影响帝国甚巨,经妥协建构而成,并非简单的忠君与反叛对抗。密实好看。可惜文笔芜杂,病句、欧式长句太多,作者对“前者”“后者”“其”的迷恋让人崩溃,这点编辑肯定要背锅。扣一星。
评分本书与其说是博士论文不如说是论著。就学术贡献而言,全书最突出的作者长期浸淫的江淮地区藩镇,最薄弱的是对河朔三镇的研究。不过,L老师说本书是其仅见的与日本学者多年来藩镇研究成果的对话。
评分河北一章印象很深。感觉本书的成功和仇鹿鸣《魏晋之际的政治权力与家族网络》,有相通之处。前人研究中视为连贯一体的时空概念(比如河朔三镇、河北胡化、曹马之争?),固然带来了理解的便利,但也造成了后人增进认识的障碍。从前人的同中离析出异,从连续中见到不同时段的变化。走出旧范式才有新天地
李碧妍先生的大作可算是国内藩镇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其中工夫不是读者可以轻易置喙的,我只想提出一些个人阅后的问题和不成熟的想法,欢迎有识者指点。 一、安史之乱的起因: 关于起因,从各种资料来看,有两个大的因素:财政和民族政策。但是两者的权重、关系和意义好像深论不...
评分 评分平日惯用的朝代划分时常会误导人。尽管世人印象中的唐朝多是“盛唐气象”所留下的,但自安史之乱后唐代还有长达150年的后半期,而中晚唐这一时期无论在文化还是社会结构上来说,可以说都是“宋型文化”的一部分,与初唐、盛唐相比已发生了本质的改变。从这一点来看,中晚唐时代...
评分近百年来,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在中国古代史学界影响深远,内藤湖南认为唐宋之间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古”与“近世”的分界线。支撑内藤湖南观点最成熟的莫过于“安史之乱”后,中国的经济重心南移,宋代经济的巨大发展。而这一切作用于行政制度上的变化莫过于政...
评分拨开博士论文风格的繁琐,可见安史之乱之中晚唐体制建立的脉络: 1)河南:张巡守睢阳,即今之商丘,以及之后的朝叛拉锯,中央的目标都只是确保淮河以南的财税及其漕运; 2)与之对应的是,韩滉在江淮确立稳固的军政体制,保障了特别是浙西、浙东、宣歙江东三镇的发展。永王东...
危机与重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